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來的和尚,會化妝!

對古代日本人民來說,外來的和尚,尤其是來自中國的和尚,不僅會念經,還掌握著各種先進技術和理念。

外來的和尚,日本稱之為“渡來僧”,主要來自中國大陸和朝鮮半島。渡來僧們跨越海峽、不畏艱辛來到物質匱乏、技術落后的日本,為提高日本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做出了卓越貢獻。今天,我們將為大家介紹的是這些外來高僧們提高古代日本人民妝容儀態的相關事跡。

1. 觀成和尚成功研制高級化妝品

早前的推送《嚇死人不償命!日本平安朝貴族女性的妝容》一文中,幫主曾經提到過“渡來僧觀成”的科研事跡。受中國古詩對女性膚白貌美的描寫,以及遣隋使、遣唐使的“蠱惑”,飛鳥時代的日本貴族們放棄了上古朱丹涂身的傳統,開始轉而追求粉面玉琢。

皇室貴族對中國的高級化妝品“鉛粉”心向往之,然而鉛粉的制作過程相當繁復,技術落后的日本遲遲研制不出,只能完全依賴進口。朝廷派出的遣唐使在中國瘋狂掃貨,但受限于資金和物流,日本市場上施妝所用的鉛粉長期處于供不應求的缺貨狀態,這使得鉛粉成為極少數高級貴族的專用奢侈品。

直到公元692年,從朝鮮半島來的渡來僧觀成才在日本本土成功試制出鉛粉。這一打破國外壟斷、填補國內空白的科研成果得到女帝持統天皇的大力褒獎。據《日本書紀》第30卷記載,“戊戌、賜沙門觀成、絁十五匹?綿卅屯?布五十端、美其所造鉛粉”,翻譯成現代文就是:為褒獎僧人觀成制作出鉛粉,5月4日天皇特賞賜其粗綢15匹,棉30屯,布50端。這個賞賜可以說是相當重。當時最位高權重的正一位官員半年的俸祿也才不過粗綢30匹,棉30屯,布100端。

技術向前一小步,推動了日本時尚界發展一大步,從此日本人在追求皮膚白皙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有了鉛粉,之后又研發出水銀粉妝,不用依賴進口的日本貴族們,不再對中國皇家女性的妝容亦步亦趨,轉而開始走出有日本特色的平安美人風格。

除了粉之外,腮紅、眉粉這些彩妝當初都是經由新羅傳到日本去的。可如今,韓國、日本的化妝品卻成為中國游客日韓爆買的主要商品。唉,不得不說,觀成在技術上的突破為我國化妝品界樹立了全球最大的競爭對手。

2. 渡來僧帶來的洗澡之風

除了化妝品,在基礎護膚方面,古代中國也曾遠超日韓,領先全球。中國古人早期曾用草木灰去除油污,漢代又發現了天然“石堿”皂角樹的皂莢。到了魏晉時期,進一步研發出以豆粉配合各種藥物制成的“澡豆”潔面護膚洗頭。

現今常以“干凈”自傲的日本人,古代可就落后得多了。有日本學者試圖以日本有祓禊除穢、洗濯去垢的傳統,來證明日本人自古就喜愛沐浴。可事實上,日本人真正開始享受沐浴凈身是佛教傳到日本之后的事了。早期,日本人家根本沒有浴室,公共澡堂“錢湯”也是平安末期才出現的。

日本最初的公共浴室出現在寺廟。佛教從大陸傳到日本后,渡來僧們協助建設寺廟時,在七堂伽藍中專門設了一間“湯屋、溫室”,即專門入浴的房間,以作為寺中僧人入浴,和向信眾施浴的場所。奈良的東大寺、法華寺如今仍可見“大湯屋”遺跡。

東大寺大湯屋外觀


東大寺大湯屋前的介紹

渡來僧們執著建浴室,除了自身要凈身禮佛,還因為佛家經典中有一部《佛說溫室洗浴眾僧經》,將沐浴作為去病招福之獎勵,施浴是布教、勸進、追善法要等佛事的重要一環。該佛教經典還指明了澡浴之法,即用七物去七病,得七福報。所謂七物指的是燃火、凈水、澡豆、蘇膏、淳灰、楊枝、內衣。

具體是何人已不可考,渡來僧們也從大陸帶去了“澡豆”的做法。澡豆,相當于今天的洗面奶、沐浴露,其主要原料是紅豆粉加中草藥。紅豆,在3世紀已從中國傳到了日本,因其充滿生命力的鮮紅顏色,日本人為其蒙上了驅魔敬神的神秘色彩,每逢新年、祭祀都要做專門的紅豆飯。這么寶貝的東西可不是一般人能消費得起的,平安時代只有紫式部、清少納言筆下的貴族們能享受“澡豆”帶來的護膚功效。直到江戶時代,日本的一般民眾才開始普遍使用“澡豆”洗面、潔身。

