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為什么要寫作?這是我最近一直在反復思考的一件事。
受到周圍圈子里和自身生活的壓力影響,寫作這件事在我的心里好像慢慢變得功利了起來。
連載群的文子和我說:不想出版書籍的作家不是好作家。
一個在業內以文字為生的朋友和我說:如果文字不能給我帶來任何物質上的回饋,我不會執筆。
寫作這件小事,竟然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了或許可以足夠改變我們人生的一件大事。
盡管看起來虛無縹緲,難以捕捉,然而我們依然一心向往,趨之若鶩。
在現今這個寫作平臺爆棚,寫手爆增的信息化、碎片化而又如此快餐化的時代里,這并不是一件壞事,必竟在實現自我夢想的同時可以創造出可以養活自我的價值,實在是一件讓人欣喜若狂的事。
只是,那當初的夢想呢?有沒有在寫作的路上被赤裸裸的現實踩在腳下徹底變了模樣?
昨晚父母在客廳里看節目《朗讀者》時,我偶然路過時瞥了一眼。
這期節目請的是童話大王鄭淵潔,這個以一已之力堅持童話期刊很多年的大叔,似乎是一個可以借鑒與學習的榜樣。
突然想了很多年前還在學校里念書時簡單的小時光,報書法、學插花、寫故事、播廣播……盡情做著一切愉悅自己而讓今天的我看起來有些犯傻的事。
接著就會陷入短暫的迷茫與慌亂。然后在無數個失眠的夜里,問自己:到底是時代變了?還是我自己改變了?
然后,會突然發現這個世界上好像有很多人活得越來越糾結與忙碌,如同現在你看到的我。不停地周旋于現實與理想之間,做著無謂的掙扎與拉扯。
畢竟,理想一直很豐富,而現實一直很骨感。
所以,到底應該怎么看待寫作這件小事呢?寫到這里的時候,真心覺得應該和大家聊聊我在簡書上遇見的這些人,這些我在簡書中遇到的雖素未謀面,但卻始終堅持自己的那些可愛的朋友們。
第一位,堅韌而平和的一鳴
把一鳴放在第一位,真的不是因為他長得帥,也不是因為他是簡書連載的主編。而是因為他的心境很平和,待人友善與對理想的堅守。
記得剛來簡書的時,無意間看到過他寫的一篇關于自己是如何成長為現在這翻模樣的個人小自傳。
里面細數了他在寫作上經歷的坎坷以及與你我現在一樣的不為人知暗淡無光的灰色軌跡,那時的他倔強、失望、隱忍、甚至還有些抑郁……他說,是書籍和對文字的理想讓他一路堅持走到了今天。那種感覺像是破土前沖出黑暗的一粒種子,終究在那種不服輸的精神里照見了陽光。
或許正是因為這段寫作經歷,讓他最終釋懷了很多也變得包容了很多。
于是,在他現在的文章的字里行間里,我看到更多的真摯與友善,還有一份難得的溫暖與鼓勵。
他一直在身體力行的告訴我一件事,那就是:上百萬字的書寫,光是這份堅持,就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成就的事情。
第二位,左手佛門,右手紅塵的無戒
神龍見首不見尾的美女。一如她寫在自己作者簡介上那段話般讓人想入非非——我是左手佛門,右手紅塵的無戒。
或許是因為無戒曾有一段時間悉心鉆修過佛學,所以,看她的文時,你總會覺得莫名的平靜。她雖然念舊、重感情,和你我一樣活在這個另人時而沮喪、時而歡樂、時而痛苦又時而充滿希望的紅塵里,執念的不愿意就此放手。但與此同時,她又能很好的避過這些生活中聚散相離、無常起伏的人生波浪。
她說:生活就是如此,總有人來,有人走。生老病死,是每一個人都要經歷的路。所以覺得活著真的是一種勇氣。
然后,她把這種對人生的感悟融入她的文章,把寫作當成了人生修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持一顆平淡的心,坦然面對生活,感恩那些遇見的至今還守在身邊的人。
這才是無戒最終要告訴我的事情。
第三位, 簡單快樂的薔薇下的陽光
誠然,每一個作者的性格,都可以在他的文中窺見二三模樣。
2016年3月份初識簡書的薔薇,在年底的時候成功的進階成了簡書的簽約作者。而這一切的發生,我一直默默地躲在一旁,悄然見證著。
與薔薇最開始相識,是源于她寫的一篇關于如何使用簡書編輯器書寫文章的小文,也是我注冊簡書后,看到的第一篇文。
文章寫的細致而有實際的指導操作性,對于一個初剛到簡書的小透明的我來說,無疑是莫大的福音。
后來,又在機緣巧合下進入了她管理的專題接龍客棧。
在客棧里,薔薇一直是一個在寫作上無比勤奮的人。她幾乎每天都有更文,有時一天還不只更一篇。她管理言情專題、擔任審稿人、積極參加簡書的各種征文活動。如果你認為這些還不夠說明她勤奮的話,那么我要告訴你,她同時還是一個幼兒園的老師,是小天使們心目中的天使,善良顧家的妻子。
簡單、快樂、積極而又陽光。一如薔薇對于寫作的追求,簡單而不強求。
她說:那些被文字記錄下來的經歷,就是今生最美的回憶。
不管你信不信,對于一個女人來說,兼職寫作,永遠比專職寫作要難得多。
但是,薔薇卻做到了,而且做得開心、美好。
第四位 有點“痞”的梅珈瑞
因為一篇文就喜歡上了一個人,現實嗎?
現實。
或許是因為他的文章無意中體現的三觀與我對世界的看法有神一般的契合,或許是因為他的文從來都是簡練、風趣而不拖沓。從偶然間看到他文章的第一眼,我就毫不猶豫的點擊了關注。
在他的筆下,你會看到形形色色的各種人,搓澡的、偷東西的、吸毒的、陪酒的……等等,他們性格直爽,往往對一些事情直言不諱。讀他的文時,你往往會看到鮮活的人物躍然紙上,好像他們不是只活在他的文里,而是就在你的生活中。
這大概也是梅珈瑞對這個世界的認識,不管外界如何,我自在這里巋然不動,始終堅持我的看法與立場,絕不人云亦云。
他把簡書比做是一座城,這座城市沒有城主,是一個微縮的世界。你想站在世界的前沿,那么就該努力修煉自己的人格魅力,就該努力的融入圈子里。
所以,每回讀完他的文時,我總會在心里暗暗驚嘆,這應該才是寫作,這應該才是江湖。
那么,我到底是為什么要寫作呢?
每當我在夜晚失眠的時候,我都會默默地問自己。
而每當我困惑或者找不到答案的時候,我都會打開簡書,靜靜地看看這些朋友們的文章。
或許,在我心中也會希望有一天也能像簡書上這些可愛的朋友那樣,在自己的人生中肆意的書寫,然后坦然地微笑著,盡情地閃著光吧。
僅以此文獻給那些與我一樣在寫作上默默堅守的朋友們,以此共勉。
Ps: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簡書里,像他們這樣有風格、有故事的、對我有影響的作者還有很多。或許,哪天有時間在隨便請上來幾位與大家念叨一下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