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食物
1、防腐:防止食物腐敗的方法很多,方法之一,是采用低溫冷凍防腐,因為降低環境溫度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長繁殖,降低酶的活性和食品內化學反應的速度。但低溫不能殺死微生物,也不能將酶破壞,因此保藏的時間應有一定限制。
2、食用油脂或含油脂豐富的糕點,餅干、火腿、香腸等食品,在貯存過程中,因受到陽光、金屬容器以及微生物的作用,會產生一種“哈喇味”,這就是化學上所說的油脂酸敗。油脂酸敗后不僅會引起食品變味,降低食物本身的營養價值,還會對人體有害,食后會刺激消化道粘膜,使人惡心、嘔吐。
3、防霉:黃曲霉素是強致癌物質,長期攝入含黃曲霉素較多的食物,不僅會發生急慢性中毒,使肝臟纖維變性、出血、壞死,而且能誘發肝癌。預防黃曲霉素污染食品的根本措施是防霉,如果發現花生、玉米發霉,應立即揀除干凈。家庭中的植物油若被黃曲霉素污染,可將油燒沸,再加些粗鹽炸鍋,這樣即去毒95%左右。若大米發霉,認真搓洗幾遍后,在蒸飯時再稍加點堿,可使黃曲霉素大大減少?;ㄉ绻l霉不嚴重,可用水反復搓洗,再用粗鹽炒,也可使毒素減少。
一般地說,土豆發芽后就不要吃了,這是因為土豆中含有龍葵素,這是一種對人體有害的生物堿。平時土豆中龍葵素含量極微,一旦土豆發芽,芽眼、芽根變綠,潰爛地方龍葵素的含量會急劇升高,若食之,可產生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重者則導致呼吸困難、昏迷。若發芽不嚴重,可將芽眼挖干凈,并削去發綠部分,再放在冷水中浸泡1h,有毒的龍葵素便溶解在水中;烹調時,再加點醋,燒熟燴爛即可去掉毒素。
二、物品使用
2、家用餐具上常會沾染各種細菌、病毒、寄生蟲卵,因此,餐具要經常清毒。消毒前,應先將餐具洗凈,用熱水或堿除去油垢,使消毒效果更好一些。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煮沸消毒、蒸氣消毒和漂白粉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