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已過去十天,好像什么都沒做。到今天才讀完一本紙質(zhì)書,卻寫不出什么像樣的讀后感。國慶長假有出去玩,有好友相聚,有陪伴家人,隨便一件都值得記錄的事情,我卻僅僅只是讓它過去,沒有留下太多只言片語。
當昨晚聽完《認知驅(qū)動》一書后,我覺得自己好像生病了,重度懶癌癥復發(fā),什么都不想做,只想浪費光陰。想想上個月底聽《認知覺醒》時的激動,聽完后真正改變的還是太少,但這兩本書內(nèi)容是真好,值得二刷。干脆再來聽一遍。
想看的書太多,想聽的課也不少,但是行動呢?改變需要真實有效的行動,而不能只是說說而已啊。
上半年,經(jīng)歷了生完二胎后短暫的生命覺醒,趁著產(chǎn)假利用大量時間讀書學習,順便開始減肥,最后的確有所收獲。體重從130斤減到95斤斤后至今雖小有浮動,但從沒過百。可是那顆必瘦的決心沒了,總是找借口想吃零食夜宵,吃完又自責,什么時候才能不把吃喝當作自己生活中的重要事件?
減肥剛開始沒多久就公開寫作,包括生活所感和學習收獲,過多的表達不要求質(zhì)量,只要一直寫。寫到?jīng)]有什么動力,寫到不再想寫減肥日記,最后的最后,減肥話題還會忍不住提,公開日更卻沒有再做。
我寫別的,哪怕沒人看,想記錄生活中真正有意義的事。尤其九月份產(chǎn)假結(jié)束重新上班后,再教一年級感覺還是不一樣的。
我繼續(xù)為學生申請公益贈書,為學生講繪本,給家長寫信。可是,剛開始信心滿滿,現(xiàn)在卻找不到堅持的意義。
不對,堅持一定有意義,只是我還沒找到真正把這些有價值的事情做好的方法。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如何應(yīng)對學生的紀律衛(wèi)生習慣成績等問題?
答案在行動中。
原來覺得堅持公開日更能提高我的寫作水平,讓我的文字變得更有意義,卻不想,當我的內(nèi)在精神世界沒達到一定的豐富程度,我的表達并不能完全盡如我心。該寫的寫不好,想寫的不能公開發(fā),于是,日更變成了私密日記。
給家長寫信的出發(fā)點沒錯,但寫出來的文字是否經(jīng)過深思熟慮,是否值得家長參考,這都值得我反思、慎重。
還能每天抽出一點時間看書,還有早上一睜眼就想寫點什么,還會抽空就想快走鍛煉。這些做的不算太好卻不舍得放棄的小習慣,證明我還有救,不算太差……
那,能不能再好一些?能不能與自己的壞情緒和解?能不能看到身邊人和學生的閃光點?
是能做到的,只要我不放棄真正的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