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創業者都是天生的將才,如何帶領下屬打好每一場戰役是所有創業者必需具備的能力,那么在常態下的資本寒冬,創業者又該如何備糧?注意什么呢?
想要寒冬前備好“糧”,首先要自我診斷下,了解自身情況,合理判斷;其次,了解那些投資者在平常的投資中關注的重心,以及這些投資人是對你未來創業規劃的影響。這些干好了,你的“糧”才會滾滾而來!
案例1:對公司定位不準,要錢多,投資公司不買賬!
融資融到手軟、燒錢燒到手抽筋的滴滴也曾因為細節不到位,造成資金鏈斷裂,差點Game Over!
2012年5月,程維在沒有創業經驗的情況下,僅僅做出了一個演示和勉強上線的產品, 就去找融資,要融500萬美金。
幾乎所有主流的VC都找遍了,但都沒有結果。滴滴后期復盤時認為:“這不能怪投資人沒眼光,主要是創業團隊融資經驗不足,要的價格跟公司階段不匹配。”
之后,盡管程維絞盡腦汁壓縮成本,還是花完了所有資金,滴滴差點都撐不住了。
其天使投資人王剛趕緊又借了公司幾十萬注資滴滴,直到幾個月后,遇到金沙江創投合伙人朱嘯虎,這才安全完成A輪融資。面對投資人,要錢要的太多是“坑”,但是要錢要的少了呢?
除非你遇到好的投資人
案例2:徐欣慧更看重京東未來,為京東第一仗備足了“糧”
2007年3月27日,今日資本為京東提供了A輪融資,合計1000萬美金。
劉強東初和徐新第一次會面時,劉強東連VC兩個字母代表什么都不清楚,他要250萬美金,稱自己想做“中國第一、世界前五”的零售商,徐新回應道:“你只融250萬美金,那我就不投;但是你要1000萬美金,我就投。”
如果不是當年徐新慧眼識英雄,為京東注入大筆資金,京東絕不會再短短9年間交易額上升5000倍,成為今天的京東!也讓自己賺的金盆滿缽。
要知道融資也是個技術活,要想融資融的好,先要了解投資人
投資人通常不太“跟風”,而是把精力放在尋找長期機會上。其所代表的機構重要的成功因素之一,是對行業趨勢有獨特的前瞻性判斷。他們多強調“看穩了再下手”,前期準備充分,項目跟進就會非常迅速。
每位投資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看項目的方式方法
有些看重創業團隊、創始人的能力
有些更看重產品本身,以及市場前景
有些憑借喜好,哪個賺錢投哪個
有些更偏愛環保節能,不看重盈利
如何更近距離了解各行業的投資人呢?
投資策略:看人還是看事
投后管理:做舵手還是副駕
投后風格:要速度還是要命中率
投資賽道,賽手,以及投資生態
了解投資人的投資策略,會為獲投帶來更大的機遇與成功,要知道在實力相當的情況下,細節能改變很多,本書就為您帶來這些不可缺少的細節,在品味他人投資故事的時候探索更多細節化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