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小區里看見好幾個孩子,小的兩歲,大的五歲,咧嘴一笑,都是小黑牙,就想起可以寫寫這個內容。
我女兒3歲了,1歲的時候發現她有蛀牙,從那時起,就開始了三四個月看一次牙醫的生活,最近一次去看牙醫是今年的五月份,終于沒有再發現新的蛀牙,如果這個良好的態勢一直保持,我就雙手合十謝天謝地了。
我自認為是個準備充分的媽媽,買育兒書都是精挑細選,也都認真讀了。母乳喂養啊,孩子生病護理啊都沒什么問題,唯獨在她牙齒的問題上栽了跟頭。現在回想起來,我覺得有三個方面,是在孩子的乳牙護理上,媽媽們要特別注意的。
牙齒護理的觀念一定要更新
由于是純母乳喂養,乳牙齲變的可能要低于奶粉喂養,所以一開始確實在這個問題上掉以輕心了,加之并沒有關注專業的兒童口腔護理信息,只是從一般性的育兒科普中看到了一些牙齒護理方法。在她出牙以后,用的是指套牙刷和
不含氟
的可吞咽牙膏。在孩子11個月的時候,發現她前排門牙好幾顆都有小坑小凹,心想不會是齲齒吧,趕緊找醫生。
2歲以內的孩子,公立醫院的牙科問了一圈,都不接診這么小的孩子,唯一可以接診的北大口腔,號都排到三個月之后了。沒辦法,找私立醫院看。
第一次看牙結束后,問了醫生乳牙護理的好多知識,才知道我所做的牙齒護理方法觀點已經過時了。
首先,乳牙萌出以后,就應該用牙刷刷牙,注意挑選刷頭合適的牙刷就好,這在網購發達的今天,不是難事。
其次,氟是保證牙齒不發生齲變最有效的物質,如果所處地區不屬于高氟地區,那就應該選用含氟牙膏給孩子刷牙。
乳牙發生齲變,一定要重視
小區里看到的有齲齒的孩子,如果和媽媽相熟,我一定會建議他們趕緊帶孩子去看牙,可惜,十次有九次都是打著哈哈的敷衍。
理由嘛,五花八門。
有的說看過醫生了,醫生說不用治療,換牙就好了,我問是哪里的醫生,大多是附近醫院的成人口腔醫生。
有的說醫生說讓去大醫院,說要全麻治療,心疼孩子受罪,也擔心全麻對孩子不好,所以就不看了。
也有的說我認識誰誰誰,他家孩子從小不刷牙,這都5歲了牙齒還很好,我家孩子不嚴重,沒必要看。
遇到這樣的家長,我也只能呵呵了。
因為我自己,也是乳牙齲齒的受害者,而我這代人的成長環境,周圍也沒有人認為孩子有齲齒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我小時候牙痛,我媽就塞給我一粒花椒讓我咬著,疼著疼著,這股勁兒過去了就不疼了。直到上大學,我才開始去正規的口腔醫院治療,斷斷續續好幾年,總算讓我不再受到牙痛的折磨了。
帶孩子看牙時,醫生也說過,乳牙的問題會影響到恒牙的萌出以及恒牙的牙齒健康。而看牙的過程,就是隨著齲齒的病程進展,治療費用水漲船高的過程。與其將來進行痛苦而昂貴的治療,不如一開始就采用便宜的手段,牙刷,牙膏,唯一需要的,就是媽媽的細心和耐心。
由于我自己的痛苦經歷,再加上醫生的告誡,我現在對于孩子的牙齒問題真是嚴防死守,三頓飯后都要刷牙,三個月看一次牙醫,涂氟,希望之后,我女兒的牙齒能保持健康狀態。
在孩子7、8歲之前,是需要媽媽幫助刷牙的
這個時間點不是絕對的,因為每個孩子的手部發展是不一樣的,但是就我看的許多兒童口腔文章,大多觀點都是在兒童能夠獨立將牙齒刷干凈之前,都需要家長的幫助。
如何確定孩子能不能把牙齒刷干凈呢?
有一種叫菌斑指示劑的牙齒護理產品,刷牙后倒出一點用來漱口,過一會兒菌斑沒有刷干凈的地方就會被染色,這樣就能清晰的看到刷牙的成果啦!
幫助孩子刷牙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如果在孩子乳牙剛開始萌出時,就開始刷牙,剛開始可以用紗布纏在手指上,或者指套牙刷,慢慢過渡到真正的牙刷。這樣的一套流程下來,孩子對于刷牙的接受度就可以培養起來,這樣,刷牙對于孩子和媽媽來說,就不再是煩心的事情了。
再過兩個星期,就又到了帶孩子去看牙醫的時間了。這兩個月我在鍛煉女兒適應牙線,讓她躺在沙發上,把頭靠在我的腿上,張開嘴,我用牙線慢慢幫她清理牙縫,希望這樣可以幫助她在看牙醫時也能自己躺在治療椅上,讓醫生順利完成治療。
希望我的女兒不要遭受我在牙齒方面受到的痛苦,擁有健康整齊的牙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