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書總是帶來很多的感受,而這本《鄰家的百萬富翁》更多的是感慨。
書中太多實例和數據,來證實著:幸福的人生,和傳統認知中的名牌、奢華生活其實是不搭邊的。
可憐的是總有那么多的偽富人,以為買了奢侈品,住了大房子,過的就是富豪的生活。
其實,真正的富翁,過的都是量入為出的生活,而真正的富翁,也不會活在別人的眼光中。
圖片發自簡書App
鄰家的百萬富翁,作者說的是“藍領富人”,他們并不是最高收入的人群,卻過著量入為出的實在生活,積累了真正的財富。
他們普遍過著低調又簡樸的生活,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書中說到:“生活中的幸福與你的衣服、汽車、飲食幾乎沒有任何關聯,對生活最滿意的人,是那些過著量入為出生活的人。”
很多人喜歡買奢侈品,總覺得買了奢侈品,自己也高大上似的。
領個幾千塊錢的工資的打工族,也舍得買了幾萬塊的包包,哪怕是擠公交車上班也自我感覺良好,滿滿的自豪感優越感。
有的人拿著幾千塊工資,出去旅游也是豪華游,當然信用卡刷爆,被銀行列入黑名單之類的事情是不會廣而告之。
關鍵還是自我感覺良好,認為及時行樂的自己過的是人上人的生活,對節儉生活的人嗤之以鼻,認為浪費人生。
呵呵,除了呵呵,我也不知道該說什么。
“永遠不要憑人們所買的東西去判斷一個人真正的品質和才能?!?/i>
買買買往往消耗了大量的金錢,成為我們走向財務自由的障礙。
我們往往會沖動的買回來很多其實不需要的東西,然后浪費掉,只不過滿足了當時一瞬間的購買快感。
參加財務自由成長營之后,檢視自己的理財狀況才知道,原來自己也有很多沒必要的消費,也有很多不正確的金錢觀。
沒有必要為了虛榮而買大房子,一個家是否幸福不是靠房子大不大來衡量的。
“百萬富翁成功積累財富的重要因素是:誠實守信,堅守原則,高超的社會技能,富有責任心的伴侶,卓越的領導水平,以及對自己事業的熱愛。”
書中一再提到的真富翁和偽富人的強烈對比,讓人覺得挺感慨。
什么才是幸福呢?
踏踏實實的財務自由的日子才是最幸福的。
買買買的次序調整一下,等到有能力再買,而不是提前消費。
信用卡刷起來簡單,還起來艱難啊。
做一個“鄰家的百萬富翁”,絕對是很幸福的感覺,因為那是為自己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