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欲轉載請聯系我。
第一次知道郭敬明,是在高一的時候,我就讀的城市有一個特別的書店,叫做吹沙書店,坐落在某個廣場的一側,位置不大,不注意看真不知道那里居然還有這么一個書店,唯一能見到的標識是門口放置著的一個白色指示牌,上面是四個鮮艷的紅色字體。
人的一生都在追求浪漫,那時候我覺得最浪漫的事情就是逛書店,那經常只有寥寥幾人的書店。
我買書的時候沒有標準,瞅見哪一本的封面和名字都順眼的小說,就會買下來。
在嶄新的木質書架上我注意到有一本小說,干凈的灰色封面只印著一個小標題--《小時代1.0折紙時代》,不能拆封,無法看到內容,端詳許久之后,決定把它買下,那天恰逢身上沒帶錢,便走回家特意騎單車回來買。
因為有了第一本郭敬明的書,所以我開始關注郭敬明這個人,之后的某天在吹沙書店閑逛的時候,看到《夏至未至》這本小說,翻開幾頁,便被里面的敘事風格所吸引,那文字對我來說充滿了無限的吸引力。我在書店聚精會神地看了一下午,后來因為天晚不得不回家,幾天后才將它買下。
再后來,《最小說》出現了,是郭敬明主編的一本雜志,是上海最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旗下的產品,這公司也是他的。
結果一發不可收拾,我成了《最小說》的“腦殘粉”,每個月必買一本,一年后我家里小小的書柜堆滿了《最小說》《最漫畫》。
雖然買了很多期,但實際上我看的很少,包括《小時代》,更多的是借給了高中時我喜歡的一個女孩,也會借給其它同學,那時候對我來說這些書只是我傳遞人情的一種介質,總之,最后只有《夏至未至》被我看完了,并且只用了幾天,很難想象居然看小說也會看得稀里嘩啦的,也許郭敬明的作品更能挑起那個年紀的少男少女的感受吧。
淚腺如此豐富的我,加上經常模仿郭敬明的寫作風格,從此被打上了“多愁善感”的標簽。
直到有一次我的空中樓閣被打碎。我高中的作文水平還算可以,經常被老師表揚。而接近高考的時候,語文老師把我叫去了辦公室,叫我寫一篇作文給她修改,自擬主題。我很認真地發揮了寫“新概念作文”的能力,寫了一篇中心思想大概是“很害怕告別,又高興有朋友陪伴”的文章,隔天興高采烈地去找語文老師征求意見,便問:“老師,我的作文您看了嗎?感覺怎么樣?”
我以為我可以得到一點小小的贊賞或者指導性的意見。結果小小的贊賞就沒有,“指導性的意見”倒是有。語文老師語重心長地對我說:“那作文啊,我已經給撕了。”
我心想臥槽臥槽你TM居然給撕了。
然后語文老師接著說道:“你是不是郭敬明的書看多啦?高考作文不是新概念作文,你現在年紀輕輕的,知道什么叫做‘少年不知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嗎?回去好好想想吧。”
我心里有些許失落,但也只能點頭應允。從此辛棄疾寫的這首詩讓我銘記了一生。
《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辛棄疾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詩歌大概意思就是說少年涉世未深卻故作深沉的情態,后面兩句寫出了成長后滿腹愁苦卻無處傾訴的抑郁,通過“少年”時與“而今”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受壓抑、遭排擠、報國無門的痛苦。
啊,少年萬不可故作深沉。所以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做人,寫字,一定要腳踏實地,不整虛的,不慕無的。
《陪安東尼度過漫長歲月》這本書好像是2008年出版的,那時候安東尼才加入最世文化不久,在《最小說》上面發表了一些散文,也就是這部小說的內容。
我大學畢業的那年,得知書店因為經營不善,被迫關業。那段時間店長一邊在低價拋售圖書和書柜,一邊在QQ上發起眾籌,看能否用另一種方式繼續經營,比如書吧,流動店長之類的方式,結果以失敗告終。
從此這個書店便淡出了我們的視線,我想,在它在開業的這幾年里,給很多人留下的很多美好的記憶,也算是發揮了自己的價值。
說實話,我沒看過原著,去看這部電影壓根就是被唯美的宣傳片給吸引。漂亮的大海,文藝的對白,溫暖的調色和掉落的櫻花,還有白百何干凈的笑容,都深深吸引了我。
告別了朋友,小櫻去了日本,安東尼去了墨爾本。
安東尼這個干凈而不善言語的少年,不顧父母的反對選了自己喜歡的專業--烹飪,所以烹飪在電影里占據了主旋律。就人物關系來說,從小萱喜歡安東尼,安東尼喜歡著小櫻,小櫻卻喜歡著方杰,方杰卻沒有選擇小櫻,這看似雜亂的感情線(真的不是來逗的嗎),其實都是在表達一種得與失。
失去是什么感覺?
自以為是地去喜歡某人,以為對方能理解自己的感受,也樂觀地去安慰自己說還有機會,最后卻發覺對方喜歡的不是自己,我想就是這種感受吧。
盡管如此,墨爾本那干凈的街道,濃郁的本土風情,被封吹卷起的浪花,海平面上飛翔的鯨魚Alice,拿著錄音機捕捉樹懶的聲音,車站斜坡上滾落的橙子,這些都是生活中或有或無的場景,而因為這些東西的存在才成為了安東尼的歲月。
那些只有安靜的海浪聲和風聲的歲月。
安東尼說:“我原以為親眼目睹本身喜歡的人愛上另一個會很難受,想不到當看到本身喜歡的人失去一個人的時候會更難過。這個晚上我沒有醉,但我的心碎了。”
也許最好的還是可以和喜歡的人生活在同一個城市,呼吸同一片空氣,感受同樣的溫度,甚至擁有同樣的夢想。
我想小櫻如果聽到了安東尼為小櫻錄下的海浪聲,應該會很感動吧。但生活中沒有那么多的“我想”,很多東西不是你想就能實現的。
雖然我的生活并不會有這些看起來很唯美文藝的經歷,但我有屬于我自己的經歷。其實每個人都是安東尼,你我的經歷或平凡,或窘迫,或刺激。
像安東尼一樣活著,即使你愛的人不愛你,為了自己喜歡的東西而堅持著,這就是生活的真諦吧。失去其實不能代表什么,或許你喜歡的只是你腦海中美化過無數遍的人,但至少在你的青春里有過朝思暮想,而不是空洞無一物。
看完電影之后,我只是贊嘆于里面的人物與景色相融合的慢鏡頭,是那么自然而青春,也許那些緊張的情愫早已隨著我學生時代的終結而漸漸遠去,雖然如今我的生活被繁忙的工作充斥著,但我仍感覺它很美好。
我的生命中,有很多我在意的人都變成了陌生人,后來我也明白長大的過程并不是得到多少,而是你能接受多少你所失去的。
在漫長的歲月里三年并不算短,有的人燈紅酒綠,有的人苦不堪言,有的人平凡無聲。我們不會因為看了《陪安東尼度過漫長歲月》而得到什么,也不會因此失去什么,生活的車輪還是一樣繼續向前滾動。
像安東尼一樣度過漫長歲月,熱愛生活,熱愛理想,熱愛我們當下所愛著的人,也請你好好地愛自己吧。
本人公眾號:小眾BiBi,搜xiaozhongbb添加即可,歡迎關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