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節,你去參加婚禮了嗎?

五月的第一天,我跟高先生參加了晨哥的婚禮,結束之后隨手刷朋友圈,感覺整個朋友圈里都是喜事兒。

整個朋友圈變成了一個粉紅色的泡沫海洋,圈內的人沉浸在巨大的幸福當中,圈外的人臉上洋溢著祝福的笑容,翹首企盼著幸福。

我跟高先生兩個人作為主婚人坐在離新人最近的位置。我整個人身上的雷達都打開了,全身心地去感受著這一場婚禮,有三個細節特別打動我。


第一個細節:

晨哥是二婚,成熟男人身上的那股子魅力真的蠻吸引我這種剛工作不久的小白??傊?,當主持人請他上臺的時候,他沖著臺下微微一笑,筆挺的西裝、瓦亮的油頭配上手中火紅的玫瑰,精神煥發地走上了舞臺,那一刻真的是自帶主角光環。雖然我不自覺地像個花癡一樣地跟著眾人鼓掌喝彩,但是我要說的細節不是這個。

晨哥走上臺的時候,姨媽高興地沖他豎起了大拇指,就像我小時候上臺跳舞,我媽蹲在舞臺最前面沖著我拍手鼓掌一樣。那個時候,我很緊張,緊張到根本不能夠朝臺下看,就在這個時候媽媽的笑臉變成了沖破厚厚烏云閃耀著金邊的太陽。我的眼里再也沒有表情嚴肅的評委和臺下嬉笑私語的觀眾,只有那太陽般溫暖的微笑。我也不由自主地笑了,然后肢體就這么被打開了,渾身放松起來,能夠跟著音樂一起律動了。那個場景至今已經過去了20年,每次回想起來眉間眼里都是陽光的味道。

電影《嫌疑人x的獻身》里面有個鏡頭我很有共鳴感。陷入絕望、準備自殺的男主被一陣急促的敲門聲驚醒,顫顫巍巍地走到門口,剛打開一條縫兒,就被女主和她的女兒天使般的容貌和笑容震撼到了。從她們的身后射出一道強光,讓男主睜不開眼,讓男主感到自卑與渺小,更驅散了男主心中的陰霾,讓他看到了生活的美好,重拾了對生活的追求。

年幼的我當然不會有這么深的絕望,但是母親對我及時的鼓勵極大地安慰了幼小的心靈,緩解了我的緊張與害怕。這股力量大致是相同的。

我忽然覺得很感動,不管隔了多少年,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情感永遠都不會變。在父母眼里,不管你取得多大的成就,是否已經人到中年,你永遠都只是個孩子。你表現得出色,父母就會為你感到高興與自豪,會給你獎勵。小的時候,獎勵可能是一朵小紅花,可能是一個吻,可能是一包番茄味的薯條。長大了,獎勵變成了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個豎起的大拇指,不變的是兩代人之間那最最淳樸的情感。這種表達就像一條最柔軟的絲帶飄揚在我們共同成長的那棵大樹上,伴著我長大,伴著你老去。


第二個細節:

主持人讓兩家人在舞臺上互動的時候,阿姨(高先生的母親)特別專注地盯著舞臺上的一舉一動。她的雙手在胸前抱成拳,兩只眼睛發出極其璀璨光芒,那種欣喜若狂的神態就像少女看到了闊別已久的戀人。

阿姨的黑眼圈特別重,眼袋也很明顯,但是那一刻眼底的光就像是一雙不再年輕的手掬起了山間的一捧清泉,流動著、鮮活著、璀璨著。在那雙眼睛里我看到了一個母親對孩子的期盼。我忽然鼻子有點酸,心里有塊地方隱隱地疼。


第三個細節:

在那種轉動式的餐桌上,如果酒杯擺放的位置不對的話經常會被碰倒,杯中的液體就會灑出來,濺到衣服上,潑到手機上。那個晚上,在外面那一桌(主婚桌)這樣的事情發生了兩次。第一次的時候,桌旁一對剛結婚不久的一對夫妻自顧自地擦拭著各自的衣服,動作不緊不慢。第二次的時候,當天晚上結婚的那一對新人則是手忙腳亂地幫對方擦拭污漬,神情緊張,眉頭微鎖,手機被整個泡在飲料中也沒人覺察到。

細節是最能反映一段感情的。一個人愛不愛你,體現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就像是一個人的素質修養一樣,無法被假裝,也不需要被提醒。



我是四寶,立志做用心感悟生活、記錄生活的細節控,我的專題“生活感悟”,歡迎關注與投稿!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