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書名可得滿分,作者的文字功底也確實有兩下子,開篇鋪得味道十足,讓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雖然這北涼王府的世子大院布置竟然跟探春的居所差不多(看來探春真是古代一流室內設計師,被各種小說借鑒)。對徐家二子的介紹更讓人感覺這一定是鴻篇巨作,特別是徐鳳年,紈绔子弟形象躍然紙上。徐鳳年日天日地不成器,敢把老爹當猴刷,唯獨對弟弟愛撫備至。徐龍象天賦神力卻癡癡傻傻,六親不認,只對哥哥十分依賴。寥寥數(shù)頁已經有兩個疑似耽美大戲了,簡直讓人心癢后面的發(fā)展。
不料,作者就慢悠慢悠地聊開了,仿佛受過高等教育的北京的哥,繪聲繪色地給客人講各種軼事,對男主徐鳳年的種種疑似劣行劣跡講述得十分詳細,盡管徐鳳年主角架勢十足,可是干的這些事吧,怎么都像個欲揚先抑的開頭。可是抑來抑去,光見抑不見揚,再看作者口吻,講著講著,透出幾分得意,一副“大爺我干過某某事倍兒有面子”的樣子。我就對自己的思路產生了疑惑。疑惑著疑惑著,情節(jié)真的展開了,出乎我意料的是題材,竟然不是純武俠,什么神怪權謀一應俱全,攤子越鋪越大。再看的哥、哦不、作者,講起故事來似乎沒了那副得意洋洋的神氣,卻像要急促地讓你信服他講的高官軼事都是真的。故事里的人物們有了各種遭遇,心性也產生了相應的變化,再看作者的語氣和人物的舉止,總覺得故事、人物和心理幾個要素合不到一塊去,人物依舊還沒有揚起來。
故事還沒有看完,但愿看完以后會提升我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