說實話,我在網易云音樂上聽《未來簡史》的電臺,純粹是為了催眠。
主播那平實的語調,磕磕絆絆還讀錯字,讓我分分鐘想掀被而起,用枕頭捂住他的嘴,想告訴他:別再在錯誤的道路走下去了,這個職業對你絕對是懸崖。
我聽了半本書也沒睡著,惱火主播不合格的聲線的同時,我驚奇的發現:我竟然聽了半本書。這一定跟聲音無關了。
朋友求推薦書的時候,我高調的推薦了《未來簡史》。
1、我們來想像一下看不清的未來長什么樣
《未來簡史》不是憑空幻想的科幻小說,它是在現實發生的方向基礎上對未來進行探索。
未來,人類將面臨著三大問題:生物本身就是算法,生命是不斷處理數據的過程;意識與智能的分離;擁有大數據積累的外部環境將比我們自己更了解自己。
就像很多科幻電影的劇情那樣,人類未來進化的方向似乎將向著數據化方向發展。但在赫拉利所寫的未來,人類不再有自己的決定,人類個體將不再具有權威,而是都由外部算法來管理。到那時,人文主義將被數據主義所取代,數據主義將人類體驗視為數據模式,從而進一步破壞了人類的自由意志和自由主義,也破壞人之為人的意義來源。這個時候,大多數的普通人,即將被淘汰,而少量的“超人類”即“智神”將與數據主義繼續對抗,當然他們或許也已經失去了自由意志。在和數據的共存與對抗當中,隨著數據主義的不斷擴張,“超人類”也將變成被淘汰的普通人。
2、取締你的不是AI,而是你的可取代性
按照赫拉利的觀點,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人會變得慢慢放棄決策權。計算機與我們的關系,大概分三步走:第一步,算法相當于我們身邊的先知,你有什么問題問它一下,但決策權在你手里。第二步,算法相當于是我們的代理人,它告訴你一個大的方向和原則,它去執行,執行中的一些小的決策,它自己說了算。第三步,算法成了我們的君主,你索性什么都聽它的。
當然,還有一種人是不受算法控制的人,他們就是控制算法的精英。算法不能理解這些精英,也不知道他們有什么需求,這些人才是世界的主人,站在算法系統背后,做最重要決策的人。普通人聽算法的,算法聽他們的。而這些精英,就已經不是普通的“智人”,而是掌控了算法,并通過生物技術戰勝了死亡、獲得幸??鞓返摹吧袢恕薄K麄儾攀俏磥硎澜绲闹髟渍撸侨祟愡M化而成的新物種。
神人就是不可取代的人:誰主沉???我。
3、它可不是天氣預報
未來發生的事兒誰能說的準呢?《未來簡史》不是天氣預報,請別較真兒。天氣預報說明天下雨第二天還晴空萬里。《未來簡史》是在告訴人們可能發生的情況,居安思危,有一個不可替代的獨特性的特點,即使有了被AI打敗的未來,也寫了一個獨一無二的歷史。
讓《未來簡史》給你加持個高逼格光環。如果你無法避免撿屎的未來發生,起碼看了未來簡史的你能知道如何在眾多撿屎的人類中成為突出的戰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