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忽視,也是一種尊重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有些時候,裝聾作啞也是一種美德。

比如,對別人的難言之隱,對別人的小缺陷。

那次,記得是在一個燥熱的夏季。

正巧大雨如注。中午下班途中,我騎自行車,還打著傘。冒雨前行。由于視線不好,在一個丁字路口,因躲避不及,與一個冒失鬼相撞。那一刻,隨著我的情緒化的一聲驚叫,我倒在了濕漉漉的馬路上。那是一個民工樣的年輕小伙子。把我撞到后,連一聲道歉都沒有,自己翻身騎自行車跑了。就這樣,一個心懷夢想急忙回家給孩子做午飯的女子,被結結實實的摔在現實主義的大道上。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膝蓋破了,傘壞了,手包掉進雨水中。自行車的鑰匙也摔的不見了。氣憤,難過,疼痛,淚水和著雨一起流了下來。東西一件一件撿起來。把自行車扶起來。衣衫已然濕透,一顆玻璃心也被泡在雨中。

多么難堪的時候,卻正碰上一個熟人,看到了這么尷尬的一幕。

那一刻,我多么希望她沒有看見狼狽不堪的我。那一刻,我希望有個隱身衣,瞬間轉移。

有時,忽視,也是一種尊重。

我的一個朋友,是個普通的女工。

她其實挺漂亮。唯一不足的是眉間有一顆很大的黑痣,那是先天的,老媽給的。

對此她很是苦惱,從小就為此自卑的不要不要的。

劉海一直留的很長,試圖遮蓋。遮蓋心中小小的虛榮心。

最怕人看見。

別人多看一眼,她說她的心理壓力就會增大。

她多么希望那顆黑痣被忽視啊。

可是有多少人能理解這種惶恐不安或者說缺陷焦慮。

其實,尊重不光是語言與行為。

有時,人的眼神,目光也是。

即古人說的,非禮勿視。

對于身體有殘疾的朋友,不要一直盯著觀看。

對于,別人不愿訴說的故事,不要一直追問。

對于,別人處境尷尬的時刻,希望能忽視。

尊重,是一個簡單的普通的詞匯。

但是,做到的又有幾個人呢?

就讓我們從最小最小的細節,眼神開始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