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5三歲孩兒媽的碎碎念(2) ?感謝寶貝幫我找到自己--成為想要努力的普通人
過去三年,是我付出最多最辛苦的三年,是我迄今為止記憶最為深刻的三年,但更是我成長最快最充實的三年。這些都要感謝寶寶的到來,沒有你的到來,我就不能深刻意識到時間是多么稀缺的資源;沒有你的到來,我便不能開始認可自己,原來我也可以很“能干”,我也可以很“堅強”;沒有你的到來,我就不會意識到踏實努力地提高自己原來有多么重要。
1.生之痛
2013年7月11日下午3:45分,寶寶出生了,呱呱墜地。做了很多努力想讓你自己出來(順產),催產素也打了,可你就是不出來。無奈,我們只能“請”你出來了(剖腹產)。現在都倡導順產,諸多文章也都強調順產對娃娃有多好多重要。可是,可是,我想說,寶寶的安全是第一的,寶寶會選擇以什么方式出來。有的人提前有反應,寶寶著急要出來了,順產的條件具備了那就努力順產;我是屬于一直退后,沒有反應的那種,預產期過了12天了,各種努力都沒有反應。為了寶寶的安全,我毅然選擇剖腹產。不管順產還是剖腹產,媽媽受的痛苦一點都不少,“生”過才會懂得那種疼痛。當時我躺在病床上,還沒來得及和寶寶親密接觸,麻藥過去后傷口開始撕裂地疼,而且是慢慢地疼,像刀割肉那樣,一刀刀的撕裂,簡直疼得我想撞墻。更可怕的是,大夫還要揉肚子,促進子宮收縮,那個疼痛讓我想起了犯人被特務審問時發出痛苦的呻吟。你們以為熬過這幾天出院就好了嗎?大錯特錯,萬里長征才剛剛開始。
2.喂奶-斷奶
接下來更為重要的是寶寶的口糧問題。為了早點當合格的“奶牛”,術后沒有要止疼泵減輕疼痛,就因為護士說這個會影響下奶;為了科學喂養,寶寶睡后,我要擠時間讀育兒書,上網頁論壇和媽媽們請教;為了寶寶吃得飽,營養充足,我要嘗試催奶的辦法,想象一下大三伏天,咕咚咚喝熱湯,這真是“爽”啊,大汗淋漓。沒請什么催奶師催奶,一切DIY。掌握較正確的喂養方法,寶寶出院一周后,就完全脫離奶粉,純母乳喂養了。接下來我就開始沒白沒黑的循環,喂奶-擠奶-喂奶-擠奶……這成了我生活的中心。記得有一次擠完奶,一看嚇一跳,奶變成了紅色的。原來寶寶長大了,小牙開始搞破壞了。即使是后來開始上班,仍然堅持母乳喂養,開始了背奶之路。辦公室沒有冰箱,我自己上班要帶小冰盒,保證低溫儲藏。
喂奶媽媽的辛苦還在于“生不起病”。一生病,吃藥,肯定會影響喂奶。記得我當時濕氣太重,手指上長滿了密密麻麻的小疙瘩,先是癢癢,然后流水,之后就是裂口。天天還要洗手,裂口總也好不了。由于長期發炎,手指都有點變形了。害怕殘疾,決定去醫院。沒想到醫生一聽喂奶,看都不看,直接告我斷奶之后再說,擔不起孩子的責任。無奈,只能聽之任之。我飲食盡量保持清淡,降低體內濕氣。還好,寶寶沒有受到影響。除了幼兒急診之外,身體棒棒噠。有感冒咳嗽也基本食療,靠自身免疫力就扛過去。
這期間,還有頭疼的乳腺炎。有一次晚上高燒36.8,人像癱了一樣,渾身無力。果斷采取物理降溫,扛了一夜,好在第二天退燒了。但是還要處理掉硬塊。不然,嚴重的話,還要開刀引流,寶寶就別想喝奶了。有硬塊,更不能著急。媽媽要先平靜下來,不斷吸奶,然后忍痛讓寶寶不斷嘬奶,沒什么方法比這個更直接有效的了。關鍵要有信心,相信寶寶能解決這個問題。
