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成功的觀念——不取不舍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正確的觀念即是-面對一切順境而「不貪戀」;面對一切逆境而「不逃避」,便達到不取不捨之境。

? ? ? ? ?生:正確的觀念如何界定?

? ? ? ? ?師:內心是平等、清凈、自在、積極、慈悲、利他…,簡單的說:「自己快樂、別人高興、一切圓滿。」這些皆由正確的觀念,所帶來的喜悅!

? ? ? ? 生:不取不捨又為何義?

? ? ? ? 師:人皆有分別的心態及概念,所以,常有愛與恨、喜歡與討厭。譬如:

一、遇到順境-合我意為「順境」。故起貪愛,心想擁有,想盡辦法來取得!因愛,故貪戀不捨,沉溺其境,但順境終因無常而消失,心便痛苦!

二、遇到逆境-不合我意為「逆境」。故起厭惡,心想遠離,一心想要捨去!因惡,故時時刻刻,想要逃避,雖逆境終會變化,但又會遇到其他不如意,因此,心常痛苦!

? ? ? ? ?生:要如何達到此心境?

? ? ? ? 師:應以「平等心」面對一切境界。簡言之,將分別之概念轉成「一視同仁」的心來看待。可從六個角度來解析:

一、我-我有苦樂的感受。合我為「樂」、不合為「苦」,何樂何苦,皆為個人認知所產生的,應破除此概念。

二、人-人有善惡的概念。好人為「善」、壞人為「惡」,其實善非善,惡也非惡;好人值得「學習」,壞人引以「借鏡」,所謂「見賢思齊,見不賢內自省」。故兩者皆可為師。

三、事-事有好壞的兩面。順利為「好」、不順為「壞」;好事「不得意」,壞事「不在意」,好 比「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盡力就好!

四、時-時有先后順序。已到為「先」、未到為后」;時機未到「可準備」,時機已到「好發揮」。要先潛龍勿用,方可飛龍在天。

五、地-地有動靜的環境。吵雜為「動」、安寧為「靜」;靜處「養心性」,動處「練功夫」。汝 心不動,外境又耐您何?

六、物-物有美丑的形態。欣賞為「美」、厭惡為「丑」;物美「不迷惑」,物丑「不排斥」。如  同「情人眼中出西施」見人見智。

  成功者面對一切,接受一切,即不去取一事,亦不貪求一物也。

自我省思

1、什么是正確的人生觀?

2、您會應用不取不捨嗎?

3、人如何常保持平等心?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