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本身,就是一種成就 ――讀《活著》有感

這是一個浮夸的時代。

當各種各樣的社交軟件頻繁的侵入我們的生活,我們開始迷失在這聲色犬馬的生活里。

我們總是不遺余力的將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受、所愛所恨、所做所為都毫無保留的展現給別人。所有的雞毛蒜皮在我們繪聲繪色的描述中顯得那么驚天動地,然后我們又會在別人形形色色的評論里迷失自己,今天這個人這樣說了,明天那個人又那樣說了,并且奇怪的是他們說的好像都有道理。于是我們只好一再的自我懷疑,找不到合適的自處方式。

是啊,在這個看起來熱鬧的時代,我們事實上卻活的越來越孤獨,我們因為這樣的孤獨而痛苦,又因為這樣的痛苦而愈加孤獨。于是我們沉迷于網絡世界,每一天像實時播報一樣的更新朋友圈,哪怕是被蚊子叮一口也恨不得通報給世界人民。那一張張精心修過的自拍、一頓頓各種擺盤設計的飯菜、一句句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的雞湯……我們希望我們可以讓別人看起來過的很好,嗯,我們就是這樣,活在別人的眼里,活在別人的評論里。

我們都生存著,但不都生活著。

第一次讀《活著》這本書是在大一。

第一次拿起這本書的時候,我還不知道余華是誰,也光看看標題就以為這又是一本教人們怎樣生活的心靈雞湯,直到我翻了一頁又一頁,一整個下午,站在書架前,一動不動的讀完了這本書。我為福貴悲慘的命運而唏噓感嘆,也在他的兒子去世時哭的不能自已。驚異于作者描寫苦難的能力,同情著主人公悲慘的命運。

然而感受也僅限于此。

直到后來,再次讀到這本書,我才發現自己初讀時的認識實在過于淺薄。

簡單的說,《活著》這本書講述的是一個人的一生,是一個人苦難的一生,是一個人對于苦難的承受能力。

小說的主人公福貴,從一個揮金如土的紈绔子弟一夜間淪為一個一無所有的窮人。然后又親眼目睹著親人們一個個以各自不算善終的方式離去。父親、母親、妻子、兒子、女兒、女婿、外孫。醫院于他而言成了死亡的代名詞。他甚至在每一個親人離去時都來不及好好悲傷,下一個噩耗便接踵而至。當他一次又一次的走進醫院的太平間的時候,我想也許他的內心也是萬馬奔騰,電閃雷鳴吧。我甚至一度覺得外孫苦根死去的時候,他也會跟著死去吧。畢竟連最后一點慰藉都沒有了,一個人痛苦的活著還有什么意義。可出乎意料的是,他還是活著,甚至還養了一頭也叫“福貴”的牛,兩個老“福貴”在一起,繼續蒼老而矯健的活著。

不可否認,福貴的一生,是苦難的一生,接連的打擊甚至都讓人無從同情。在中國過去最動蕩的六十年間所發生的一切苦難,都在福貴和他的家庭里一一發生。他被命運催促著不斷向前,被生活無情的盤剝,然后又不得不一次次去迎接命運的無情“饋贈”。最終,他和他的命運成了一對形影不離的朋友。他們互相仇恨,又互相感激。他們相依為命,他們相互依賴。他們誰也沒有理由去抱怨對方,看起來,有時是命運讓福貴的一生如此悲慘,有時又好像是福貴自己造就了這悲慘的命運。

我想大概很多人和我最初的想法是一樣的,福貴都已經那么慘了,為什么還要活著?

我一度不能理解那樣的福貴,這是人的人間啊,他一個人怎么活?一個人如何去承受那些苦難?一個人如何度過每一個孤獨的漫漫長夜?一個人如何心安理得的茍活于世間?的確,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來看,福貴的一生似乎只剩下苦難,完全沒有活下去的意義。我有時甚至覺得他活著僅僅是一種“幸存”,而不是“活著”。大家都死了,只有他存留于世間,不是“幸存”是什么?我猜想也許他心都死了吧,只是機械的生存著罷了。

可當我后來又一遍遍讀這篇小說時,我才發現自己似乎是錯了。也漸漸開始明白所謂“幸存”和“活著”的區別,其實“活著”不僅僅是為別人,更是為自己活著。甚至活著完全不需要理由,每一個生命的存在都有價值,沒有無意義的存在。其實福貴才是真正的“活著”,因為他并沒有被打擊地一蹶不振,怨天尤人,他仍然對生活充滿敬畏和希望,仍然種地,吃飯,還養了一頭也叫“福貴”的老牛。

我發現,當福貴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去講述自己的一生時,他的那張布滿皺紋,溝壑縱橫的老臉上充滿了平靜,他的語調里分明透露著一種幸福和快樂。他相信他的妻子是世界上最好的妻子,他相信他的子女是世界上最好的子女,還有他的女婿,他的外孫,他養的那頭老牛,以及那些曾經一起生活過的朋友們,點點滴滴,于他而言,都是那么美好。書里福貴說過一句話,他說:“我是有時候想想傷心,有時候想想又很踏實,家里人全是我送的葬,全是我親手埋的,到了有一天我腿一伸,也不用擔心誰了。”所以你看,其實福貴他自己對自己的一生并沒有我們以為的那么苦大仇深。那么我們這些旁觀者又有什么資格說他過的不好呢?

