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譯心靈密碼 遇見未知的自己|《野獸愛智慧?朋友圈》

12月5日在北京往鄭州的高鐵上編寫了一篇你的名字:神圣魔法師的養成之路|《野獸愛智慧?朋友圈》,整理了一下野獸的朋友圈,結果發現一篇文章根本沒法整理好一天的分享。

此刻坐在鄭州回北京的高鐵上打算繼續編寫。

12月推出了【心靈自由?進修課程】的三個新課程:夢軻塔羅,聆宇占星和貓秘塔羅。時間分別是12月17和18日,12月24日和25日及12月31日,1月1日和2日。

塔羅牌是西方神秘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中世紀起流行于歐洲,是古老而又神秘的“西方易經”。至今流傳甚廣,多用于占卜中呈現資源與轉化障礙,心理學領域的療愈,身心靈修行的探索。

貓秘塔羅入門工作坊通告

運用靜心冥想,培養對身體的覺知。

運用能量啟動,在學習的時候幫助療愈。

通過呼吸,聯結高我,喚醒內在智慧。

小班授課,讓每一位學員將在導師的帶領下,整合自己的“解讀方式”重新回溯人生歷程,并進行選擇。

帶領導師:貓秘

貓秘,真名張潔影,一個能接通能量,又能溫柔抱持的靈性女子,授課風格風趣幽默,真誠直接,帶領你走向高層意識,聯結內在智慧。

聆宇占星入門工作坊文案

每個人都有經歷靈魂暗夜的時刻,每個人都曾在人生脫韁時感受過巨大的無助與迷惘。有時候我們會本能地感覺到,有某種更強大的,甚至是超越我們的意志和理解的力量,在左右著我們的人生。對于“命運”,我們可能好奇,恐懼,抗拒,屈服,失望,憤怒——但最終,我們需要做的,是了解。了解才能帶來自由。

千百年來,對“命運”一事的探索,是人類永恒的“天問”。 如果確實有種東西可以稱之為命運,那么命運,到底是什么?如果真的存在某種力量或法則,超越于個人意志之上,我們要如何與之共處,同時活出豐盛的自我?

占星學能夠幫助我們回答這些問題。

然而占星學給出的回答,并不是宿命論式的。占星學不會代替你給出自己的答案,但卻是幫助你找到屬于自己的答案的一把鑰匙——它是宇宙給予我們的一份禮物。

命盤

占星師Cora,本名付凌宇,大學畢業于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文學專業,自2008年接觸西方占星學,于2010年進入國內最大的占星學傳播和教育機構“若道占星”供職,并于在職期間跟隨若道創始人之一的占星師大衛·瑞雷老師系統學習現代西方占星學。于2013年通過考試取得美國國際占星研究協會(ISAR,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Astrological Research)授予的職業占星師資質認證。目前為獨立的全職占星師,從事占星類文章寫作、占星學書籍翻譯及占星個案的咨詢工作。

譯有《變幻的天空》一書(斯蒂芬·福里斯特/著),曾為《心探索》《上海電視周刊》《北京青年周刊》《若道占星》等雜志媒體撰寫占星類稿件。

作者和譯者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從占星學獲益的最好方式,是自己去學習它,體驗它,將它融入到個人的生活之中——這樣你便可以在未來的人生中不斷地自我更新和轉化。這樣的成長是持續一生的。我希望我可以作為一個載體、管道,幫助大家體驗到如何將占星學融入到我們的真實生活之中。這是我對這次工作坊的一個期待。

遇到占星學,是我這輩子到目前為止所經歷的,最幸運的事。我希望也可以將這份幸運傳遞給你。

生命之樹

1) 《當代占星研究》(蘇·湯普金斯 著,胡因夢 譯)

2) 《內在的天空》(斯蒂芬·福里斯特 著,郭宇 譯)

(以上兩本最好提前閱讀,以下幾本可選擇性閱讀)

3) 《靈魂的目標》(大衛·瑞雷 著,蔣穎 譯)

4) 《人生的十二個面向》(霍華德·薩司波塔斯 著,韓沁林 譯,胡因夢 審訂)(臺版譯為《占星十二宮位研究》)

5) 《順逆皆宜的人生》(蘇·湯普金斯 著,胡因夢 譯)(臺版譯為《占星相位研究》)

毒舌電影推送文章

因為這篇毒sir的影評,我去電影院觀看了《你的名字。》,看哭,還安利了不少好友去觀影。

從前只會單線講述少男少女苦戀而不得故事的誠哥,這次居然能玩轉一個復雜的穿越故事!

