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繪制系列:原型設計前的準備工作

記得老大交給我第一個任務的時候,我特別興奮的打開Axure,然后畫了好久好久,什么都沒有憋出來,以為自己能力很強,能夠把一句話的需求,分分鐘轉換為一紙原型圖。每次回顧上一次的工作時,都會在想,正確的且適合自己的原型設計方法應該是什么樣子的呢,每次都有一些改進,但是沒有進行完整的總結,只因為我比較懶,現在就總結一下啦~

原型設計前,我們到底應該要準備哪一些工作呢?

假如現在老大拋一個需求給你,那你該怎么辦?

首先,該需求是屬于已有產品的,還是需要設計一個新的產品呢?

其次,需求對應的業務流程又是什么樣子的、使用的用戶群體有哪一些

然后,提供線上處理的話,需要支持哪一些功能、包括的信息有哪一些

最后,繪制一份線框圖,線框圖看起來麻煩的話,可以加上功能流程圖,拿給相關人員進行驗證咯~

之前看過很多大神的分析,真的只是看過,等到自己實戰的時候,才發現:白看了那么多干貨,別人的經驗總結是別人的經驗總結,和我有什么關系,我也只能感嘆一聲“噢~好強大、就是這樣子的喲~”所以說,看再多的干貨都是無用的,需要自己去實踐,在實踐中檢驗別人的真理!

假定需求明確的前提條件下,比較全面的原型設計工作包括:

第一,業務&規則

1.梳理涉及到業務相關的人、事、物(和當前項目有利益關系的)

2.用例圖

說明:前兩點主要是為了讓我們理清業務的涉及對象,產品功能的業務范圍。

3.規則設計:產品的使用范圍、產品設計的主要的目的,在規劃產品功能的時候,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第二,功能&信息

1.梳理產品結構圖(功能結構圖):該產品需要包括哪一些功能,也可以很方便的定義各個功能的優先級。

2.梳理信息結構圖:了解產品需要哪一些基礎數據,類似于表設計,只是說明有哪一些數據而已。

第三,頁面&流程

1.梳理業務流程圖(由于需涉及到相關角色較多,會使用泳道圖):繪制完成第二點的內容后,需要再結合用戶的實際操作,根據當前系統能夠提供的功能,來繪制出業務流程圖。如發現哪一環節走不通,返回第二步,修改產品功能,繼續完善業務流程圖。

2.繪制線框圖:找類似的競品,繪制出每個功能對應的原型界面,繪制的時候,也看看信息結構圖,以免設計原型的時候,遺漏重要數據。

3.功能流程圖(對原型進行一個流程說明,針對產品功能來梳理功能之間的關系):這一步也可以不做,關鍵看成員需求和產品的體系,為了保證頁面的完整性,一般情況下,有時間就把原型對應的功能流程圖繪制出來,這樣子可以保證自己在繪制原型的過程中,不會遺漏某一個彈窗、次要頁面等。

那么,展開來說就是:

一、業務分析

第一點,找出利益相關的事物

分為三大類:

用戶,最常見的參與者

系統,和本系統有交互的系統(硬件、軟件)

運行的進程,比如說時間,時間有時候會觸發某一些進程

//產出物:用戶場景分析//

第二點:理清產品規則(原則)

該產品主要的使用范圍、用戶范圍、設計的主要目的

在產品開發的過程中、使用的過程中,會產生各種需求或者由于項目的進度,需要改變某些功能的優先級,那么拿出產品的規則說明來定義功能的優先級、需求

//產出物:產品規則說明//

第三點,繪制用例圖

//產出物:用例圖//

二、產品結構圖(功能結構圖)和信息結構圖

第一點:先產品結構圖

產品結構圖,指產品功能結構圖,就是說這個產品的所有功能模塊結構圖。比如微信分四個大模塊:消息、通訊錄、發現、我的,依次每個模塊里面還有對應的功能。

目的:是為了梳理需求,防止出現缺頁面,缺模塊的現象,以鳥瞰的方式對整個產品的頁面結構形成一個直觀的認識;

產品結構圖通常出現在我們產品的創意階段,就是原型圖出來之前。在這個階段,其實我們對具體頁面的元素,還是沒有太清晰的概念的,我們可以先通過業務流程的來繪制出一份比較粗的功能結構圖出來,繪制完成后,再去想當前的功能需要哪一些數據,當前的功能會產生哪一些數據,產品的數據需要從哪里去獲取(比如說,相關軟件提供、需要自己設計一個后臺管理系統等),把這些數據羅列出來,繪制成信息結構圖。

然后提供信息結構圖,去完善功能結構圖。

等我們的產品慢慢成型,每個頁面的細節也出來的時候,我們也要同步更新功能結構圖,這時候圖中的一個節點變得更加細,可能代表功能一個模塊,一個彈層,一個承載了功能的元素,用來告訴我們每個頁面的功能,以及頁面之間的跳轉。

功能結構圖可以通過備注去說明每個功能的優先級、技術實現、項目時間等因素

//產出物:功能結構圖//

第二點:信息結構圖

信息結構圖:指脫離實際頁面,將產品所有的數據抽象出來,組合分類的圖表。比如:微信的用戶資料包括:昵稱、頭像、微信號、二維碼、地址、性別等。再比如:微信在朋友圈中,發布信息包括:文字、圖片或小視頻、時間等。

說明:

內容主要是產品需要展示的信息元素

作為開發建立數據庫的參考依據,產品涉及到的數據均羅列出來,不會做到設計表結構的時候那么詳細。

如果產品涉及到的信息比較多,可以分開列舉,有一些信息之間會存在關聯的關系。

//產出物:信息結構圖//

三、業務流程圖

主要是業務流程圖,模擬實際的使用過程中,用戶的操作流程,即:

角色:部門、崗位或人

活動:做了什么事情

次序:做這些事情的次序如何

規則:什么情況下到什么事情

注意:不能用一張圖去說明整個業務,需要分清主次,把主要的業務節點抽出來,子流程單獨進行繪制。

參考已有的功能結構圖和用例圖去繪制產品的業務流程圖,通過分析實際的業務,來完善功能結構圖,并完成業務流程圖。

//產出物:業務流程圖//

四、線框圖

建議:

采用Axure灰度圖

繪制之前使用自己的原型設計規范,這樣子設計出來的頁面會美觀,同時會節約設計的時間

競品的界面分析(這個其實在業務分析的時候就可以完成這一步),“抄”優點,學會識別“缺點”,有時間整理一系列的模板原型出來,或者是完善屬于自己的元件庫!

通過前面的功能結構圖、信息結構圖、業務流程圖,對原型頁面進行查漏補缺

頁面命名規范,不要隨便取名稱

進行版本管理、修改記錄

//產出物:產品原型設計稿//

總結:

大體流程是這樣子說,其實在真正的工作中,有一些工作是可以省掉的,但是習慣一定要要成,一定要學會如何去分析一個需求,把它轉為一個功能、一個流程、,快速的設計出完整且優秀的原型頁面。前期工作做好了,在比較大型的項目中或者是版本迭代的時候,真的是百利無一害,加油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