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還是大三那一年,晚上我一個人在校園里四處閑逛,走到南大門的時候好像是遇上了表白,地板上用蠟燭和玫瑰花瓣擺了愛心和“SCJ”三個字母,想必是女生名字縮寫。少女心泛濫的年紀遠遠地拍了照片發了條動態。
一群軟妹唧唧歪歪在下面回復我說“好幸福啊”,“我還從來沒真實見過這類場景呢”……卻有一個女生炸出來條私信問我:“那個照片是怎么回事啊?表白嗎?在南大門嗎?你看到男、女主了嗎?結果怎么樣啊?”
這個女生就是咪咪。
當時我和咪咪就是普通的同班同學,還并不太熟,這激動程度的確是有些把我嚇到。我只好一五一十地告訴咪咪我只是純粹路過而已。咪咪“哦”了一句,留我一個人萬臉懵逼。
所有故事的起承轉合都是我之后陰差陽錯地和咪咪成了閨蜜之后才聽她斷斷續續提起的。
“SCJ”是咪咪前男友A的現女友的名字縮寫。咪咪在看到照片里那三個字母的時候就莫名地覺得一定是他和她。女生的第六感有些時候真的未免準得太可怕了一些。其實那并不是一場表白,A當時和那個女生已經在一起11個月了,好像是因為兩個人在鬧矛盾,所以才有了我在南大門看到的那一幕。那時,也是A和咪咪分手的第11個月。
A和咪咪是高中校友,兩個人的相識是因為總坐同一輛公交車上下學,A通過咪咪的同班同學要到了她的聯系方式,煞費苦心地追了咪咪一年多的時間,咪咪一直沒有答應。高考填報志愿的時候,兩個人填報的學校中有唯一一所重合,當時咪咪覺得高中畢業之后一定就沒有然后了,湊巧的是兩個人偏偏被錄取進了同一所大學。當時是覺得這是冥冥之中已經注定的要和這個人一起走過一段路,還是從上海到湖南,如此一來便是在完全陌生的地方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般有了親近的感覺,咪咪也已經忘了。總之,他們交往了。
一年多之后,咪咪和A分手了,是A提出來的,理由是性格不合。十來天之后,咪咪在校園里遠遠地遇見了A,諷刺的是身邊挽著他的新女友。咪咪也有不甘心地試圖去證實些什么,A一口否認劈腿的事實,依然用那些最拙劣的借口來標榜自己對待感情的專一性。
有句話說“誰年輕的時候沒有愛過幾個人渣?”那么,于咪咪而言,A就是那個“ZHA”的“A”。想必誰也沒辦法心平氣和地接受被劈腿卻死不承認的前任吧,咪咪雖不是無理取鬧的女孩子,卻也是極端地恨過,甚至我們這群死黨走在路上遇見A也必定會領著咪咪提前避開。如今三年多過去,從閉口不提到能小心翼翼地問起,A卻也是不痛不癢的甲乙丙丁了,咪咪只是覺得于自己也是種解脫吧。
跨年夜那天晚上,我又心血來潮把《康熙來了-世紀大和解》那一集翻出來看。小S哭著對黃子佼說“年輕的時候總是激烈一些,所以可能會說很難聽的話、做很過分的事,現在回想起來,真的很抱歉因為自己年輕時的沖動給他后來的人生造成如此大的影響。”這是我第三次看這一集,卻依然跟著一起哭成個淚人。
其實多年以后你再回想起你的某一段感情,可能都會忘了自己當初為什么那么聲嘶力竭,只是覺得那個像患了失心瘋般的自己略顯滑稽罷了。我們在年紀輕一些的時候總是難免把所有的人和事都看得過分重要,失戀一場便要把自己關在屋子里喝個爛醉如泥哭個天昏地暗,如若是自己一廂深情被辜負更會覺得是對方十惡不赦,想把所有惡毒的言詞都付諸于他,全然忘了眼前的這個人曾經在自己的生命中是如何被在乎、被重視過。
2.