而且,幾乎找不到Bug。

從第一分鐘起,就埋下了密密麻麻的鋪墊、伏筆。

某個一閃而過的細節、一個平凡的物品,都可能別有深意。

心靈自由30天寫作群第一期通告

11月野獸參加了好報30天寫作群第十期的活動,用30天養成寫作的習慣。12月繼續參加好報寫作群,也萌發了組織【心靈自由·30天寫作群】的想法,本想在明年1月開始,今天夢軻在朋友圈里回了一句,說為何不在今天開始呢。

是啊。為何不在今天開始呢。借鑒好報寫作群的規則,我們在今天開始【心靈自由·30天寫作群】第一期,為了讓群友們有更多更有品質的互動,我們會讓每個小組只有四十個組員,每個組都有野獸和一個管理員。

只要動起筆來,你就開始了改變。

只要改變發生,你就在創造一個更好的自己。

匆匆兩天,組成了兩個寫作群,一群40人,大家開寫。

李洋畫夢

寫作練習的基本單位乃定時演練。隨你喜歡,你可以替自己設定十分鐘、二十分鐘或一個小時,多久都行。一開始你可能想先設定短一點的時間,一星期以后再增加,或者你可能第一回便想埋首寫作一個小時。隨便怎樣都好,重要的是,不管你選定的時間有多長,都必須遵守,并寫完整個時段。

你的目標就是要竭盡所能回到初始的意念,回到能量末受社交禮節或內在壓抑阻撓之處,回到你把心靈實際所見與所感都寫出來的地方;而不是心靈以為它該見到或該有的感受。這是捕捉你心靈奇妙之處的絕佳機會,借以探索思想嶙峋不平的邊緣。

初始的意念藏有巨大的能量,呈現心靈對某件事物靈光一閃的最初反應。但內在的潛意識壓抑往往會抑制它們,我們因而生活在第二手、第三手想法的世界里;思索再思索,再三地遠離了和初始靈光的直接聯系。

夢軻的課后小感

這篇是夢軻參加今年七月Stage Ai組織的工作坊之后寫的課后小感。

這次“活出我的內在星空”的兩位帶領者Jessica和Travis,與其說是導師,更不如說是一對靈魂摯友。摩羯座的她有著爽朗的笑和擲地有聲的音調,巨蟹座的他有著溫柔的笑和吟游詩人的氣質,陰陽兩股能量在這對靈魂伴侶身上得到融合,又匯成一股更強的力量,流淌進整個場域。他們和在場的所有伙伴,和整個時空,共創了一個容器,承接了我們的脆弱與勇敢。

靈魂們圍坐一圈,Travis敲擊鼓點,吟唱起一首歌:“I’m home, coming home, coming home, coming home……”那像是一種召喚,冥冥之中帶我們走上回家的路……

Alex Grey

記起來工作坊之前,深埋在我心中的一個問題:夢想和現實(海王星和土星)之間,我該如何平衡?內心深處,我大概希望自己能十指不沾陽春水,希望躺在家里數錢,希望永遠不要落在地上,希望在身心靈的領域就這樣漂著漂著漂著。一直以來我對“靈性逃避”的問題是有一些抗拒的。星盤里4-8-12的大三角讓我在心理圈待得特別舒服,那就像在海王星里,被加納,被理解,合一的體驗。就假裝自己沒有冥王星(可是我竟然有一只叫Pluto的貓,內心也是糾結的)。但像每個人一樣,我也有冥王星的原型,它還是天蝎落在六宮。六宮的冥王星不是吃素的,要么通過身體,要么通過工作,我需要走過這個瑣碎的日常的階段,我逃不掉。

