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還在朋友圈夸贊微信很多設計細節非常體貼,值得學習。今天就發現一個讓我感到非常不可理解的糟糕設計。[Android版微信5.3.1]
眾所周知,微信打開之后,在“聊天”列表中,長按一個聯系人,出現彈窗如下圖,最下面一個功能菜單是“刪除該聊天”。
長按聯系人.png
因此,很多和我一樣稍微有些強迫癥的家伙,會有不定期清理聊天列表的習慣,每次清理的時候,一個接一個,習慣性的執行:[長按]->[點擊最下面菜單]
但是,可惡的是,當你看著聊天列表逐漸縮短,那種快感讓你陷入一種不思考的慣性中,這時,你根本無法區別混雜在聊天列表中的服務號,因此依然重復著[長按]->[點擊最下面菜單]的操作,但是他竟然是下圖這樣的:,
長按服務號1.png
最下面一個菜單項竟然是“取消關注”!可惜等你反應過來,已經點擊了,這時候你非常慌亂,生怕真取消了,然后趕緊想返回去。然而,接下來的彈窗是這樣的:
長按服務號2.png
然后,慌亂之中又習慣性點擊了右邊的選項,結果右邊的選項恰好是“取消關注”。完了,這下嗝屁了...
- 糟糕之處
- 列表中混雜著聯系人和服務號,視覺上沒有明顯區分或者排列,這就給用戶的第一感知是一樣的;
- 但是同樣的操作[長按]之后,出現的結果卻是不一致的;
- 當第一步誤操作點擊“取消關注”之后,第二步本來可以有糾正的機會,但是冗長而模糊的文案,加上用戶此時慌亂的心理,直接導致再次點擊右側項目:“取消關注”。
- 用戶點擊圖3中的“取消關注”的原因是:慌亂心里之下,看見“取消”二字,就直接點擊了,以為是取消此次行為,結果是“確認取消關注”,這個按鈕的文案絕對有問題!!
- 解決方案
- 在對話列表中區分服務號和聯系人。此方法不提倡,我猜微信團隊之所以不做區分,是因為在產品形態里,這些都屬于“聊天”范疇,本質都是對話;
- 點擊服務號時,將圖2中“取消關注”放在第二行,最下面依然是“刪除該聊天”,畢竟在“聊天”tab下,用戶的第一行為應該是針對聊天做處理,而不是針對人(服務號)做處理;
- 在圖3中,下面兩個按鈕左右互換。因為如果真的要取消關注,這對用戶來說是一個很慎重的決定,頭腦一定是很清晰的,而誤操作取消對用戶來說一個很嚴重的事情,秉著“首先保證不犯錯”的原則,可以把“繼續關注”放在右邊;
- 圖3文案改為“確定不再關注xxx嗎?”,下面按鈕左右文案分別為“確定”、“取消”;
感覺3和4的解決方法并不是非常理想。再繼續想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