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想法、感覺、行動、結果
為什么我總是賺不到錢,為什么我總是沒有錢(這是結果)
從外部尋找原因(大部分人的思考方向:沒有一位有錢的爹,家庭環境不好,學歷不行,老板太摳,這個行業不行....)而不是從自身尋找原因 (能力,觀念,勤奮)
面對問題,真實的回答自己!所有問題的本源都是在自己身上。
金錢觀3個維度:賺錢觀、用錢觀、存錢觀
我有什么樣的用錢觀念?
可能受家庭影響:錢得省著花(背后的限制性信念)默認錢是有限的,默認能力是有限的,默認能力賺回來的錢是有限的!
用錢可以放松心情,不用錢就心情不好,所以就覺得賺錢是不輕松的,是辛苦的,于是覺得只有辛苦的,不輕松的方式才能賺錢。
大部分人用錢的方面:衣食住行
食:需要吃大餐放松,默認賺錢是辛苦的,平常你是不快樂的, 你需要用錢才能快樂!
如果平常你就是很享受的狀態,你就不會有享受和不享受的狀態!就根本不需要吃大餐才能放松。(限制性信念)
時常審視自己語言和大腦中背后的限制性信念!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一餐壽司價格真的不便宜,但是如果能接觸,并且感受小野二郎的靈魂,以及背后的信念,這一餐是值得的,換個角度,如果自己也想像他一樣,從物理上接近目標,可以讓自己感受到真實,不失為一種收獲)
今天我用了多少錢,昨天我用了多少錢,上周我用了多少錢,上個月我用了多少錢
我主要用在了哪些方面?到底買了什么??
了解自己的現狀,導致自己現狀的原因!
用錢的行為都是自己頭腦的信念導致的...
把花出去的每一分錢當成投資,如果用錢只是用錢,一切都是流水!(注意力,時間也一樣)
如果用錢是一種投資,就是一種積累,一種厚度!
“投資思維”3要素: 風險(避險) 回報(相對值) 再投資
投資不是行為,是一種思維 ,有什么風險,有什么回報?
限制性信念:超出自身的認知標準,就會覺得不可能!
他是怎么做到的? 我怎么能做到?不做判斷...深入研究...技能類的...通過方法習得的...他能做到我也能做到
1、他投資...我也投資...
2、看不懂我也投資...
3、根據自己的情況投資
設置止損點
大多數人會花大部分時間貨比三家,都把注意力放在雞毛蒜皮的事情上,而不是投資到重要的事情上!(如何讓自己成長,如何優化自己的能力)
足夠的客觀知識,經驗
發展階段:投資自己是最劃算的 (時間、金錢、注意力)
最大的本金:為數不多的錢,大量的時間
提問+思考,才能提出有深度的問題!
每一天,我愿意花多少錢在自己身上?(風險,回報)頭腦、健康、個人形象
想法要能夠落地,才是有用的!
珍惜和投入程度和心疼指數相關!
如何用時間、空間、勤奮,把效果最大化!
存錢觀:
說法:我一個月能賺多少錢?我一年能賺多少錢?
收入?現金流?存款?資產?
存過錢嗎?存過的存款最后花哪里去了?
存款是用不掉的,用掉的是余額
主觀能動性的問題,存款是主動存的,余額是用剩下的!
存款用掉,還是存款投資?
支付寶:存款寶?余額寶?
比起怎么樣才能有存款?更重要的是為什么要存款?
1、為什么要存錢?為什么存不下錢?
存錢3階段:
1、保障、應急 (固定不動資產)
2、存錢去發展
3、自然累積?
賺錢太慢,不是賺的太少。(賺錢速度,用錢速度)
存款就是成績單,就是自我管理的結果!
錢是用價值來換的,能幫助多少人就能賺多少錢。
用掉的不僅是錢,更可能是機會!
存下的不僅是錢,還是幸福!
有積累的人生才會幸福!
為什么沒有錢?對金錢沒有概念!腦海中都沒有的東西,現實里怎么會有呢?
沒有天天想錢,誰會天天想錢呢?老板!
自證語言,相信的力量,天天想的事情會成為現實!
內在的豐盛,才能帶來外在的富足!
思維 ,觀念,潛意識,限制性信念,
見更多的人,去經歷!
用完再賺,賺完再用
金錢 ?時間 空間?
限制性信念:即看不到更多的可能性,看不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