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是對別人多一點寬容,對自己多一點要求

1.

長久以來,婆媳關系就是容易爆發問題的重災區。在網上,你可以輕易地找到成千長百個媳婦吐槽婆婆的帖子。而在村子里,小區里,樓道里,你也能時不時聽見婆婆抱怨自家媳婦的抑揚頓挫的聲音。有一些作者寫,要是把婆婆當親媽,你就輸了。

在她們眼中,婆媳關系是什么:是兩個完全沒有血緣關系的人因為同一個人而產生了聯系。在這之前,她們完全沒有交集,你要期盼婆婆像你親媽那樣對你,那就打錯了主意。同樣地,婆婆企圖通過自己家長的權威來控制媳婦,同樣是行不通的。但是現實生活中,能夠這樣想得明白的人畢竟少之又少,大多數的人還是會對自家的婆婆產生一定的期望,就算做不到像親媽那樣,好歹也不能像陌生人那樣什么都不管不問吧。

我身邊同樣有不少抱怨婆婆的人。但是我大學時代最好的同學兼室友卻是個例外。畢業幾年,我們還是保持幾乎無話不談的狀態,但是結婚兩年多的她卻基本沒有抱怨過她的婆婆。是因為她婆婆很完美,做得很好,所以她不抱怨嗎?事實并非如此。

比如最近,她就有一個不小的煩惱。因為她老公是上門女婿(其他城市人,但是老公全家都在此打工并安居下來了),所以她生孩子,伺候月子,上班后帶孩子的重任都落在了她媽媽身上。但是她爸媽年紀已大(她有個姐姐比她大10歲),并且她爸以前出過車禍,身體不好,長年吃藥,只能勉強自理生活。如今年事更高,更是時不時地要去醫院,最近一段時間就得天天去醫院掛點滴。她媽無法兩頭兼顧,所以帶娃也成了一件生活中的難題,她甚至想到說她和老公輪流帶孩子去單位,或者請假在家帶孩子。

但是孩子才一歲,帶去單位畢竟不方便,經常為了孩子請假也容易被領導“重點關注”。我得知她婆婆在家休息,并且年紀很輕(比她爸媽小將近20歲,不過她和她老公是同齡的,因為她婆婆生孩子早),就說何不偶爾在你媽不方便的時候請你婆婆帶幾天。她頗有點無奈,說婆婆體質不太好,容易累著,最關鍵的是她也不愿帶,她不想勉強她。我驚訝:偶爾來幫個忙,帶一下還好吧。并不是要求每天帶,而且晚上你們回來也是自己帶的。白天稍微管一下你婆婆還是肯的吧?

(她婆婆跟她們住得也不遠)

她說,跟婆婆提過,但是婆婆實在不愿意。而且前幾天給孩子辦周歲酒,她們都自己搞定的,不過當天希望婆婆提前來幫個忙,電話過去的時候,婆婆也不是特別情愿,所以她不想再去麻煩婆婆。

說這個話的時候,她全程都是比較平靜地陳述一個事實,絲毫沒有對婆婆不作為不幫忙的不滿。我想起了在網上吐槽婆婆的各種帖子,這年代,婆婆有各種推諉不愿意給小夫妻幫忙的,往往都被吐槽得體無完膚。我朋友她婆婆,擱在一個心眼小的媳婦那里,早就炸了,可是我朋友在日常的相處中,從來不曾提起或者抱怨她婆婆的不作為。用她的話來說:“自己的娃還是自己想辦法好,不能老指望別人。別人肯給你帶是情分,不幫你也沒什么。說到底,自己生的娃自己就要有能力負責,無論是金錢還是時間。”所以,她家造房子,買車子,辦孩子滿月酒,周歲酒,都是自己想辦法的,沒有找兩邊的家里人要錢。

我對朋友的心態非常佩服,她的準則概括起來就是:對別人多一點寬容,對自己多一點要求。這樣你就不會因為別人的‘不好’而不開心,而是想辦法說如何讓自己想出更好的解決辦法來。所以我很少聽到她跟我抱怨別人,大多數時候都是開開心心的,就算有了問題,也是找我商量說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好。

跟她聊久了,每次我對身邊的人感到不滿時,我就會想到是不是我對別人的期望太高了?這件事能不能由我自己來解決呢?試了幾次之后,你就會發覺你本來想要抱怨的事情好像都開始站不出腳了。為什么不從你自己身上找找問題呢?我的心里老有個聲音在說。

2.

認識一個女生,自身家境還不錯,爸媽從小就比較寵愛她,于是養得性格有點自大。如今接近30的年齡,還沒有男友。她自己和身邊的親朋好友都急了,各種張羅著給她安排相親。安排了至少不下20場之后,親戚朋友都逐漸沒了話,大家都不再關心她的終身大事,就算她爸媽提起,有沒有合適的人選可以安排時,親戚也都開始找其他話題岔開了。

為什么呢?原來每次相親完她不是吐槽男生胖,就是個子矮,亦或者工資不高,學歷不好諸如此類的問題。每次相親完,介紹人打電話來問情況,她不管三七二十一劈頭蓋臉就是一頓抱怨,吐槽男生各種不好,搞得介紹人在那一頭好不尷尬。多數的相親都終結在第一次見面,偶爾她覺得還不錯有進一步交往的,她也立馬能以挑剔的眼光挑出人家各種毛病來,比如約會時不主動來接她,不夠紳士體貼;安排活動沒有完全按照她的意見來,就是不重視她。她痛心疾首地說:“這種男的怎么能要啊!以后不是給自己找苦吃嗎?”