相較唐代“藥王”孫思邈在《千金翼方》中記載的“面脂手膏,衣香澡豆,士人貴勝,皆是所要”的場面可見,澡豆這樣的基礎護膚品在唐代以前已是下至販夫走卒、上至皇親國戚人人必備的生活必需品,而日本的相關產品研發則遲了幾百年。

由于各種香料、中草藥等原材料的短缺,渡來僧只教會了日本貴族澡豆去污、溶脂、護膚的奧秘和基本的澡豆制法。而中國貴族們則不斷推陳出新,在澡豆中摻加各種名貴香料,以達到“常用洗手面作妝,一百日其面如玉,光凈潤澤”之功效。

然而,令人心痛的是,澡豆在中國只能翻翻古書才可得見其真面目。而日本商家在“澡豆”的基礎上推出了名為「あづき洗粉」的潔面粉,如今竟返銷回了中國。

あづき洗粉

可嘆,在無添加、純天然的護膚美發之路上起步早、開局好、全方位、高標準發展的國人,如今卻更青睞日本的護膚品了。

3. 鑒真和尚引發的熏香潮流

古代制約日本“澡豆”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香料不足。孫思邈的《千金翼方》中有個嚇人的奢侈配方,須“丁香、沉香、青木香、桃花、鐘乳粉、真珠、玉屑、蜀水花、木瓜花各三兩,奈花、梨花、紅蓮花、李花、櫻桃花、白蜀葵花、旋覆花各四兩,麝香一銖。上一十七味,搗諸花,別搗諸香,真珠、玉屑別研作粉,合和大豆末七合,研之千遍,密貯勿泄。”這些在中國富貴人家常見的香料和花,在日本可是極其罕見。

日本對香料的最早記載是《日本書紀》中淡路村夫燒流木無意發現的沉香。6世紀飛鳥時代,作為供奉佛祖的祈禱之物,香料隨佛教逐漸傳到日本,但真正引領日本人進入香之世界的是中國高僧鑒真。

鑒真和尚為弘揚佛法,不顧年邁眼盲、朝廷追殺,六次東渡才去到日本。一路艱辛不言而喻,可是多么艱難的環境下,鑒真和尚都沒忘記帶一批東西,那就是香料。據《唐大和上東征傳》記載,鑒真第二次東渡扶桑所攜帶的香料有:麝香二十劑、沉香、甲香、甘松香、龍腦、香膽、唐香、安息香、棧香、零陵香、青木香、薰陸香等六百余斤。

平安貴族使用的以蜂蜜、碳粉混合沉香、白檀、麝香粉末制成的熏香,就是鑒真和尚所傳授的。因此有人懷疑鑒真和尚帶這些香料是為了討好日本皇室。這未免過于陰謀論。鑒真和尚治療當時日本流行的“腳氣病”所用的紫雪方,其主要成分就是丁香、沉香、青木香、麝香等香料。所以,鑒真和尚很可能是將這些香料作為藥物攜帶而去的。

只是墻內開花墻外香,從此為日本貴族們打開了熏香的風雅之門。也多虧了鑒真和尚帶去了眾多香料和熏香制作之法,不然大家想象一下,沒有熏香、不能經常洗澡,又穿著層層疊疊十二單衣的日本貴族們,成天躲在房間內,該是怎樣的臭氣熏天,又怎么會創造出令人神往的王朝風物呢。

回望歷史,我大天朝曾經多么輝煌燦爛,引領世界(至少是亞洲)潮流,引無數外邦人民心向往之!然今非昔比,滄海桑田,吾輩為緊跟時尚,不得不舟車勞頓遠赴重洋買買買,或不惜付高額運費海淘洋貨!嗚呼,此情此景,情何以堪!


本文由日語幫原創,未經授權任何個人和媒體不得轉載。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到年末了,盤點一下今年看過的書。 盤算下來今年總共讀了22本書,最后兩本還沒讀完,姑且算20本吧。今年的變化主要是...
    蓋蓋背著超人飛閱讀 737評論 4 2
  • 文/陳安若 “若汐,我要出國了,我們……” 冷俊在電話那頭吞吞吐吐,若汐有一種不好的預感,呼吸開始變得困難。她定了...
    陳安若閱讀 504評論 4 8
  • 題目1: 輪播的實現原理是怎樣的?如果讓你來實現,你會抽象出哪些函數(or接口)供使用?(比如 play()) 1...
    北城_荒閱讀 203評論 0 0
  • home /var/mobile/Applications/4DCF7000-BD28-4494-80DF-4F0...
    RY_zheng閱讀 2,357評論 0 2
  • 《《搗練子一組·榴紅梔白又炎夏》 文/紅塵一凡 (一) 梅雨細,水漫池,梔白榴紅孟夏時。 荷上娃兒如虎踞,賦閑看景...
    37度女人_8dda閱讀 364評論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