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常識

一、食物

1、防腐:防止食物腐敗的方法很多,方法之一,是采用低溫冷凍防腐,因為降低環境溫度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長繁殖,降低酶的活性和食品內化學反應的速度。但低溫不能殺死微生物,也不能將酶破壞,因此保藏的時間應有一定限制。

2、食用油脂或含油脂豐富的糕點,餅干、火腿、香腸等食品,在貯存過程中,因受到陽光、金屬容器以及微生物的作用,會產生一種“哈喇味”,這就是化學上所說的油脂酸敗。油脂酸敗后不僅會引起食品變味,降低食物本身的營養價值,還會對人體有害,食后會刺激消化道粘膜,使人惡心、嘔吐。

3、防霉:黃曲霉素是強致癌物質,長期攝入含黃曲霉素較多的食物,不僅會發生急慢性中毒,使肝臟纖維變性、出血、壞死,而且能誘發肝癌。預防黃曲霉素污染食品的根本措施是防霉,如果發現花生、玉米發霉,應立即揀除干凈。家庭中的植物油若被黃曲霉素污染,可將油燒沸,再加些粗鹽炸鍋,這樣即去毒95%左右。若大米發霉,認真搓洗幾遍后,在蒸飯時再稍加點堿,可使黃曲霉素大大減少?;ㄉ绻l霉不嚴重,可用水反復搓洗,再用粗鹽炒,也可使毒素減少。

一般地說,土豆發芽后就不要吃了,這是因為土豆中含有龍葵素,這是一種對人體有害的生物堿。平時土豆中龍葵素含量極微,一旦土豆發芽,芽眼、芽根變綠,潰爛地方龍葵素的含量會急劇升高,若食之,可產生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重者則導致呼吸困難、昏迷。若發芽不嚴重,可將芽眼挖干凈,并削去發綠部分,再放在冷水中浸泡1h,有毒的龍葵素便溶解在水中;烹調時,再加點醋,燒熟燴爛即可去掉毒素。

二、物品使用

2、家用餐具上常會沾染各種細菌、病毒、寄生蟲卵,因此,餐具要經常清毒。消毒前,應先將餐具洗凈,用熱水或堿除去油垢,使消毒效果更好一些。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煮沸消毒、蒸氣消毒和漂白粉消毒。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最近幾年,常識判斷中有兩類考點所占的分量非常大,也就是生活常識和科普常識,一般都要占到1/4,甚至1/3。在很多文...
    西紅柿_4614閱讀 736評論 0 6
  • 第二軍醫大學教授劉維忠,教大家用最便宜的藥治常見?。?一:腹瀉(急性) 一般的用保濟丸就可以了(三毛一代),如果較...
    劉印敏閱讀 192評論 0 0
  • 生 活 常 識: 一、做菜須知 1、炒菜時,不要加冷水,冷水會使菜變老變硬不好吃,而加開水炒出來的菜又脆又嫩。 2...
    九姝閱讀 278評論 0 1
  • 卡卡讀推理 本來準備寫一篇關于毒殺詭計的文,但查閱相關資料時,卻發現了很多有趣、有用的生活“毒物”小知識。 原來,...
    卡卡讀書閱讀 1,213評論 5 39
  • 子貢說:"人雖然貧窮,卻不去巴結奉承.雖然富有,卻不傲慢自大.怎么樣?"子貢的心得很了不起.但孔子并沒有打高分,只...
    Evavaa閱讀 344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