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先生是一個性格特別溫和卻少言寡語的人。從來沒有和我生過氣,我也沒見他生過誰的氣。對衣食住行的這些沒有一點兒特別的要求,什么都是,哎呀,可以啊,隨便啦,什么都行。對我的穿著打扮什么的也是“視而不見”有時候我甚至懷疑他心里是不是根本沒有我。可經(jīng)過20年的相處,我漸漸也知道他就是這樣一個人,也不會再和他鬧別扭。
不過先生還真是有兩個軟肋。
一是生病的時候,如果他特別難受,什么也不想吃,我就會對他說“:要不,我們吃個水果罐頭吧,橘子的好不好?”那么他立刻來了精神,點頭如搗蒜,一個水果罐頭下肚,什么病就都不治而愈了,比仙丹都靈。
另一個軟肋,就是他“家傳”的土豆絲餅。每次實在不知道吃什么啦,或者是我覺著他情緒不是特別高的時候,就會說,要不今天我們做土豆絲餅吧,我來給你做。他馬上就會來了興致,擼胳膊挽袖子,“這個還是我來吧,你可做不好,想當(dāng)年……”
這時候我就會屁顛屁顛地跟著先生去廚房,看他選一個他認(rèn)為特別漂亮的土豆,細(xì)心地把去皮,擦成絲,用冷水泡好,然后開始和那種可以滴下來的稀稀的面,現(xiàn)在偶爾還會有了改良版的,里邊兒會加一些鮮奶、雞蛋什么的。把土豆絲加在面糊里,放好各種調(diào)料,攪拌好。我為他把調(diào)料拿到手邊,他用完了再收拾好。幫他把平底鍋加熱,放好油。等鍋燒熱了,他就會用大勺子來一整勺的面糊均勻地鋪倒在鍋里。看著面糊一點點的凝固,一點點的變黃,差不多的時候,翻一個面,而這一面已經(jīng)焦黃了,等那一面也黃了的時候就可以。
我會提早在鍋邊準(zhǔn)備好一個盤子。老公最喜歡的方式是,一邊做,一邊吃,一邊在鍋里煎做下一個,一邊把做好的用筷子分成幾塊兒,就直接給吃掉了。通常是一個做好了,另一個就已經(jīng)吃完了。
這個時候我會站在一旁。捧場似的的吃上幾塊兒,一邊吃還一邊和他聊天,而他就會和再我慢慢的講起他小時候的故事。我聽了八百遍的故事。
“我小時候啊,家里特別窮,那個時候小,特別饞,別人家小孩總有各種好吃的,我和哥哥只有生病的時候,爸爸媽媽才能給買上一次糖水罐頭。感覺每次吃上罐頭以后便就好啦。那時候覺得罐頭是天底下最好吃的東西。總盼著自己生病,因為生病就會吃上罐頭啦”。
“這是土豆絲餅,是因為那些年爸爸媽媽工作忙,經(jīng)常不在家,只剩下大哥和我在家,兩個人就一起用家里邊的土豆給自己做吃的,我們兩個人最拿手的就是這個土豆絲餅,我們就是像這樣,兩個人一起這樣做,站在高高的灶臺邊,一邊做,一邊吃,一邊吃,一邊做,做完了也就吃飽了。一開始是大哥做,等我長大了,我們倆輪流做……”
每次先生和我聊起童年時的故事,總是情緒特別的高。年紀(jì)漸長以后還總會加上一句感慨:“唉,現(xiàn)在的生活條件真是好了,想當(dāng)年……”害得我總嘲笑他,人老了,開始懷舊了。
現(xiàn)在我也學(xué)會了用這兩個方法,適當(dāng)?shù)恼{(diào)節(jié)他的情緒,讓他振奮起來,還可以讓他多說說話,多多交流和溝通。
也許有的時候童年的故事真的是人生的一筆財富,無論悲傷也好,幸福也好,長大以后回想起來總是讓人有不一樣的回憶。因為我們畢竟真的經(jīng)歷過,擁有過。而且那些美好的東西永遠(yuǎn)不會再回來啦!
無戒365日更挑戰(zhàn)營第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