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8日,我從原來的一家公司離職,準備重拾自己的愛好,專門寫作。
2014年3月,我注冊了簡書。那時簡書才剛起步。寫一篇文章,投個專題,輕松通過,很快,不出幾天,最差的都有幾百點擊率,文字選題稍好點的,都有幾千,甚至幾萬的點擊率。但我最多最多也就一次超過萬,就是那篇《我喜歡你?——潮汕話怎么講》,前前后后加起來獲得4萬多點擊率。這算是最多的一次,也是唯一的一篇。其余大多2,3位數。可見,就算處于簡書人口紅利階段,我也只是一個三位數點擊量的作者,文筆及才華是相當差的級別。
現在,簡書涌現了成千上萬的讀者跟寫作者,期間也出現了各種題材的佼佼者,有些甚至出了自己的書開起了自己的課。這些,都是我這樣一個平凡如螻蟻的寫作者所羨慕跟嫉妒的。當然,說嫉妒也只是說說。嫉妒又怎樣。還不得從自身出發。自己身上有幾兩力幾根毛,自己還不清楚。除了努力提升自己,別無他法。羨慕嫉妒恨,只是浪費時間跟情緒。
為什么說這些呢?是因為沒過多久,我就放棄了寫作,也從簡書消失不見。原因可能也很清楚。沒得到自己想要的,沒證明自己是厲害的,只好灰頭土臉走人。從這里又可以看出,我不是一個很堅持自我的人。一受到打擊,一面對困難,我就萎了,不干了。
但現在我又蠢蠢欲動,還真的蠢蠢動了一把。就是我離職了。我又重新下載簡書,闊別兩年,我又重新想在這個地方證明自己,想通過文字讓自己收益,試圖看看能不能養活自己,乃至成名立望。我每天都寫,往各個關注量大的專題投稿。但事實上,我還是敗得沒臉見人,更沒臉見爸媽。雖然我爸媽不知道我辭職是為這個。這也是我剛剛要介紹早期簡書的一個理由。就是現在的專題編輯都已經趨于專業化,更多的也是厲害的人越來越多,所以審稿不會像一開始的那么容易通過。所以,我的點擊量還是上不去。甚至比一開始還更慘不忍睹,直接最慘降到個位數的都有。甚至我懷疑個位數的都是我自個兒刷上去的。運氣好點不要臉點耐力大點,我自己也能刷個2位數。然后看著2位數的點擊量自娛自樂。
我還不甘心。開通了個人公眾號,注冊了豆瓣閱讀寫作。當然,沒出一點意外,那兩個陣地現在也慘不忍睹。微信公眾號,至今都過去大半年,粉絲還是停留在55個,不多不少,一直堅持在55這個數字。昨天我一看,終于,變了,變成50個,直接給我掉了5個。我懷疑那5個人可能是之前微信被人盜了,現在找回來,發現咦我怎么關注了這樣的一個號,什么時候我腦袋秀逗了,卡擦直接取關。豆瓣寫作就更不想說了。高高興興好不容易通過了一本五萬多字的中篇小說《尋青記》,也上架了,特價1.99,一罐鹽汽水的價格都不到。結果三個月過去了,愣是沒賣出一本。唯一的那545點擊率,除去一大半是我每天都會去登錄看有沒人看自己造成的點擊外,剩下的那250還是上架第一個月因免費獲得的點擊量。所以,一個字,慘慘慘!我知道,要是換成你們。可能早跳海去了。但因我自小海邊長大,早已學會了如何在海里游泳。所以再慘,我也得和著血吞下去。
說這些,沒別的,就是想說,千萬別像我這么魯莽,這么沖動,明知自身才華不夠,撐不起理想,更踩不穩現實,只知道自由職業自由職業,殊不知,自由是自由了,"自由"后頭還有"職業"兩個字,它同樣是一份職業,是職業就需要基本的職能跟專業。其實說回來,很多自由職業者,表面上是時間的自由,其實更多壓根不自由,他們往往沒有周末,也沒有白天黑夜,即便如此還不一定過得成功,你看現在很多運營公眾號的自媒體,有多少人是獲得了理想的收益,但更多的還在默默堅守,有些已經在堅守中黯然離去。所以,沒你想的那么簡單,沒你想的那么光彩。
現在距離我離職已經整整過去了三個月,雖然我的寫作我的文筆還是一塌糊涂,但人生真的需要點自我鼓勵,不然真活不下去,所以,就算我當不了一名真正能養活自己的自由職業者,起碼咱不能放棄夢想。也希望能給我面子看到這里的讀者們,除了保證自己的衣食住行外,也能夠重拾曾經那些被你不小心或無奈丟掉的夢想,堅持下去,萬一哪天真的被我們踩狗屎運實現了呢。你說是不是?
老板喊我了,我得洗碗筷去了,不然怎么撐過今晚這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