喂奶成功還不算完,還要想怎么斷奶。我沒有主動給寶寶“斷奶”,而是根據寶寶需求來看。寶寶一歲半時,輔食吃得很好,對奶之外的食物有強烈的好奇心,于是白天開始給寶寶斷奶,白天主要以面條,各種粥,各種好消化的食物為主。由白天斷奶慢慢過渡到晚上斷奶,但晚上斷奶卻沒有那么容易。母乳的寶寶更容易依戀媽媽,斷夜奶需要媽媽耐心,也得“狠”點心,學會安撫寶寶,順利戒掉夜奶。不然寶寶頻繁夜醒喝奶,影響睡眠質量。
3.不要過于低估自己
以上的事情,媽媽們都經歷過,都做到了,不足為奇。但對于我來說卻格外不一樣。通過這兩件事,讓我認識到了不能過于低估自己,人的潛力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很好地激發出來。很多時候,我們不能做,不是因為我們本身做不到,而是因為別人說很難做到,我們就放棄了。別人說剖腹產對孩子不好,不好下奶。可是我就是做到了,奶水充足富裕,娃娃身體健康。因為我堅信,嘬奶是娃娃的本能,通過正確的喂養方法,每個娃娃都可以實現母乳喂養。那些抱怨沒奶的媽媽其實是自身心里和方法的問題。別人說1歲了,奶沒有營養了,不管寶寶心里需求,硬生生給寶寶斷奶,有的甚至把寶寶送走,離開媽媽一段時間。我正好相反,考慮到寶寶身心需求,慢慢斷奶,讓寶寶逐步適應,我始終陪著寶寶度過這個轉變階段。寶寶心里接受了,斷奶成功,我也不用任何方法的回奶了。寶寶不需要,我身體接受了這樣的信號,自然就不會再產奶,很神奇吧。
除了這些,為了給寶寶提供豐富營養的食物,我學會搭配各種粥類和羹類,學會了蒸饅頭,蒸豆包,蒸雞蛋糕,烤面包,烤戚風蛋糕,烤披薩,做酸奶,做蘋果派。只要寶寶愛吃的,營養的,我都學著做。每當看著寶寶吃得開心的樣子,我心里都格外美美的。(娃出去吃飯成了餐廳里一道獨特的風景,總有人夸她吃飯獨立,吃得認真,吃得專注,吃得美。其實娃的飲食習慣還要從大人身上找原因,大人要幫助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不然,孩子習慣了,再想改就難改了。)
想想這些普通,但卻讓我引以驕傲的事情,我感覺自己好像從來沒有過得這么充實過,原來我也可以做成這么多看似困難的事情。養娃讓我建立自信,不再是那個害怕恐懼的自卑者。
此外,我還意識到自我提升的重要性,要為娃娃樹立良好的榜樣。在業余時間,還開始了理財、基金、保險、讀書、寫作、時間管理和重學英語等方面的學習。每天的我充實地完成一件又一件事情,很少有時間焦慮,睡覺基本倒頭就睡,失眠這個詞離我是那么地遙遠。
現在我相信努力地掌握正確的方法,踏踏實實地專注干事情,總會解決問題,總能有所收獲的。雖然我沒有干出什么風生水起的事來,如公眾號、熱門微博、海淘,但是我的成長只是相對與我自己,有很大的轉變。我只是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女子,一個平凡的媽媽,一名忙碌的上班族,但這些都不是懶惰的借口。想要改變,一點點從當下開始;拋掉抱怨,一步步踏實干起來。凡夫俗子的我,到了不惑之年,仍然想要成為努力的普通人(啟發與彭小六的文章),成為那個更好的自己。
感謝寶貝,給媽媽帶來的歡聲笑語;
感謝寶貝,幫助媽媽建立自信;
感謝寶貝,讓媽媽找到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