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居里社
心理咨詢師經常會用到一個重要的詞——邊界。
當他人強行進入我們的邊界,且在我們不允許的情況下強行融合,這時,情緒的因子“憤怒”就會提醒我們,因為我們的邊界收到了損害。我們會有自己獨立生活的空間,大家互不干擾,相安無事。
在大馬路上,有一個公交車司機,進站時不小心擦刮了路邊行走的一名小伙子,小伙子怒氣沖天拍打著公交車車身,司機停車,小伙子沖上車,指著司機鼻子就是一頓臭罵:“你是不是眼睛瞎掉?為什么不看路邊的人,你是要碾死我嘛!”司機原本想要道歉,看著眼前的人并非善類,一時間燃起怒火,迅速地口舌之爭即將演變成拳腳相加。
心理學家托馬斯摩爾說:當人們清楚明白地表達出憤怒的情感時,它就能為一個人和一種關系作出很大貢獻。我們懼怕憤怒,因為憤怒看上去容易傷害關系,讓我們與別人疏遠。但憤怒是必需的。當憤怒被遮掩起來時,它的影響才是巨大的。
我曾經讀到一個繪本叫做《杰瑞的冷靜太空》,講述的是一個易怒的小孩是怎么樣在媽媽的引導下,在自己房間一角制作了一個獨立屬于自己的冷靜太空,他閉上眼睛,獨自呆著,慢慢地心情逐漸慢慢平靜下來。下一次,再有想要發火的時候,就可以用更加奏效的方法處理,而不是一味地發泄出來。
聰明人,可以有效地對于憤怒的情緒給予有效疏導,而不任之。
《漢書·魏相傳》:"爭恨小故,不忍憤怒者,謂之忿兵,兵忿者敗。"魯迅 《華蓋集·雜感》:"勇者憤怒,抽刃向更強者;怯者憤怒,卻抽刃向更弱者。"
武志紅老師在《感謝自己的不完美》一書中也提到:“憤怒重要的不是宣泄,而是首先要理解自己的憤怒。好的憤怒是針對的必須是導致你憤怒的那個人,憤怒的表達才會有效果。找到憤怒的源頭,不與事實較勁,便可得救。”
憤怒就像是一把刀,刀亦能切水果蔬菜,為我服務,也能不小心劃傷手指,獻血直流,而怎么樣好好利用一把刀,是我們需要去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