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比怎么辦更重要

工作,生活中知道為什么比知道怎么辦更重要。
如果你的車拋錨了,第一時間你想到的是什么?
我們大多數人第一反應是找能解決問題的朋友電話咨詢,看怎么去把問題解決。最后問題解決了,但是下次卻出現了相同的問題。
有一次我的車打不著火了,當時很著急,覺得是不是車子壞掉了,于是就找電話,讓別人來幫忙搭伙,最后解決完問題,師傅說是電瓶沒電了,需要換一個電瓶。于是花了錢還了一個新電瓶。可后來沒一年時間(電瓶一般壽命在2年),又出現了同樣的問題,后來學習了一個新的問題分析法后,我才意識到原來我之前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

這套方法就是豐田著名的5why分析法,今天把這個方法分享給大家
豐田公司作為工業(yè)時代精益管理的代表,他提出來5why分析法,也就是對一個問題點連續(xù)以5個“為什么”來自問,以追究其根本原因。

也許實際上不用5個為什么我們都能找到最終答案但他倡導的是一種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5why分析法鼓勵解決問題的人要努力避開主觀或自負的假設和邏輯陷阱,從結果著手,沿著因果關系鏈條,順藤摸瓜,直至找出原有問題的根本原因。

豐田經典的問題分析案例:
問題一:為什么機器停了?
答案一:因為機器超載,保險絲燒斷了。

問題二:為什么機器會超載?
答案二:因為軸承的潤滑不足。

問題三:為什么軸承會潤滑不足?
答案三:因為潤滑泵失靈了。

問題四:為什么潤滑泵會失靈?
答案四:因為它的輪軸耗損了。

問題五:為什么潤滑泵的輪軸會耗損?
答案五:因為雜質跑到里面去了。

經過連續(xù)的問題,讓大家從表面現象挖掘到造成問題的根本原因,如果我們只是發(fā)現保險絲的問題,可能換了保險絲后還是會繼續(xù)出現這種問題。

問法對不對也很關鍵哦

但我們在問的過程中間會發(fā)現,好像實際操作和理論講的有很多差別哦。

比如案例中的機器停了,產生的原因有很多種啊。保險絲燒掉是一種,但是保險絲燒掉不一定是機器超載哦;同時機器停了,可能壞掉也是造成這種的原因哦。潤滑油會耗損,也會 有很多原因,比如發(fā)動機燒機油。

理論說起來很容易,簡單易懂,但是越簡單的額東西,越不好操作。

要用好5why分析法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個問題背后所包含的原因,一般產生一個問題的原因有3個層次的原因。

第一是表面原因(我們也可以稱其為近因),案例中我們剛才提到的,機器停止,我們最容易發(fā)現的這個原因就是機器過載導致保險絲燒掉,最后斷電,所以機器停止;

第二是中間原因,可以說是別第一個原因更加深層的一個原因,但還不是根本原因,也就是說解決這個問題但并不能解決我們發(fā)現的那個最后的問題。比如機器超載的 原因是潤滑不足,潤滑不足的原因是潤滑泵失靈······

第三是根本原因,也就是說解決這個問題就能一勞永逸,解決機器不能正常運轉的問題。

5why分析法,有4個步驟:了解情況——原因調查——問題糾正——預防措施
同時在分析原因時,我們需要從人、機、料、法、環(huán)這個五個角度五看問題產生的原因,如果產生原因不止一個時,要找到每個原因背后的根源,但在最開始一定要準確地認識問題。

準確認識問題是解決問題的前提

在做5why分析時要注意一下就幾個方面的問題

就事論事
對事不對人
責任
事實

我的車打不了火了
why:為什么打不了火?
ans:因為電瓶沒電了。
why:為什么沒電了?
ans:電瓶漏電了。
why:為什么漏電 ?

第一種:
ans1:因為電瓶老化(第一種答案)
why:為什么老化
ans:壽終正寢(2年)
ans:保養(yǎng)不好(停車使用收音機,耗電量大,電瓶壽命縮短)
解決方案:更換電瓶
預防措施:減少停車使用電瓶的情況。

第二種:
ans:因為忘記關大燈了
why:為什么忘記?
ans:晚上回家停好車就把鑰匙就下車,沒有發(fā)現
why:沒有 檢查
ans:習慣
解決方案:不用換電瓶,改變用車習慣,下車記得關電
預防措施:下車后不立即洗車,先檢查車燈是否關閉。

打不著火,最后就有兩種結果:一是、減少電瓶在停車時的使用頻率;第二種 是改變用處習慣,下車前檢查車燈。我們得到的答案也遠遠不只是更換電瓶這么簡單的事情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