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樣的公司會讓你連5天都呆不下去了?”一個朋友很好奇地我為什么辭職,還特意找了個有意思的地方“陪我去散心”。
她大四了,我也大四了,但是她學醫的,五年制,一個很努力的女生,但每天其實都憂心忡忡的,因為她對未來很擔憂。她有蠻遠大的理想,至少我這么認為,因為,她目標是年薪在一年后超過一萬,這已經讓我很崇拜她了。
我辭職的原因很簡單,公司在做微商。微信營銷,其實現在是蠻熱門的,而且我所在的公司是全產業鏈,從生產到運輸再到配送銷售,環環相扣,甚至配套的服務也很周到,老實說我沒有理由不跟著做。專心在那邊做肯定會蠻好,但是我拒絕了。
我咨詢過幾個做微商的同學,微商其實很簡單,通俗的講:拉人加群,迅速地積累人脈,向別人推銷商品。其實我覺得公司這種市場擴張的形式蠻惡劣,物極必反,我大概能感覺到短時間膨脹自己的人脈圈是需要代價的;另外我是學市場營銷學的,但漸漸地我否定了自己的市場能力,嘗試過,能做出一些門道,但是畢竟是交易,一不留神便會把別人對你的信任搞差。再有,也許是我選擇了自媒體這條路,比起建立人脈圈,我選擇先探索我能給別人什么,但很抱歉,到現在都不清楚。
朋友責怪我我把社會說的蠻惡劣,也說了說自己當下的情況,她也做了段時間自媒體,但放棄了,學醫的她打算考研,但是自習室坐了2周也覺得厭煩了,她老是說是自己想出來走走了。
我蠻好心地提醒她,按自己的興趣來,把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堅持下去。索性的是她這些年來的初心一直沒有變過,學了醫便一直想做關于健康養生方面的知識推薦。我告訴她:“蠻好啊!”她也打算堅持下去。
說來說去,人定性很重要,其實她說她自己焦躁,相比我而言,她比我簡直好太多,因為即使到現在,我還沒有確定自己想要什么。其實辭職之前,我咨詢過不少人,父母、師兄,他們的口徑高度地一致:“你想要什么?想不通,還不如回來躺著。”
人真的很簡單,以后的目標無非是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在公司實習的5天,我發現自己在慢慢向社會妥協,因為有競爭太殘酷,逼著自己不能按自己的性子來必須那么干。但仔細想想,那么干又能得到什么呢?更多的錢、地位、名利?想到這兒,頓時覺得老板的成功學講的真是可笑至極。有錢人絕對會站著說話不腰疼:“先訂個小目標,賺他個一個億……”你信嗎?反正我不信。
在微商和自媒體上,我最終選擇了后者,5天后,我辭職了。對于那個“一生辭職不能超過7次”的魔咒,我竟然這么快就用了第一次。在大學的最后一年,每個人都還有很多次選擇的機會,但過了這個時間段便正式步入社會了。社會人,當你再想著去尋找一份穩定的工作的時候,其實機會真的少了。
辭了職,倒是感覺自己膽子其實蠻大的,因為不是妥協而是為了挑戰,這下真的無憂無慮了。在公司認識了不少厲害的同事,其中還有不少青海地區的實習生,我告訴他們明年我要去青海、去西藏,到時候約。真的有時候自己不懂自己在干什么,也許只是增加閱歷,也許會是一筆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