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Hello!
這里是情感包子鋪
點擊關注,你就有一個用來傾訴的小包子啦
我最近看了一個不算笑話的笑話,他是這樣的:
家人圍著六歲的兒子問他的理想,兒子說他想當醫生。外婆說醫生好,社會地位高,奶奶說待遇也不錯,爺爺說除了工資還有其他收入呢!外公說更重要的是以后找對象方便。爸爸聽后滿意地問兒子為什么相當醫生。他說:“不是說醫生可以治病救人嗎?”
對啊,醫生的職責就是治病救人。如果每個醫生的目的是權利與地位的話,那病人怎么能放心把自己的生命交給他們呢?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我們衡量一個工作的好壞變成了金錢的多少與地位的高低。之前少年周恩來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成為人們口中的佳話。
而如今更多的人,將讀書的目的變成了掙更多的錢,過所謂的幸福生活。
到底是社會變得太多,還是我們變得太多。
那些抓住機會富起來的人,過上了好日子。而那些依舊貧窮的人,卻將希望寄予下一代人的身上,一代又一代…
是時候想想我們的初心了。我們出發的目的到底是為了什么。
圖片發自簡書App
包子希望
每個人,都能銘記自己的初心
我們不為金錢,不為利益,我們只為自己而奮斗,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