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愛情》這劇真是神劇,不管在哪兒播放都能成功吸引人的視線,一直看到停不下來。
老丁要來島上任職副參謀長,江德福攜家眷到碼頭上迎接老友,相見之下才得知:
老丁的老婆王秀娥生四樣時難產,大出血而亡。
老丁一個人撫養四樣,單了幾年了。
在此以前,德華從沒考慮過個人問題,一來哥哥嫂子一茬接一茬地生孩子,她委實忙得顧不上想;
二來眼前也沒有個合心合意的,這事就這樣一年又一年耽擱下來。
老丁這回來到島上,而且身份成了鰥夫,本來老丁長得就有樣,是德華心儀的那一款,現在老丁這現狀不禁喚醒了德華的春心。
于是德華心心念念、一門心思的就想嫁給老丁,可惜老丁就是不上套。
為什么老丁死活瞧不上德華?
吃過沒文化老婆的苦頭
老丁的第一房媳婦王秀娥是鄉下父母給包辦的婚姻,還是老丁的表姐,兩人在一起生養了四個兒子,仍磨合不出感情。
王秀娥粗俗,說話不帶臟字不開口,動輒在家里罵娘,三個兒子又正是惹人嫌得雞飛狗跳的年紀,家里經常是闖禍現場,一片狼藉。
王秀娥精神世界空虛,把關心別人家的雞毛蒜皮當成自己唯一的娛樂。
所以不僅串門頻繁,扒人家窗戶、貼人門上偷聽這些下三濫的路數也經常使,這樣無形中就惹是生非,讓老丁煩不勝煩。
王秀娥邋遢且不修邊幅,即使搬到了城里,王秀娥仍是一副在農村的作派:
衛生習慣極差,對倒飭自己沒丁點興趣,加上相貌平平,往那兒一站咋看老丁咋覺得丟臉。
擱以前在農村,周圍的老婆都差不多,加之王秀娥還吃苦耐勞,聰明能干,老丁也不覺得異樣。
可讓她離開了她如魚得水的農村,將她移植到用不著她擅長的那些生活技能的城市,王秀娥的短板便暴露無遺。
更要命的是,住同一宿舍既是戰友又是同窗好友的江德福追資產階級小姐安杰得手,且婚房就和自己門對門。
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
這一對比,更把老丁老婆王秀娥襯得不像樣。
對江德福婚姻的艷羨
江德福盡管和老丁同是海軍炮校的學生,可江德福可不像老丁那樣對書本天然親近,而是大老粗一個,肚里墨水沒多少。
因為知根知底,所以對江德福有幾斤幾兩沒有人比老丁更清楚。
可偏偏江德福就那般好命,竟然娶了個有文化的漂亮女人。
江德福追安杰的過程老丁都在冷眼旁觀:
從江德福初見安杰的一見鐘情,到后來的神魂顛倒、茶飯不思,老丁都看在眼里卻很不以為然:
一個資產階級的小姐能好到哪兒去,可能也就長得漂亮點,可不定娶回來就是個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嬌小姐。
一副臭脾氣,一身公主病,以后過日子還不糟心死。
雖然為了成全密友,他也幫著籌謀分析,教江德福欲擒故縱,當“狗頭軍師”,但心里并不真心認同并看好這段婚姻。
等到江德福當真抱得美人歸,老丁心里這才醋海翻波。
安杰不僅漂亮,而且知性,待人接物又大方又展樣,臉上總掛著和氣動人的笑容,說話也是文縐縐的透著明白。
過日子也不嬌氣,戰友們到江家慶賀新婚之喜,安杰竟也能分分鐘整出一桌像模像樣的好菜來,而且話說得既謙遜又得體。
更可氣的是江德福的新家從此上了一個檔次:
家里總是一塵不染不說,那有年代感的家具,那些精致的瓷器,那稀罕的藏書,無不透著文化氣息,彰顯著生活品味。
老丁做夢都想過這樣的日子,在這樣講究的家中讀書看報,和知書達理的妻子談談講講書本上的事。
不是雞同鴨講,不是對牛彈琴,也不用家長里短、雞毛蒜皮,可這輩子這樣的夢想看來只能是夢想了,以老丁的人品,也干不出停妻再娶的事來。
對德華的低估
德華在老丁眼里,簡直就是王秀娥的翻版:
同樣來自農村,在青島時和自家老婆王秀娥整天鼓搗在一處,懷疑自己對安杰不懷好意,就愛嘰嘰咕咕地造謠生事。
德華還無甚主見,受自家老婆的攛掇,幾次和嫂子安杰明刀實槍地硬碰硬起來。
且常常無理也蠻橫,將不跟她二人一般見識的安杰整得無招架之力,只好避其鋒芒,回娘家躲避。
同樣大字不識,都說無知者無畏,德華自己沒文化并不引以為恥,反而骨子里覺得有文化沒什么用。
自己三哥沒什么文化照樣當司令,葛老師有文化還不是在島上抬大糞。
所以,當老丁當真有了機會重新選擇老婆、選擇婚姻時,他首先就把德華給pass掉了。
因為這回,他要按照安杰的標準找。
可最后陰差陽錯,老丁還是娶了德華,出乎意料的是,兩人的婚姻也沒過成他和王秀娥似的勉強湊合,反而越過越咂摸出幸福的味道,這是為什么呢?
