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中的四大美女:楊貴妃,西施,貂蟬,王昭君

四大美女:沉魚落雁 ,閉月羞花 分別是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這四大美女,婦孺皆知,有各種浪漫的故事流傳,正式中如何記載呢,接下來一一列舉。

先說記載最多的楊貴妃。

楊貴妃

楊貴妃確有其人,新唐書和舊唐書均有記載。但是,這兩本正史都沒記載她的名字,就連白居易的《長恨歌》也只說是楊家之女,并沒有說她的姓名。真正提到她的名字是一本叫做《明皇雜要》的書,這本書是在楊玉環死后一百多年的時候寫的。看看這個名字,大概就是像現在的八卦新聞一樣,捕風捉影的概率大一些。后代也就延續了這本書中提到的楊玉環這個名字。或許我們叫了一千多年的這個名字本身都極可能是錯的。

既然說多四大美女,那就看看《新唐書》中關于她的美貌的寫法吧。

新唐書原文如下:

玄宗貴妃楊氏,隋梁郡通守汪四世孫。徙籍蒲州,遂為永樂人。幼孤,養叔父家。始為壽王妃。開元二十四年,武惠妃薨,后廷無當帝意者。或言妃姿質天挺,宜充掖廷,遂召內禁中,異之,即為自出妃意者,丐籍女官,號"太真",更為壽王聘韋昭訓女,而太真得幸。善歌舞,邃曉音律,且智算警穎,迎意輒悟。帝大悅,遂專房宴,宮中號"娘子",儀體與皇后等。

原文翻譯:

玄宗貴妃楊氏,是隋代梁郡通守楊汪的四世孫女。其家后來徙居入籍蒲州,便成了永樂縣人。楊氏幼孤,養于叔父家。起初成為壽王之妃。開元二十四年(736),武惠妃逝世,后廷妃嬪中沒有合于玄宗心意的人。有人上言說壽王妃容貌秀美,天生麗質,可以充入后宮,便召她進入禁中,玄宗大為稱異,便命楊玉環自請度為女道士,給予宮中女官之職,號為“太真”。另為壽王娶韋昭訓之女為妃,而太真從此得到玄宗的寵幸。她能歌善舞,精通音律,而且聰明穎悟,智算過人,先事迎逢,合于上意。玄宗大喜,于是受寵專房,宮中號稱“娘子”,禮儀與皇后相等。

新唐書中關于楊貴妃的傳記也就是幾百字,不到一千字,關于容貌的就這么多。貌似也沒寫長得多么的夸張呀。李隆基第一次見到楊玉環的時候,李隆基56歲,楊玉環22歲。這個年紀相差太大了。估計李隆基早已經將后宮中的各位嬪妃們看膩歪了,來一個新鮮的,長的差不多的估計就很喜歡了吧。針對楊玉環,后世有夸大之嫌。

至于楊貴妃的其他事跡,跟流傳的差不多,再次就不贅述了。

王昭君

雖然楊貴妃的容貌史書中并沒有寫多少,但是最起碼還寫了將近一千個字來記錄這個人。但是王昭君可就慘了。《漢書》關于王昭君的描寫出現在《匈奴傳下》(漢書將匈奴傳分了上下兩篇)關于王昭君的描寫就幾十個字。

王昭君,名墻(后漢書寫作嬙)字昭君。匈奴呼韓邪單于求一個漢家女子來通婚,漢元帝從宮中選良家女子王昭君給匈奴單于,這個女子就是王昭君,然后呼韓邪單于封了王昭君為寧胡閼氏(yan zhi 閼氏是匈奴管他們的皇后的稱呼,寧胡嗎,就是是胡人安寧,胡人是匈奴的自稱,可不是貶義),給王昭君的這個稱呼可不是呼韓邪單于唯一的皇后,最大的皇后是大閼氏,也就是說王昭君在匈奴后宮不是地位最高的。王昭君跟呼韓邪單于生了個兒子,后來被封為匈奴右渠王,這個地位還比較高,在匈奴單于兒子中,算得上第二第三的位置了。后來呼韓邪單于死了,王昭君又做了呼韓邪單于的繼任者,也就是呼韓邪單于的大兒子的老婆,又生了兩個女兒。后來漢朝還派王昭君的哥哥出使匈奴,王昭君的各個被封為和親侯。后來王昭君的女兒還作為人質,在漢哀帝時期進入漢朝侍奉過太后。

