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一個星期前,我參加了簡書江西省專題的一次線下活動,有幸在財大本部舉辦,時間雖然不長卻是輕松愉快,意義非凡。
大家來自不同的職業,有著不同的年齡,本是完全陌生的個體,因為同一件事情而聚在一起,因為同樣的愛好而得以交流,氣氛完全沒有想象里的尷尬,更多的是輕松愉快,那種感覺想來確實奇妙。來參加的人雖然不多,卻臥虎藏龍,印象最深的是兩個女子。初見步綰,談吐不凡,文采斐然,醉心于她的氣質;大若木木,笑起來特別甜,是個有夢想陽光向上的文藝青年。
在這種時候,我更愿意是一個傾聽者,所以我幾乎未曾發言,只是靜靜聽著大家交流寫作心得,與寫作的淵源。說實話,我的寫作水平太一般,大多數時候,寫出來的東西只是自娛自樂,說的都是些雞毛蒜皮、無關痛癢的小事,從小寫日記的習慣讓文字不知不覺間成為了我傾訴的窗口,情感的承受者。見過一些把悲傷歡樂都能用一種柔情婉轉的方式表達出來,把晴天陰天都能寫的充滿詩情畫意的人,內心經常被驚艷到,他們的腦海里是如何勾勒出這樣的畫面,再用另一種方式完美地展現?每一個詞的嫁接,每一個句子的結構,都讓人恍然:啊,原來還可以這樣寫。可我從來寫不出溫柔似水的句子,只是些簡單樸素的白話,也總覺得那是上不了臺面見不得人的。
雖然寫的不算好,但我仍然慶幸遇見簡書,遇見一群很棒的人,無論他們是很優秀還是平凡,無論寫的是別人的故事還是自己的心思,至少我們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印證著我們一直在成長。簡書上的朋友們似乎都有著心照不宣的默契,每一篇文章收獲的每一個小紅心,每一個評論,每一筆打賞,都讓人心情美麗。
筆頭太生澀寫不出話來,歸根到底還是因為書讀得少,不善思考。當初進大學對自己許下的承諾轉眼畢業了還只是走出了幾步遠,總自詡為愛看書,但往往每次被排到最后的才是它,每次極度無聊了才想到它。大二時候就買下的《百年孤獨》看到一半棄置于書桌,竟這么久都沒有再翻開,圖書館里那么多排列有序的書,又有幾個人去認真看過?真的是得太遠而忘了為什么出發。
關于寫作,我同樣認為隨心就好,刻意追求也憋不出話來。我也不愿意讓我周圍的朋友們知道我寫的東西,我有簡書這個小秘密天地,享受這一份只有自己知道的喜悅,更愿意和陌生而又溫暖的讀者分享那些碎碎念的故事。
拖了很久沒有動筆,一方面是不知道該不該寫,另一方面是不知道該如何寫。寫作可以是一輩子的事情,這方面還要多多向前輩們學習,也要用書上的知識充實自己。以后,或許會工作很忙,或許生活不盡如意,有時候覺得身心俱疲,但回到家里,給自己一個泡一杯茶,一個微笑,然后安安靜靜地寫點東西,這是最可貴的,希望所有愛好寫作的人們都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