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評價較好的一位部門員工,剛剛轉正就提出了辭職。就此做了一些思考,整理如下:
今天部門的一位同事提出了離職申請,她在職的時間僅有三個月。
哦,我們部門是人力資源部。但是,作為部門經理,我現在只敢自稱人事部。
這位同事的崗位是培訓專員。
在招聘這個崗位之前,我給出的崗位職責描述是:配合部門經理組織集團及下屬子公司的員工培訓活動。主要工作內容包括:
1、培訓需求調查;
2、培訓計劃制訂;
3、培訓資源整合;
4、培訓過程組織;
5、培訓效果評估。
從中可以看出,并沒有要求該崗位獨立開發培訓項目,主要職能是圍繞培訓工作提供支持和配合。
之所以如此設置,是因為我很清楚公司現有的培訓基礎非常薄弱,我部僅限于新員工入職培訓,即公司簡介、各項制度宣導。而廠部和銷售部的業務培訓,我們部門并非主導,只是配合。
公司對于培訓的重視程度非常欠缺,在培訓工作上的系統性和計劃性也嚴重缺乏。
如果招聘一位經驗豐富、能夠獨立開展培訓的人員,即使公司同意薪資定位到主管級別,來者也將很快就會發現底子太薄,可申請到的資源太匱乏。失望之余,人能留得住嗎?
因此在我面試候選人的時候就特別注意提醒自己:不要最優秀的,只要最合適的。
以上關于培訓底子的情況,是我只敢自稱是人事部的主要原因之一。要問其它原因?人力資源有六大模塊,我們部門只有一半,那些說來話更長了。
在兩家國內知名的招聘網站發布信息后,兩周內我收到了二十多份簡歷,面試了十多位候選人,最終錄用了這位同事。
她的明顯優勢是:師范院校畢業,曾在培訓機構工作過;明顯劣勢是:并沒有在企業人資部門的工作經歷。
當然還有一些原因促使我優先考慮了她:已婚已育,這次是休完產假后重入職場;她先生是一家公司的人力資源經理。
不知道這算不算潛規則,反正二孩政策的出臺,產假條例的修訂,讓HR們不得不在招聘時有所考慮;而他先生的職業,讓我相信她在工作上能夠借用到現成資源,快速上手。
這位同事的工作表現確實沒有讓我失望,甚至還超出了期望值。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