好了,《漢書》中關于王昭君的描寫就這么多了,沒其他的了。關于容貌只字未提,像什么讓畫師作畫,沒給錢之類的說法更是只字未提。

再說一下,昭君出塞的大背景。其實昭君出塞的時候,匈奴已經很弱了,完全被漢朝壓制。不是像歷史演義的那樣,昭君是擔負了什么歷史使命。如果昭君不去,漢朝就要被匈奴吞并了一樣。那會的匈奴單于是向漢朝求和來的,匈奴單于是希望漢朝賞賜一個漢女給他。如果真的是和親,王昭君的地位根本不夠啊。即使不是公主,最起碼也得是一個翁主(漢朝規定,只有皇帝的女兒才可以稱公主,諸侯王的女兒稱翁主)。

《后漢書》關于昭君的文字多一點,而且也寫的詳細一點,請參考如下:

王昭君,姓王名嬙,南郡秭歸(今湖北省)人。匈奴呼韓邪單于閼氏。呼韓邪來朝,帝敕以五女賜之。王昭君入宮數年,不得見御,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呼韓邪臨辭大會,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豐容靚飾,光明漢宮,顧影徘徊,竦動左右。帝見大驚,意欲留之,而難于失信,遂與匈奴。”

這里還寫了一點王昭君的容貌。但是背景交代的很清楚,匈奴單于來朝,就是匈奴都到了低三下四的要來漢朝拜大哥了。《漢書》的作者是班固,東漢人。《后漢書》的作者范曄是南朝宋人。范曄距離昭君都好幾百年了,估計范曄也有很大的演繹成分。在此以漢書為準,后漢書的僅供參考。

好了,剩下的兩位就很簡單了。

貂蟬

正史無記載。任何的正史,包括《三國志》均無記載。如果真的像《三國演義》里描寫的那樣,對除掉董卓,勾引呂布做出了那么大的貢獻,《三國志》不可能一個字都沒提。陳壽在寫三國志的時候,處于晉朝初年,曹魏的廢帝還沒死呢。陳壽距離三國是很近的。如果真有貂蟬其人,陳壽不可能如此的忘卻。易中天在品三國中大概提過貂蟬的來龍去脈。貂蟬不是一個人名,是負責管理貂蟬冠的一個女官的官名。關于貂蟬的記載,最早出現于元雜劇。好了,說到這里,大家就可以很確定的認為,貂蟬完全是虛構的了。

西施

西施也很簡單,正史無記載,只字未提。關于西施生活的年代,史料就很少,再加上秦始皇的焚書坑儒,留下來的就更少了。能參考的就一本《史記》。最起碼太史公先生,對西施只字未提。跟范蠡離開越國,泛舟海上什么的。關于范蠡的這些事情,太史公在《越王勾踐世家》中做了詳細的記載,但是就沒提范蠡還有個紅顏知己。關于什么時候開始流傳大美女西施的,俺不知道,也沒做過考證,也沒見到那個專家的考證。但是最起碼在宋朝就有了,因為蘇東坡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中是提到西施了。或許西施真有其人吧,而且也漂亮,只是我們現在的史料太少了。如果考古能找到范蠡的墓,可以考證一下,范蠡身邊是不是還有一個西施,再還原一下,看看是不是個大美女。

四大美女在正史中就是這樣記載的。也不知道是誰,拼湊了這四個人為四大美女。或許這四位美女,不僅僅是長的漂亮吧。更主要的是這四位美女都有政治使命,都肩負了一個國家的興旺。王昭君初始匈奴,西施滅了吳國,貂蟬離間了董卓和呂布,挽救漢家江山,楊貴妃的正面意義差了點,是讓唐朝由盛轉衰的,但是或許也可以做一個反面的很好的例子吧,畢竟楊貴妃也不像妲己那樣窮兇極惡。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說的就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的絕世姿容,她們到底有多美,我們不知道,畢竟古代沒有相機。雖...
    藍冰小札閱讀 606評論 0 3
  • 從圖書館借了一本海潮出版社出版,劉建生主編的《閱微草堂筆記》看,覺得這本書文筆優美,小故事中越藏著大智慧,...
    蔚藍的天空和小總閱讀 525評論 0 0
  • 月亮 捕捉到我的憂傷 她把這哀愁織成了月光 月光 貪戀著我的彷徨 她把這彷徨交付給天亮 我想 到天亮 我還要看多久...
    達奚君閱讀 362評論 6 12
  • 在我工作的過程中,縣城的小姑娘們基本都是月光,一方面是工資真的才兩千多,而吃喝玩樂的物價真的是很貴,另一方面是她們...
    扭去閱讀 2,038評論 24 22
  • 迭代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 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
    楷帥閱讀 308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