alex grey是ken wilber的好友

記起來工作坊之前,深埋在我心中的一個問題:夢想和現實(海王星和土星)之間,我該如何平衡?內心深處,我大概希望自己能十指不沾陽春水,希望躺在家里數錢,希望永遠不要落在地上,希望在身心靈的領域就這樣漂著漂著漂著。一直以來我對“靈性逃避”的問題是有一些抗拒的。星盤里4-8-12的大三角讓我在心理圈待得特別舒服,那就像在海王星里,被加納,被理解,合一的體驗。就假裝自己沒有冥王星(可是我竟然有一只叫Pluto的貓,內心也是糾結的)。但像每個人一樣,我也有冥王星的原型,它還是天蝎落在六宮。六宮的冥王星不是吃素的,要么通過身體,要么通過工作,我需要走過這個瑣碎的日常的階段,我逃不掉。

夢軻塔羅入門工作坊文案

說到塔羅牌,你會想到什么?

算命?占卜?鐵口直斷?未來?答案?……

于我來說,塔羅牌更像是一個誠實的朋友,當我們足夠通透足夠敞開,就能聽到它的逆耳忠言,幫助我們撥開現實的迷霧。你想要的決定、答案,不過都只是副產品而已。更重要的,是通過這個朋友,我們和自己又近了一步。

韋特塔羅的愚人牌

塔羅師,占星師,高校心理咨詢師。譯有《塔羅:靈魂之鏡》。

2008年開始探索身心靈領域,跟隨Steffan Vanel學習塔羅;跟隨Richard.Tarnas和Jessica Garfield-Kabbara學習原型占星;跟隨超個人心理學泰斗Stanley Krippner學習釋夢。

赫爾曼.黑塞在《徳米安》中寫道:“每個人的生命都是通向自我的征途,是一條小徑的悄然召喚。”而我,想成為這段征途上,伴你同行一段的旅人。

陶夢軻

1. 詳細探討韋特塔羅22張大阿爾卡納對應的人生旅途,了解牌面中包含的原型意義。

2. 用表達性藝術的方式,如舞動、自由書寫、曼陀羅繪畫來體驗塔羅中,也是生活中的火水風土四元素。

3. 用戲劇、神話的方式來領悟塔羅56張小阿爾納牌所講述的日常生活。

4. 用正念呼吸、直覺訓練等方式,開啟對塔羅的全新認知。

你的名字。

獨自一人去了UME影城安貞店看了《你的名字。》

最后一幕,野獸哭了

劇中三葉和瀧穿越了三年的時間壁,相逢了,他們想寫下各自的名字,卻沒寫下來。

而“夢”醒了之后,就忘了對方的名字。在今后的八年中,雖然各自內心都懷有一種特殊的感覺,兩人也多次擦肩而過,卻始終認不出對方,直到最后,兩人終于在擦肩之后止步、回頭、四目交集,喊出:請問你的名字?這個場景令人動容。

聆宇的微信公號推送文章

《當代占星研究》為倫敦占星學院的指定教材,由倫敦占星學院創辦人、當代占星權威蘇?湯普金斯集三十年研究成果撰述而成。本書對占星作了詳細全面而條理清晰的解讀,觀點獨到犀利,展現出作者對占星這門學問極富洞察力和啟發性的理解。

《順逆皆宜的人生》是當代占星權威蘇?湯普金斯另一部經典力作,以幽默而精準的語言,詳解各種占星相位所代表的能量運作方式。相位是星盤的能量所在,柔和相位有助于行星間的能量互動,困難相位則可能形成干擾和壓制,但也往往能促進人成長,可作為理解個人心理及事件發展背后影響力的工具。

《人生的十二個面向》是美國備受尊崇的占星家、美國心理占星學中心創始人霍華德?薩司波塔斯解讀占星十二宮位的代表作。宮位是占星學的重要基石之一,它與個人的關系非常密切,代表人生的不同領域以及不同經驗;認識宮位內部以及宮位之間的含義和關聯之后,對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能及時作出提醒和指導。

舊文新編

行為主義學派與精神分析學派是人們熟知的心理學第一勢力與第二勢力,其影響力籠罩20世紀前半葉。但到了1960年代,研究者開始擔憂這兩股勢力所造成的限制及曲解,它們無法妥當對待人類經驗的所有面向,譬如意識以及格外健全的精神狀態(比如圣賢、偉人或天才的精神狀態)。而且它們只專注于精神病理學的研究,或者僅以實驗室里觀察到的有限情況來籠統論述日常生活的復雜性。

