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然:
? ? ?你好,這是我在2017年1月8日寫下的一段文字。當時北京剛剛經歷完冬季最長的一次嚴重霧霾。剛穿過重重迷霧,心情很復雜:
“北京今天見藍天了!
十多天霧霾下陰郁生存,有一種想長舒一口氣的感覺。
這幾天來,最多說的就是霧霾,最逼近腦海的念頭就是離開。
這一次霧霾,想走的人變多了。
我打車去南邊,一出門世界灰蒙蒙的。我還在嘀咕:這么大霧霾,會不會不好打車?結果等我坐上飛馳的出租車溶入上班車流的時候,我才發現一切如常,霧霾并沒有阻擋什么。
整個四環霧蒙蒙的,看不太遠。車飛馳的速度卻很快,連速度都未曾受霧霾的影響。越往南城霧霾越大。我有一種冒著生命危險穿過重重迷霧奔赴目標的感覺。
我記得住在南苑的同事說某個周末:早上出門發現霧霾大的能見度不足五十米,后來一路向北開車到了昌平,發現沒那么大的霧。看來霧霾生存下,住在北邊的人能活的久點。
我們開過霧霾很多玩笑,比如:
要挺住,風已經到張家口啦!
出租司機主動提起:你打算離開北京嗎?
我說以前沒想過,這次有點疑惑了。
12月這次我生病了,咳嗽,上醫院,吃頭孢,還沒見輕,緊接著第二次霧霾又來了,我只好到深圳躲了一次。
他說:好多乘客跟我說要離開了。就你住的那個小區,好多人都說要離開。有一個已經把房子賣了,準備去南方。
哦,霧霾驅趕法。北京不是一直在攆人嗎?原來這個方法奏效了。
他一路不住嘆息:唉,你看看這。從前車窗看出去,前方霾深霧重,仿似一路奔往絕境。他的絕望遠勝于我,也許是因為他每天都在路上走在霧霾里的緣故。
我問他:你打算走嗎?
出租車司機:我是老北京人,就這長大的,我去哪?我哪也不去。
是的,故土難離。
逃,不是辦法,百分之九十九點九的人辦不到。
當然也并不是每個人都這樣擔憂。早在12月霧霾第一輪紅色預警單雙號限行時,有同事做了一個調查,問大家想不想逃離?發現大家都對北京很樂觀,說:你走吧,記得把北京車牌留下來。
我老公是這么想的,那么多人都在北京住著,人家不怕你怕啥?英美國家霧霾幾十年才治好,人家也活的好好的,你怕啥?
那天我穿過霧霾到達辦事地點,正趕上上班高峰期。一個大院里幾十家單位,人流熙熙攘攘同時擠進大門的場面,我幾乎第一次見。那是一種人氣,也是一種向上的力量,完全不受霧霾影響。當我也投入進去的時候,我暫時忘掉了霧霾這個話題。看來不管多焦慮,有人在的地方,一定有改變生存環境的力量存在。”
? ? ? ?我發現了,只要霧霾輕一點,人們的感受就會好很多。像現在藍天持續多日后,我對霧霾的感受就漸漸忘了。記下來,作為一種曾經經歷的生存狀態的描述。
? ? ? ?祝春節好!
———————————————————————————
我在北京,靜然在香港。
2017年我倆相約寫作,分別書寫北京和香港兩地,在瑣碎里洞見城市一角。這是個非常有趣的事情,一起傳播文化和引發思考。我們相約用書信體寫寫看。
第一篇,帝都霧霾生存記錄。霧霾下生存,我們在想什么?
很期待我們后續發現更多有趣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