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里經常關注兩個男人。他們同樣的年齡,孩子也一樣大,且關系也很好,只是很多行為不一樣。
關注他們并不是對他們有很大興趣,因為在某些方面,我對他們有點了解,我在思考到底什么樣的男人是好男人。
男人一:大學里的教授,經常被當作專家請過去做講座,也被很多公司雇傭做顧問。對他了解得很少,只是在一次活動后,互相加了朋友圈,剛開始對他并無關注,后來發現他發的動態,除了工作照,就是他孩子的照片。
男人二:公司老總,數個公司的合伙人、投資者,身價過千萬。兒女雙全,但朋友圈除了工作宣傳還是工作宣傳,從不提及妻子和孩子。
其實我思考到底誰比較好一點是多余的,因為就我了解的資料來看,我很清楚。
不愛在朋友圈里發孩子照片可能是男人二的特點,把所有精力投入工作可能是所有創業老板的特性,但是趁著活動機會與一年輕女子搞曖昧就不明所以了吧?
我現在的思維知道很難對一個人做出全面、正確的評判,也許男人一在背后也有什么見不得人的秘密,但是男人二是我親眼所見。社會很混亂,但是原則就是原則。
似乎他的圈子就是這樣的。以包養年輕女子為榮。
這不是我的事情,我也管不了。只是每次男人一發孩子照片的時候,我都在想男人二曖昧的那個女子。覺得好諷刺。
男人一帶家人游西安、四川、云南,男人二在給那個年輕女子買禮服、買皇冠、調情、忙工作。
現實就是戲劇,戲劇就是現實。
參加一檔節目時,與攝影師閑聊了幾句。隨后坐在一輛車上趕往下一個目的地。
他在工作中不喜歡說話。但是在車上卻說盡污言穢語,任何一句話都可以扯上男女之事。他覺得他很幽默,其實愚蠢之至極,卻不自知。
拋開感情,現實中讓人喜歡的男人實在太少了。坐在路邊,看著來來往往的人群,先說外貌,頭發、衣服、面容根本不懂得整理,尤其是他們的褲子。有的提得太高,有的提得太低,拖拖拉拉,沒有一點紳士的樣子。近看,一股污濁之氣撲面而來,根本容不得接近。
電視劇中那種干干靜靜的男生在現實中真是少見。
沒進入社會的男士是有青春氣息的,即使裝束邋遢,但是那一股陽光的氣息是存在的。一旦進入社會,兩極分化就過于明顯。
最不能看的就是那些不適合穿西裝還非要穿,或者說穿也穿不好的男人。劣質的黑色西服,劣質的白色襯衣,沒有一點質感,穿起來也沒有男人的樣子,只是像一個站在路邊衣不裹腹的、幾天沒開單的皮條客。
工作的人不是一定要穿西服,也可以選擇別的裝束,但只要合適、干凈就好。
衣服穿不好、自己都打理不好的男人也不要指望他們多么有趣。多是些擁有低級趣味的人,因為他還停留在滿足生存的階段。
男人不如女人有趣。女人關注衣服,關注飾品,關注文字,關注一切與美有關的東西。而男人,看電影,他在尋找性感的女人,生活中,他在尋找可以獵取的對象,他關注一切與女人有關的東西。
越貧窮的男人,越如此。當然,只是有些男人。我們不能否認優質男人的存在,他關注超越性愛之外的其它有趣的東西。
假如不是生理決定女人必須尋找男人,可能大部分女人還是愿意與女人相處。
男人是泥做的,女人是水做的。
虛榮是女人的天性。只是有的女人認識得很清楚,知道那是曇花一現,而有的人卻“享受”其中,直到迷霧散開的那一天,才有所悟。
十幾位笑顏如花的女子,卻唯獨你一人得寵,你心里定是飛上了天。完全忘了他清醒時在飯桌上一再暗示自己已有兒有女。
那是你們的第二次見面。那時你還清楚自己的職業,清楚自己的夢想,清楚這個男人是一個有婦之夫。而他清楚自己是一個商人,自己只是在做一樁生意,而恰巧碰見了一位懵懂無知、還在把男人的巧言滑語當真的女子。
當他在面對十幾位個個如花美艷的女子時,對你多看了一眼,與你多說了一句話,讓鏡頭多關注了你一下,你的心慢慢被融化了。
你忘了他已經結婚的事實,你忘了他已經有兩個孩子,你忘了這只是在拍一出戲,你忘了你只是他節目的其中一個角色而已。
女人一旦淪陷,腦子勢必一片混亂。
從這段關系中,你可以得到什么?
愛情?得了吧,讓自己負疚累累的感情,寧愿不要。
婚姻?他會為了你結婚嗎?不知道,但結或者不結,你都是在別人婚姻存續期間內插手了別人的婚姻。
金錢?你應該也沒到非要以這種方式賺取生活費的地步,以你的姿色,能被給予的角色太多了。
一時的興奮,沉浸在被寵愛之中的甜膩,比其他女子擁有的特殊的待遇。被安排在最佳位置,穿最漂亮的禮服,最多的鏡頭,最華麗的裝扮,最特殊的居住環境……
與已婚男子曖昧的原因千千萬萬種,虛榮也算其中一類。
我不喜歡一直在朋友圈秀孩子的人,但是相比男人二的“工作秀”,我還是更喜歡男人一的孩子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