掙脫了一層層身份的枷鎖,查爾斯·斯特里克蘭終于在與世隔絕的塔希提島上追逐到了他心中的月亮。
月亮還是六便士,斯特里克蘭在人到中年后突然受到內心的召喚,決定放棄六便士去追尋心中的月亮——成為一名畫家。為此甚至愿意放棄一切:美滿的家庭,體面的社會地位,富足的生活......在他眼中,這些世俗的東西都是他追求藝術道路上的束縛,只會妨礙他的創作。他放棄了”社會人“的身份,經歷了無數次內心的掙扎,最終終于在和塔希提島上”進化“成”原始人“,留下了一幅幅傳世著作,追逐到了心中的月亮。
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相信很多人在讀過小說之后都對斯特里克蘭勇于追求理想的行為贊嘆不已。覺得人生就應該去追尋那些崇高的理想,腳下的六便士都是目光短且的鼠輩才會去選擇的。但是,正如硬幣總有正反兩面,也有覺得這種道德批判相當虛偽,崇高的理想難道就一定比平凡的生活偉大嘛?
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月亮和六便士,選哪個都能得到幸福,追求崇高的理想是偉大的,追求世俗的功名利祿同樣是值得尊敬的。
半吊子的人才得不到幸福,選擇了追求崇高的理想卻后悔當初沒有撿起那六便士,選擇了六便士卻又心系月亮,最終在懊悔中度過一生。
重要的不是選擇月亮還是六便士,重要是你要清楚地知道你想選的是什么,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被拖延癥,被自控力被各種因素困擾,最大的原因就是我們根本不知道我們追求的是什么,找到你真正熱愛的東西,不論那是崇高的理想還是平凡的生活,
斯特里克蘭之所以偉大,不是因為他選的是月亮而不是六便士,而是因為他知道自己追求的月亮,并且愿意為了追求月亮付出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