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手機昨天摔壞了,如果錄音有什么雜音,大家將就一下,我會盡量在三天內搞定iphone7.
昨天,以“開放、智能、信任”為主題的京東物流品牌戰略發布會在北京舉行,會上,京東推出了“京東物流”全新的品牌標識,并正式宣布京東物流將以品牌化運營的方式全面對社會開放。京東物流將針對不同行業的供應鏈特性和差異,在倉配一體的物流服務中,提供不同的解決方案。此外,京東還為客戶提供快遞和物流云系統服務。社會化協同又添新力量。
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商城物流規劃發展部負責人傅兵表示,通過對合作商家采用京東物流倉配一體化服務后的調查后發現:采用京東物流之后,合作商家的庫存周轉天數平均縮短8天,發貨時效平均縮短2天,銷售額平均提升 87%,客戶滿意度平均提升113%。在剛剛過去的雙11,京東物流在雙11當天的訂單72小時內的妥投率已經超過了82%。
最近看到兩個新聞,忍不住想說說自己的想法。一則是樂視被曝拖欠供應商巨額欠款,網傳供應商之一的順豐甚至停止了對樂視所有產品的派送;另一則是樂視占股70%的易到用車拖欠客服供應商兩百多萬的欠款。欠款背后是供應鏈關系的惡化和供應鏈管理的疏漏。
市場中沒有絕對的甲方和乙方,每個公司都有供應商,每個客戶也有要服務的對象,所以我們經常說供應鏈是從供應商的供應商到客戶的客戶。然而,身兼客戶和供應商兩種角色的企業,對待各自供應商的態度卻是大相徑庭的。
有時候我會聽到一些企業家朋友的抱怨,說公司的利潤已經被擠沒了,客戶還在拼命的壓價,這體現的是供應鏈的一種關系,上級供應鏈拼命擠壓下級供應鏈的利潤空間,以此來降本增效。其實可擠壓的空間并不大,即便你的供應商一分錢不賺,大概也只能壓縮10%左右的成本,治標不治本;
其實在北美的過去幾十年里,有很多鏈主企業幫助供應商實施行業的精益生產。比如電子行業的摩托羅拉、航空航天業的羅克韋爾·柯林斯都有系統的供應商開發計劃,幫助供應商提高生產和管理水平,最終實現供應鏈的集成。這種方式降本增效的成果比單純擠壓供應商的利潤要好的多;
在生產和管理上不能給供應商提供幫助的前提下,還有很多方式可以嘗試。比如Vivo,Vivo和供應商的關系不是簡單的買賣關系,而是合作伙伴的關系。Vivo會配合供應商,在每年十一月份供應商決定次年投資之前把全年的需求量計劃以正負10%的浮動提供給供應商,合理的相對準確的需求預測減輕了供應商的壓力。和供應商的結款,如果條件是30天月結,Vivo的付款一定不會超過第45天。如果供應商的資金鏈緊張,Vivo還會提前付款。通過和供應鏈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分享合理利潤空間,供應商能更好進行機器等方面的投資、提升效率、控制成本,供應商也愿意及時的把更好的技術給到Vivo,使得Vivo不僅在成本上具備一定的優勢,也避免了像小米一樣CEO親自壓陣供應鏈的窘況。
企業的成本和利潤,很大一部分源于企業和供應商關系的定位以及協作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