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分享時間管理之正確地做事和做正確的事,這也是很多人在踐行過程中會搞混的事情,怎么樣算正確的做事,怎么樣算做正確的事呢?是不是有點繞,是不是有點不明白,讓我們能過一個小故事來幫助大家理解這兩個事情,那么你會明白,哪個最重要!
2
陽光明媚的早晨,伴著鳥兒的叫聲,躺在床上的花花醒了,結果一看時間,糟了,要遲到了!她匆匆忙忙洗臉刷牙后直奔上班的地方去,就快到上班的地點時,看到還有一點時間,于是她停在了菜市場一個熱鬧的早餐店門前,打算吃點早餐再去上班,早餐店非常的熱鬧,幾分鐘后,有位年輕的服務生端著滿滿一托盤要送到廚房清洗的臟碟子,匆匆地從她的身邊經過。服務生用眼角余光注意到了花花,于是停下來,問道,”女士,您點餐了嗎?“
“還沒有,我趕時間,只想要一杯豆漿和一個面包”花花說
“只有面包了,豆漿賣完了”
“那好吧,給我一杯水就可以了”花花面帶微笑說道。
過了一會兒,這個服務生送來了面包,手里還拿著一杯豆漿遞到花花面前,花花很吃驚的說“不是沒有豆漿了嗎?”
“是的,沒有了”
“那這是從哪兒來的?”
“對面的豆漿店買的”
“誰付的錢?”
“是我,才2塊錢而已”
聽到這里,花花被他的服務所感動,但是心里想,他這么忙,怎么可能有時間去買呢?
這位服務生似乎看到了花花的疑問,說道:“不是我買的,是我請經理去買的!”
花花被這位服務生高效能的工作作風所感動,他認為這個店員選用了“正確的方式”做了“正確的事”。
看完這個故事,你明白了嗎?
“效能”就是指“用正確的方式做了正確的事”。“正確地做事”保證了做事的效率,“做正確的事”保證了將事做對,二者相結合在一起,也就保證了我們說的“工作效能”
“正確地做事”指的是方法問題。就像這個故事中的服務生,變通地讓經理幫助去買豆漿,這一做法就屬于正確地做事。他沒有拘泥于傳統的服務理念,而是以顧客的需求為重,努力找方法創造性地滿足了顧客的需求,這種創造性思維和做法都是我們所提倡的。
要了解“做正確的事”的含義,就要先了解什么才是“正確的事”。
我們生活、工作中有許許多多的事情需要去做,是否這些都是“正確的事”呢?不是的,比如你在第二天有重要的會議要開,你現在需要提前準備好會議的內容,可這時接到一個朋友的電話邀請你去酒吧聊天。那么“準備會議內容”是“正確的事”,而“去酒吧聊天”就不是“正確的事”。
3
時間管理里面經常講到的四象限,我們在面對那么多事情的時候,我們怎么樣才能區分哪些是需要做“正確的事”呢?就是用時間四象限,按照輕重緩急的程度去安排。也就是重要緊急、重要不緊急、不重要緊急、不重要不緊急。
*重要緊急的事,比如:準時完成工作、老板交待的事情等等
*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比如長期的規劃、參加培訓、自我提升等等
*不緊急不重要,這個一看就是不需要我們花時間去做的,可以委托別人幫忙做。
*緊急不重要的事,這里很多人會覺得這也是重要的事情,必須要做的,其實不然,這只是錯覺,比如電話、會議、突來訪客,我們花很多時間在這個里面打轉,自以為是在重要緊急的事,其實是緊急不重要的事。
怎么樣才能知道我們在哪個象限花的時間最多呢?不妨每周回顧下我們的生活和工作,那么就知道時間花在哪了,從而反思,再重新計劃實施。
這里需要強調的是,我們要注意,在劃分重要緊急的事和緊急不重要的事時要特別小心,急迫的事很容易被誤認為最重要的事。其實二者的區別就在于這事是否有助于完成某種重要的目標,或者是你的人生目標,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便應歸入不緊急不重要。
我們要學會把時間花在做重要不緊急的事情,那樣才會減少重要的事變得緊急。比如我的目標是通過環保超市實現財富自由,那么我的時間就要放在這上面,如果我把時間都放在每天去應付生活上,或者其他象限的事情上,那么我永遠也拿不到這個結果,所以你們想好你們的目標是什么了嗎?
在工作中,我們需要時刻提醒自己,怎么做才是創造最高的工作效能的最佳方式?找到重要但不緊急的事,之后用上全部的智慧、最恰當的方法去做,一定會改變你的現狀,過著高效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