其實生活說到底不過是自己的感受而已,并不屬于任何人的看法。這也許就是“幸存”和“活著”的區別吧。“活著”是一個人自己對自己生活的切身體會,笑與哭都只能是自己最真實的感受;而“幸存”則往往是旁觀者對于這種經歷的看法和評價,是別人的觀點。很奇怪的是,今天有很多人就是陷入別人的評價里不能自拔,總是很輕易的被別人的看法所左右。我們總是借助各種社交網絡,將自己的一切展示給世人,然后苦苦等待別人的評論,等待他們的夸贊和艷羨,間或收到不好的評論,便輕而易舉的被傷害,然后捧著一顆玻璃心在各種各樣的別人說里迷失自己。

我必須承認,我們這個時代是一個偉大的時代,因為它可以包容多元的價值觀。可我們也必須認識到,這也是一個悲哀的時代,是一個舉世容忍乃至追求平庸的媚俗時代。所謂的“蛇精臉”扭曲了人們的審美,掀起了整容熱,可是當大家都成為工廠制造的一模一樣的產品時,作為食物鏈頂端的人類該有多悲哀?所謂的偶像少男少女扭曲了孩子們的三觀,大家都渴望早早地被關注,渴望成名,急于求成,各種選秀節目層出不窮,長相勝過了一切,可是當我們對一個人的關注點只剩下皮相時,又該有多悲哀?大家都對別人的生活趨之若鶩,都聽從別人的建議,以別人為模板,很少有人能真正靜下心來去體會到底什么才是生活,很少有人能真正去通過讀書、旅行來慢慢建構自己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很少有人能真正的活出自己的樣子,體會自己的幸福和快樂。

經常看到朋友圈或微博上我的同齡人們也轉發一些看起來很有道理的話,然后再配上一段深表贊同的文字,好像我們就真的懂了什么是生活。但其實呢?我們才二十歲啊,真正的生活才剛剛開始,大把大把嶄新日子在我們面前滾滾而來,我們是否真的應該考慮一下放棄外界的看法,回到最初的平靜,親自去不慌不忙的感受什么才是生活,去聆聽自己心跳的聲音,感受自己最真實的感受,而不是一味地急著去人云亦云的牽強附會,其實那些“雞湯”里說的并不一定都對啊。

我記得福貴最后說過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他說:“看看我身邊的人,龍二和春生,他們也只是風光了一陣子,到頭來命都丟了,做人還是平常點兒好,爭這個爭那個,爭來爭去賠了自己的命,像我這樣,說起來是越混越沒出息,可壽命長。我認識的人一個接著一個死去,我還活著。”這大概就是福貴這一生所總結出來的人生哲學吧――做人還是平常點兒好。

是啊,我們活在這煙火人間,我們也都迷失在這煙火人間。我們以為人活著總要為了些什么,錢財、聲名、權力……我們以為這樣的人生才算體面,等到我們死去時才不至于太平庸,也許我們是對的,也許我們都錯了,到死之前,我們都是需要發育的孩子,誰也不知道前方等待我們的是什么,所以不要過早地蓋棺定論,不要輕易地被世俗的成功學所綁架,不要太過用力地去追求所謂“體面”的生活。希望我們可以保留一份善良的本性,遵從自己的內心,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活著,在行將就木的時候,可以無怨無悔的回頭和自己的一生握一握手。而不是整天忙著沉浸在別人架構的價值觀里匆匆忙忙的垂垂老矣,再回首時才發現竟然一生都被別人牽著鼻子走。

說到底,我們誰都沒有資格去評論福貴的一生,就像誰都沒有資格來評論我們的人生一樣。因為我們的的一生、我們的的生活到底過得怎樣,我們才是當事人啊,所以好與壞都這只能我們自己的感受。就如同寒冷的來臨一樣,你不能只聽別人說冷就說冷,如果不曾身臨其境的去感受被風刺痛了臉的感覺,也許你嘴里的冷永遠也僅僅是“冷”而已。我們都以為福貴一生太痛苦,可他卻極平靜的描述了自己的一生,有時他甚至還笑了,那么我們誰又有資格說他活的悲慘呢?

其實,活著本身,就是一種成就。

尤其是能夠不被別人的看法所左右的活著。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所有的路,都通往遠方…… 太多的夢,都有關于遠方。 但不是所有的前方,都有遠方。 不是所有的遠方,都可以安放夢想。...
    拈花老夏閱讀 406評論 0 0
  • 曾經的抒寫是我的一種興趣,記下自己的快樂隨筆,寫下我惆悵情懷,印下了浪漫輕紗的夢想…… 因為外公的突然去世,讓我留...
    冉冉的太陽閱讀 284評論 0 0
  • 家家都有難念的經,人人都有難唱的曲。再風光的人,背后也有寒涼苦楚;再幸福的人,內心也有無奈難處。誰的人生都不...
    偉偉動聽閱讀 489評論 0 0
  • 一天,一只鳥兒飛落在井沿歇歇腳。一只坐在井里的青蛙與她攀談起來。 “你從哪里來呀?” “我從遙遠的地方來,我在天空...
    早安5點55閱讀 667評論 0 0
  • Step1: 安裝準備工具 直接apt-get安裝就行了 Step2: 安裝RVM 參考RVM官網的教程。先安裝R...
    fc80e5b72e62閱讀 274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