首先,老丁在談戀愛中屢次碰壁讓他變得心灰意冷。
到了島上后,從老丁起了續弦的念頭開始,他就成了炙手可熱的搶手貨。
畢竟副參謀長的軍銜擺在那兒,給他保媒的就沒斷過,其中有像葛美霞這般成分不好的老姑娘,還有離異的,喪偶的……
這其中,老丁最對葛美霞心儀,因為她簡直就是安杰的低配版:
成分高,不似安杰家是資本家,那也是島上漁霸的女兒;
有文化,和安杰是學校里的同事,還是好閨蜜;
長得漂亮,不似安杰那般如大家閨秀般氣質出眾,但在島上也是頭一份。
老丁以為這下終于可以望江德福項背了,誰知半路殺出一個王政委來,以組織之名硬生生攔下了這門婚事。
以公心計,當時還是政治敏感期,他攔得名正言順;
以私心計,明看是他聽了老婆的話,阻了這樁親事就可以成全好搭擋好鄰居江德福的親妹子和老丁。
暗卻是他對葛美霞愛慕已久,很不爽與他不對付的老丁撿個大便宜。
當然,老丁也不像江德福當年那般能豁得出去:
江德福那是寧肯脫了這身軍裝也要娶安杰的,老丁可就豁不出去了,他上有年邁高堂,下有四個如狼似虎的兒子要養。
中年人的愛情,更多的是權衡,是考量,當二者不可得兼時,當然他得舍掉對他尚無足輕重的葛美霞了。
這次興興頭頭的愛情夭折后,老丁退而求其次又選了吳醫助,誰知一個結過婚的謊言就將吳醫助的人品暴露無遺。
老丁只隨便問了一句,吳醫助就表現出被揭了短般的惱羞成怒,不僅砸了老丁的家,還將老丁的臉給撓花了,讓老丁幾天都羞于見人。
老丁也算看出來了,這樣的文化人還不及德華那般心眼好,為人實在的文盲呢!
其次,德華早被安杰熏陶得有模有樣
說真話,這時的德華,可比當年的王秀娥已經強出不知多少去了。
在三哥家住了快二十年,姑嫂二人從剛見面時的互看不順眼早磨合得親如姐妹,說明安杰對德華的現在那是相當滿意。
一是德華吃苦耐勞、任勞任怨的優點凸現。
五個侄子侄女幾乎是她一手照顧大的,她愛他們,如老母雞護幼崽般護著他們。
安杰尚且還要在別的事務上分散精力,德華卻將自己的精力全傾注到了這幾個她養大的侄子侄女身上,照顧他們的飲食起居,為他們的事操心受累。
所以當老丁帶著四樣來到島上后,德華便又將自己的一半精力用來照顧老丁和四樣,且同樣的面面俱到,不遺余力。
二是德華的衛生習慣是被安杰這高標準嚴要求改造過的。
開始德華覺得嫂子那是窮講究,為難自己。
時間長了才發現家里總是纖塵不染,亮堂堂的住著才舒適;被子經常拆洗,晾曬,蓋著竟有陽光的味道;做飯干凈美味會得到全家人發自內心的贊譽。
長年累月下來,德華便練就了一身過硬的做家務本領,呆在誰家誰享受,擱誰誰滿意,難怪老丁后來會依戀上和德華在一起的日子。
這點他比江德福也受用,因為安杰不太擅長做家務,江德福還時不時地給搭把手。
老丁就爽了,德華這點比王秀娥有過之而無不及,還做飯更美味,拾掇自己更清爽,收拾家更干凈。
三是德華的思維習慣也和安杰快同步了。
德華沒文化,但人很聰明,有悟性。
在島上,德華又發展了一個閨蜜--王政委的老婆張桂英。
張桂英和王秀娥一樣是農村人,一樣的吃苦耐勞,但比王秀娥更多了些厚道,少了打探是非、閑話鄰里的愛好,德華的生活既不寂寞又少了滋生是非的土壤。
既然無人挑撥,德華在三哥家就一直相安無事,老家的口音去了大半,說話文雅了,做事有分寸了,口才這方面也得了安杰的真傳,抬杠也抬得有理有據。
也就是說,德華除了沒學到文化,其余都和安杰學了個七分像。
第三,老丁愿意和德華合力用心經營婚姻
既然老丁再無花花腸子,和德華一心一計過日子,那日子豈有過不好的道理?
更令老丁驚喜的是,自己前面有四個兒子,以為這輩子已和閨女無緣。
誰料德華以四十多歲的高齡嫁他,婚后不久竟給他生了個可人疼的閨女一一丁小樣,圓了他兒女雙全的夢。
在家當慣了甩手掌柜的老丁竟也學著寵溺地抱著小女兒哄了。
德華嫁給老丁后一如既往地為這個家操碎了心。
看大小樣后,老丁的兒子們也相繼成家生子,德華這繼母當的,比親媽都稱職。
一個接一個給繼子看孩子,自己手臂摔斷了,打著繃帶也不說半個不字,照帶不誤。
有德華無怨無悔的付出在先,老丁慢慢也懂得心疼德華并學著體諒德華了。
加上德華畢竟是自己頂頭上司的親妹子,兩人關系再好那也是上下級關系,當初可以不答應,可既然娶了人家就得對得住人家。
兩人三十年的婚姻相扶相持走下來,越來越多了相濡以沫的親情和形影不離的依戀。
好的婚姻是人生的相互成就,既是相互慰藉的港灣,又是相互成就的依仗。
思想家柏楊曾說過:為了愛情的繼續,婚姻的美滿,妻子固要取悅丈夫,丈夫也要取悅妻子,至于如何取悅,乃是一種高級的藝術。
只要兩個人都愿意持之以恒的付出,還都有一顆懂得感恩的心,自然可以把日子過成值得眷戀的煙火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