對上述這些問題的憂慮促成了人本心理學的發展,其中“高峰經驗”的發現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最終促成超個人心理學的誕生。

正念革命

超個人心理學的興起

1954年,馬斯洛的《動機與人格》出版,書中首次提出需求的5個層次理論。隨后,他感到該理論不夠完善——作為人本心理學的最高理想,自我實現并不能成為人的終極目標。他愈來愈意識到,一味強調自我實現,會導向不健康的個人主義,甚至是自我中心。人們需要超越自我實現,需要自我超越。

馬斯洛在研究那些已達到高度自我實現境界的人群時,發掘了所謂的“高峰經驗”(Peak Experience)。這種經驗難以言傳,他比喻道;當人們在欣賞日落、靜觀星空或品賞名畫時,突然體驗到一種神入或無我的境界。在短短的幾分鐘內,時間、空間、甚至自我的存在都突然消失,好似突破了小我限制,霎間融入了美的本身或浩瀚無際的宇宙中。在那一霎間,人體驗到難以言喻的喜悅,意識的擴大。那種極美也極令人滿足的經驗,與日常經驗截然不同,好似捕捉到現實另一面的吉光片羽。經歷過這種經驗的人對自己及世界的看法會突然改觀,生活變得更有意義。

喬?卡巴金

通過研究“高峰經驗”,馬斯洛深切體會到需求層次理論的缺陷。為完善該理論,1969年他發表了一篇重要的文章《Z理論》,他在文中歸納了需求層次理論的3個次理論,即“X理論”、“Y理論”、“Z理論”:

Z理論—— 6.最高需求(超越性/靈性需求)

Y理論—— 5.自我實現的需求

4.受人尊重的需求

3.愛與歸屬的需求

X理論—— 2.安全的需求

1.生理的需求

馬斯洛使用不同的字眼來描述增加的最高需求(Z理論),例如:靈性、超越自我、神秘的、超人本(不再以人類為中心,而以宇宙為中心)、天人合一等,馬斯洛將“高峰經驗”放在這一層次。但大眾看到的心理學書籍所呈現的,始終限于馬斯洛早期的需求層次論(X理論及Y理論),根本不提后期修正。

野獸的年度圖書《塔羅冥想》

1960年代,西方社會對亞洲文化及傳統產生了興趣,對傳統價值觀的不滿使人們選擇了相對另類的生活方式。由于亞洲的心理學偏重超越自我,這給超個人運動帶來了極大影響,使得人本心理學相形見絀。

因為亞洲文化的影響,練習冥想成了進入不同意識狀態的普通途徑,不用再依賴藥物。心理學家開始研究冥想所產生的心理及生理反應,逐漸自成一個領域:冥想心理學。

還有一些心理學家對瑜伽的效果特別有興趣,不惜將有名的瑜伽師請到美國大學的實驗室進行研究。這股研究熱潮導致另一個新的研究領域誕生,即“生物反饋”(Biofeedback),各種相關的學會、中心、期刊應運而生,故“生物反饋”有時也被稱為“西方瑜伽”。

藥物、冥想、瑜伽、高峰經驗以及各種靈性修持所帶給人的經驗十分相似于“神秘經驗”。于是心理學家又開始研究宗教的或自然的神秘經驗,使得神秘經驗心理學也成為一門學問,與宗教心理學有密切的關聯。

從亞洲文化尋到不少有用的心理學觀念及技術之后,許多心理學家把注意力轉向中東回教傳統,尤其是蘇菲神秘主義。他們同樣發掘出不少心理學的寶藏,比如九型人格理論,并且發展完善了意識研究、人格理論、發展心理學等。此外,還有些心理學家轉向研究非洲原始宗教、美洲印第安文化……

因此,超個人心理學的研究范疇格外寬廣,它貫通整合了各種學科。這些學科探索的范疇總攝了人類所有高層意識的發展,即馬斯洛所謂的“人性能達到的更高境界”。

靈性繪畫

延伸閱讀

1. 馬斯洛《人性能達到的境界》

該書是馬斯洛親自選定的一部關于人性與社會關系問題的文集。書中,他論證了在自我實現的需要之外,還有超越性需要,其核心是宇宙、宗教和神秘的存在領域。該著作被視為“超個人心理學”的開山之作。馬斯洛被視為人本心理學與超個人心理學之父。