如果不交代全部背景,你一定以為她是個標準的白富美,所以對另一半要求這么高。但是事實真相是,她本身資質并不好,學習也并不努力,所以當年連本科都沒考上,只是在工作幾年以后意識到文憑還是很重要的,所以參加了成人高考,目前在讀一個自考本科;160不到的身高體重從未下過120,因為她管不住自己貪吃的嘴巴;參加工作好幾年,每次稍有不如意就各種換工作,因為家境還不錯,所以她爸媽偶爾會利用關系幫她找一份工作,但是沒有一份工作長過一年半,也因此,工資永遠只在溫飽線徘徊;在人際關系上更是糟糕,因為她總是理所當然地向朋友索取幫助,不顧忌人家的時間,想法等等,所以基本上沒有什么人愿意跟她深交。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姑娘,永遠都有著迷之自信,對他人要求總是無限地提高,對自己總是一再地放縱。

有幾個她相親的對象聽說了她對自己的評價,氣憤不過,對介紹人說,她自己是有多優秀,對自己要求多高,就來吐槽我,這樣的女的雙標太嚴重,她以為人人都是她爹媽會無條件慣著她呀!

因為各方面的不順利,這女生老是在朋友圈吐槽抱怨,感覺生活中滿滿的負能量和不快樂。但是觀察她的生活就知道,她永遠都抱著一條相反的準則在生活:對別人期望很高,要求很嚴格,一旦達不到她心中的理想,她就會產生不良情緒;對自己的要求則無限地低,一切都是以自我為中心,自己覺著怎么舒服就怎么來絲毫不會顧及自己對他人造成的印象和影響。

這樣的人注定不幸福,因為TA永遠會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他人身上,只有他人符合并且滿足TA的期望時,TA才會得到所謂的快樂。不能掌握和控制自己快樂的人,基本都會在現實生活中狠狠碰壁。

3.

曾經在一檔情感調節類節目中,看到這樣一對情侶。女的做一份前臺的工作,比較輕松,每月大概二三千的薪資,但是她每個月都是月光,甚至負債,因為她每個月都刷信用卡購買大量衣服,化妝品等等。男的收入大概在五六千左右,勉強負擔兩人的其他開銷。

女的非常不滿,抱怨男友不上進,工資低,回到家打游戲,每個月沒有多余的錢給她買衣服和化妝品。人家男友過年過節都會給女朋友發紅包,買個名牌口紅,包包什么的,就自家男友不僅不買禮物,有時候還會忘記。

下面的嘉賓問她:那你會記得男友的生日,或者在節日里給他買禮物嗎?女的搖搖頭,說,一般不買。嘉賓繼續問她:“那你為什么不給自己的男友買呢?”女的說,我工資低,只能負擔自己的開銷。再說,男朋友給女朋友買禮物過節不是天經地義的嗎?我身邊都是男的給女的買,沒有女的給男的買的。

嘉賓老師問男的,平常女友下了班都干什么。男的回答說,就是刷刷微博,淘淘寶,看看韓劇什么的。嘉賓有老師覺得有點好笑,說:“姑娘,你可真是雙標啊。你自己工資低你怎么就不說自己不思上進呢?你自己工作幾年不也是沒有任何進步嗎?下班時間都用來刷微博,淘寶,看韓劇,超出開支的部分就要求男朋友替你承擔。男友不給你買禮物就是不重視你,你不給男友買禮物就是天經地義。你怎么對別人要求這么高,對自己要求那么低呢?”

逐漸地,在嘉賓直白而犀利的點播中,女的終于停下了喋喋不休的抱怨,開始低著頭反思自己。

我們只所以抱怨,之所以滿腹牢騷,大多數時候,其實是我們對別人抱有太高的期望,而對自己的要求太低。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對你的付出上,自己卻永遠不努力去獲取,那么大多數時候,你得到的基本會是失望。

所有的人際關系都是相互的。就像我之前在公號上看到的一篇文章一樣,作者說當她婆婆生病時,她就無法像她老公那樣很焦慮,很緊張,她頂多多去看看婆婆,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去做一點事情,但是住院期間她不會去照顧婆婆。同樣地,她也不期望自己的婆婆會把自己當親閨女一樣,什么都設想地很周到,或者會放棄自己的生活幫她帶孩子。

我想這也是一種好辦法。如果你實在無法對自己提高要求,那就不妨也同時放低對他人的期望,這樣,你就會快樂很多,不會有別人老是虧欠你的感覺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本書我今年讀了第二遍,雖說這一遍閱讀也沒有能夠達到逐字逐句的分析的程度,但是由于有了第一遍的對...
    taney閱讀 704評論 0 4
  • 自認為的優點:記筆記,不管是學習,還是聽到看到我覺得不錯的、有用的、美好的任何東西,我都會習慣紀錄下來。所以,還不...
    悅享M閱讀 346評論 0 0
  • 封之之閱讀 168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