曾經有一段時間我們一度以為,咪咪是有了喜歡的人了。
讓我們誤會的對象是咪咪的高中同學N,是一名職業足球運動員。咪咪大學階段上課遲到是常事,還因此被罰寫過1500字檢討書,可是但凡是N所在隊伍的每一場比賽,咪咪都會準時準點地蹲守在電腦前看直播,偶爾那股熱血還會吸引到她室友搬過椅子跟她坐在一起看比賽。N在場上取得好成績的時候,咪咪還會偷偷跑到微博去發一條微博慶祝一下,哪怕兩個人誰也沒有關注誰。
那段時間咪咪和我們在一起聊天,三句話離不開N,還會分享他的一些采訪視頻給我們看。大家總取笑她說:“咪咪,你這是什么情況啊?以前也沒覺得你還是個鐵桿球迷啊。”我說:“他提起過的軟件你都去試著琢磨,他分享過的歌曲你都去單曲循環,他愛看的電影你都會堅持一分鐘不漏掉,哪怕那些東西完全不是你會愛的類型,那么就算沒有其他情愫也是很重要的人才會那么努力想要靠近吧。”咪咪總是哈哈笑,說:“哪能啊。我可有自知之明,男神就是男神,只可遠觀,和我可沒有半毛錢關系。”
其實相比之下,咪咪算是離自己男神很近的那一類,甚至能單獨約出去一起吃飯,能被邀請去現場看比賽。可是即便這樣,N也不是可以真真切切抓得住的存在。咪咪拿出手機翻出N的朋友圈,給我看了一張女生照片:“看,男神的女神女朋友。挺般配的吧。”
15歲的時候站在教室走廊上看他打籃球總覺得課間休息時間太短;17歲的時候學校運動會他打破50米記錄的時候我的心都差點要跟著一起跳出來了;20歲的時候看他坐在臺上一邊彈吉他一邊唱歌感覺他好像真的在發光……好像每個女生在不同的年紀都多多少少會被一些閃光點吸引到,同時伴隨而來的大多數時候都是跌入塵埃的自信,自己似乎一直都在暗處仰視對方,可是依然感覺“花癡”真是一種少女感十足的特質呀。
3.
應該是Q的出現坐實了咪咪對N真的只是迷妹一樣的喜歡吧。
我不知道是不是每個人心底都有一個人,不是非他不可,也沒有非要在一起的執著,但是只要他開口,就一定會頭也不回跟他走。Q在咪咪心中的意義大概就是如此吧。
Q是咪咪的小學同學,在那個手機、微信都遠遠不如如今普及的年代,小學畢業之后咪咪便和Q完全斷了聯系。倒是大三的時候,人人通訊錄里突然跳出來一則好友申請,咪咪都險些要記不起這個憑空冒出來的小學同學了。Q也是突然想起人人是眾多社交軟件之中實名制幾率最高的,于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搜索了一下,沒想到真的找到了咪咪。
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Q向咪咪坦白了一件讓人大跌眼鏡的事,Q說十年了,他的人人、QQ、所有游戲密碼一直都是咪咪的名字……聽到這里的時候,我們幾乎都做好了準備覺得咪咪馬上就要通知我們她要戀愛了。可是,也不知道是中了什么蠱,Q和咪咪卻并沒有向偶像劇方向發展,往后的日子,他們約在一起吃飯、看電影、通宵K歌,聊起失去聯系的這些年自己的變化,也聊起現在的生活狀況以及未來走向的打算,卻唯獨絕口不提誰愛誰亦或是任何曖昧的字眼。
我們一群人總覺得一切都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卻因為兩個人溫吞的性格誤事,在一邊實在是看得心里著急。畢業離校的前一天晚上,我們打小算盤說要把咪咪灌醉,然后趁著酒勁給Q表白。咪咪一個人蜷在椅子上喝悶酒。我問咪咪:“如果喜歡是10分,那你對Q有幾分?”“5分。”“就5分啊?”朋友在旁邊起哄。“那6分。”“誒,不是吧?你覺得我會信嗎?”“8分行了吧?好,9分,9分。”“表白表白表白……”我們慫恿咪咪掏手機表白。咪咪說:“別鬧,我又沒喝醉。”然后猛地灌下一大杯啤酒。我們想要推波助瀾的詭計最終也沒有得逞。
工作在畢業后的半年里成了生活的重心,愛情被壓榨得沒有一點空隙可鉆。再也沒有聽咪咪提起有關于Q的任何消息,我偶爾問起,咪咪也只是無奈地答:“沒怎么聯系啊,估計他也忙吧,我也不好意思去打擾他。”
直到前幾天,咪咪給我發了條消息,說她心情有些不好……說Q有女朋友了。我一時有些接不上話,我好像一直默認,咪咪一定會和Q走在一起,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咪咪說其實她一直都想過會有這么一天,只是自己有些反應不過來罷了,還有天真地想過,會不會自己在他之前找到另一半,如今看來她壓根沒有那么灑脫的吧。
我點進咪咪的朋友圈,看到簽名改成了:不想看到的,這天終究會來。
其實很想知道如果胡攪蠻纏是我,死纏爛打是我,主動走完這100步的是我,故事在我這里會不會變成喜劇收尾。只是即便時光能倒退,我想我也依然沒有勇氣去為了這份不確定性試圖爭取一些什么,可是,我一直做好了準備回復你:“好呀”……而后,不會有這個“可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