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到"你"的轉變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理解是一切感情的基礎。

黃金定律:要想別人怎么待你,就要怎么待人。

這話的意思首先是尊重別人,你想要別人了解你的實際需求,首先也要了解別人的實際需求,然后提供支持和幫助。正如一個成功的養育了幾個孩子家長所說的那樣:區別對待他們,才是平等的愛。

比如一個6歲的孩子在你忙的時候,為了一件小事跑過來煩你。在你看來不過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在他小小心靈中,那可是天下第一重要的事。

所以說,為了加深理解,我們要重視對方所重視的。認同旁人的觀念與價值,以對方需要為優先考慮而加以配合。

說起來簡單,卻面臨著固有思維的轉變,從“我”到“你”。

從我們出生后,開始用自己的視角看待問題,也只能用自己的視角去認識世界。我們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和世界觀 ,凡是跟自己有關的事,都是天大的事,其他人的事,因為我們不是對方, 如果性格,關注點,家庭,環境差異過大,我們就很難體會到或揣測到對方的感受。

就像我認為的學習和成長不是每個人的天性所追求的東西嗎?逐漸發現,并不然。對于很多人,享樂和舒適更為重要。自己喜歡的,認為有價值的東西,不一定適合于別人。就如把自己認為有用的書籍強行推薦給不喜歡看書的人,其實就是一種迫害,自然不會加深與別人的感情,盡管你覺得這本書很有價值。類似一個故事:她喜歡吃蘋果,你覺得梨好吃,硬是拉了一車梨送給她,并沒有討得她歡心,自己好意成了空,還心灰意冷。大家都會覺得他四不四傻?

通常我們也是這樣,容易從自己主觀意識出發,沒有重視到別人所重視的東西。

怎么樣才能更好的理解他人,弄清他是什么人呢?古話說的好,查其言,觀其行。了解對方所重視的是什么。

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通過重視對方所重視的東西,溝通交流,加深彼此的感情。不要再認為愛ta就給ta最好的,應該是愛ta就給ta最喜歡的。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都說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天涯海角, 可是我覺得是你我, 經歷浮沉數載 我們卻在平行的世界越走越遠 而且沒有交集 我浩...
    e8002d6581b0閱讀 234評論 0 0
  • Swift uses Automatic Reference Counting (ARC) to track an...
    ameerkat閱讀 2,069評論 0 3
  • 天上為什么會下雨 哥哥說 :因為是有人澆花 姐姐說 :因為有人在哭 我覺的都不對,還是去問媽媽...
    橄欖樹宸閱讀 113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