2.肯恩·威爾伯《萬法簡史》

肯恩·威爾伯是超個人研究領域最卓然有成的理論家,被譽為“意識研究領域的愛因斯坦”。他是馬斯洛之后的心理學大師,他主張我們必須朝著更高的意識發展,結合了弗洛依德與佛陀的洞見,以原創的四大象限理論,區分出不同的認知方式,不同的知識領域和不同的真理。《萬法簡史》是其代表作。

3.杰克·康菲爾德《踏上心靈幽徑》

杰克·康菲爾德擅長說故事,能恰如其分地傳達靈修奧義,他也是將南傳佛法介紹到西方的禪修大師。《踏上心靈幽徑》主張結合禪修與心理治療,將靈性修行落實于日常生活。康菲爾德是人本心理學分支佛教心理學的代表人物。在西方,《踏上心靈幽徑》被譽為繼《西藏生死書》之后又一開啟智慧與慈悲的靈性之作。

4.A.H.阿瑪斯《內在的探索》

H.阿瑪斯汲取了蘇菲神秘主義、金剛乘及禪宗的精髓,他提醒我們不但要觀察人格與心智的內涵,還要洞察人類內心最深的本質。這本書系統闡釋了何為“內在工作”(Inner Work),它能幫人們識出苦的事實以及造成苦的原因,并且幫一個人回歸到本質,消解不必要的痛苦。阿瑪斯是人本心理學分支中東心理學的代表人物。

5.卡斯塔尼達《做夢的藝術》

美國作家卡斯塔尼達以唐望故事系列而著名。《時代》雜志曾于1973年以封面專題報道他的故事,并將其當成文化現象討論。該書是唐望故事系列的第7本,該書認為唯有在日常生活中達到某種程度的心靈平衡,控制夢才成為可能。夢的控制就是心靈狀態是否會清明堅實的直接證明。卡斯塔尼達是人本心理學分支意識心理學的代表人物。

6.丹尼爾·席格《喜悅的腦》

丹尼爾·席格,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學院教授、該校“正念認知研究中心”主任及“第七感研究中心”執行長。該書是席格的代表作,他將正念與腦科學加以結合,提出了自己精辟的見解。該書獨樹一幟地將個人經驗、最新科學發現以及實際運用,交織成一個整體。席格是人本心理學分支冥想心理學的代表人物。

7.萊斯·費米《你用對專注力了嗎?》

萊斯?費米博士是神經反饋領域的先驅,現為普林斯頓大學醫學中心教授。他不僅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在行業期刊中也發表了大量的學術論文。該書闡述了費米創造的“開放焦點”(Open-focus)方法,該方法是一種放松、有彈性,并加入空間想象的專注力練習。藉此方法他治愈了無數心理病患。他是人本心理學分支進化心理學的代表人物。

2016年12月9日,周五,15:25完畢于貴友大廈星巴克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美國廣受歡迎的心理學期刊--《普通心理學評論》(第6卷第2期)刊登了一項最新的調查研究結果,其內容是對20世紀...
    精神燦爛閱讀 3,168評論 3 79
  • 半夜有點悶熱,醒了,睜眼一看,床邊站一高大的人,我想,是真是夢?有點怕,老公睡在旁邊,隨手擰了一把他。老公醒...
    阿君的簡書閱讀 409評論 0 0
  • 【人間煉獄】目錄 其實早在報警器響起之前,徐為就有種不好的感覺,這種感覺就像吃了大蒜一樣讓他作嘔——他不喜歡大蒜這...
    神螺公公閱讀 475評論 0 6
  • 喜馬拉雅上有個節目叫做《戰國》。 從三晉的形成開始,到秦朝統一天下,繪聲繪色的演繹,讓人愛不釋手! 可以與《明朝那...
    碼術張閱讀 321評論 2 1
  • 這些天來總會時不時的想起某個人,也想起曾經可笑的自己,原來這世上真的有種消耗感情的東西,那便是不愛自己的人,也許...
    歷煙閱讀 542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