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很努力,但未必懂得如何努力

1

記得我以前上中學時,有一次家里買了一袋面粉,需要扛上四樓,做為全家唯一的青壯年勞力,我肯定是當仁不讓的,但是面粉上肩的那一刻,身體搖搖晃晃,感覺馬上就要倒下,最后還是我爸扛了上去,人高馬大的我當時還有點羞愧,但是我爸隨后說了一句話:“其實你也是不是沒勁,因為這種事你干的少,所以不會用勁。”

其實做什么事情都是這樣,上學時老師講學習方法,參加工作,要向前輩學習經驗,如果不講究方法,就連搬面粉這件事,對于我來說也不是那么簡單的(苦笑啊)。

我不是沒力氣,是真的沒有掌握方法。

2

曾經參加過一場徒步旅行,記得有一次和大部隊匯合時,因為當時太累了,想早點到達集合地,草草詢問了集合地點就火急火燎的趕了過去。也正是因為著急,沒有搞清楚具體位置,自己走過了集合地點都不知道,還一股勁地往前沖,本來想著早點休息的,卻因為這個錯誤多走了不少冤枉路,當時我就感嘆;有時候如果搞錯了前進的方向,每一步前進,其實都是后退。

這也讓我想起來一個短視頻:一個人逆著電梯奔跑,使足了力氣,也沒前進多少,但是當他搞清楚電梯的方向,順著電梯行走,還沒邁步就已經前進不少路了。

前進之前搞清楚方向真的是很重要的。


3

記得以前看書的時候,什么書都看,有一段時間對股票和股市特別感興趣,專門看了一本專業書籍,不過后來也沒派上什么用場,因為沒有使用或者實踐過,里面的內容也就忘得差不多了。不過看的時候可真是浪費了不少時間,后來和朋友談起這件事情,我還打趣地說:“與其看這么專業的書,還不用看一部小說呢。”其實書真的是好書,只是對我沒有用。

現在看書也開始有些許的功利化,不再只是隨著性子了,除了文學作品以外,我看書就帶有一些目的性:要么是解決當下的問題和困惑,要么是獲取自己需要的知識,而且因為有了針對性,所以成長也是很顯著的。我個人覺得,如果能讓自己成長,對自己地進步有幫助,功利一點也沒什么不好。

4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里面提到一個詞:核心競爭力。這個詞乍一聽有點蒙,但是大家有沒有這么一種感覺,身邊有些人一直努力,但是遲遲不見成果,有些人在做事情卻卻可以事半功倍,這是為什么呢?

看似很努力的人可能并沒有什么目標,或者說這種努力很“隨性”,想起來就做了,其實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有些人看似閑庭信步,其實他走出的每一步都是計劃好的,該緊的時候已經緊過去了,你看到的只是他放松的那一刻,一切其實盡在掌控。

優秀的人做一件事情都抱有目的性,圍繞這個目的所提升的個人能力其實就是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5

我有時候在寫作之余,經常會這么想,我每天占用了很多精力去做這件事情,除了單純的去分享以外自己是不是也要得到什么?

思考以后我總結了一下:

a每天看書和看文并且以文字的形式輸出,提煉出了我的總結能力快速閱讀能力,在產出時我還要不斷思考,其實思想也加深了。

b以前寫文其實真的一般,但是現在只要一寫就是一千字,雖然不長,但是挺輕松的,至少有進步,表達能力有所提高

c生活中憑空多出這么一件事情,時間就更緊湊了,逼迫自己學習了一段時間管理,把時間利用的更加高效了。

想明白這些以后,自己首先是開心的,其次,可以朝著這個目標繼續去做下去,也算是內心動力的來源。


文末總結:

1做每一件事情都有其方法和內在規律,摸清楚了就省事了。

2做事情之前搞清楚方向很重要。

3生活中針對性地功利一點也沒有什么不好。

4你在努力時思考過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嗎?

5適時的對自己的成長進行一些總結是很有好處的。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