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旅行我想談些什么?
? ?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事情之一。
關于旅行從了解到初體驗再到多次重復體驗再到淅淅喜歡上這種生活方式,旅行與我而言,就是讓心和眼睛在路上。我并不是一個真正的旅行考,我只是一個偶爾放縱自己走出自己生活圈子的菜鳥旅行者或是偽旅行者。
? ?在我周圍的一些人,把旅行當成一種很牛X 的事,但在我看來,旅行是一件很“自私“的事情,不是做給別人看的,也不是作為向別人炫耀的談資,而是發自內心地認為這是自己的事。
? ?旅行中的感悟每個人都不一樣,這和每個人的地位、學歷無關,而與每個人的人生經歷及內心世界有關。同樣的旅途,映射在不同的人的內心感受是不一樣的。
? ?我理解的旅行其實就是你邁出家門,去體驗你從未體驗過的經歷,并其實感受自我內心世界的一次戶外活動。
? ?前段時間的“微旅行”,就是走出家門,在你熟悉的城市中尋找你一直不曾注意的一些人或事,一棟古老的建筑,一條承載著當地生活氣息的集市,一處非著名的景點等,井去融入進去,體驗他、感受他。甚至可以在自己居住的城市中找個青旅,住個一天兩天,在責旅與那些在旅行中的人聊聊天,聽他們說說在路上見到的奇聞異事,想想假若自己在路上又會是怎樣的一種情形?
? ?更長的旅行就要取決于你的時間、經濟實力及個人心里對旅行生活方式的期望值了,有些人耗其一生一直在路上,他們邊打工邊旅行,以自己的生活方式及生活態度旅行著,而且還活得有滋有味,這讓我們這些按常理生活的人唏嗖不已。有些人則選擇一段時間去旅行,如“間隔年”,就是某些人在參加工作之后專門騰出一年左右的時間去旅行,以及很多大學生甚至中學生在畢業之后進行的畢業之旅,以此紀念他們即將離去的學生時代。
? ?旅行,必須要求要有一個還算過得去的身板,一個不太挑剔的冒,還有就是一顆驢過而安且時刻好奇的心。好的身體可以允許我們走更遠的賂,登更高的山,看更特別的風景。好的胃不僅有助補充能量,還可以讓我們遍嘗各地的美食佳肴。但旅行中飽一餐餓一餐的情況也經常發生,這需要去適應的。旅行是辛苦的,但最終是快樂的:
? ?旅途中,和自己交談是必修課。當你坐在飛馳的火車上或晃蕩在左搖右擺的大巴上你可以無神地望著窗外,與內心那個自我在交談,談人生、談理想、談未來…… 不管怎樣,都必須用一種積極的、熱情的、回歸自然的心態和內心中的那個自我交談,讓我們認識我們自己。
? ?旅行吸引人的另一方面是旅行永遠是新鮮的,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刻會看見什么樣的風景,遇到什么樣的人,發生什么養的事?多半剛開始旅行時,既興奮又帶些恐懼,當然恐懼多半是對未來將會發生的事無法掌挖或是怕自己受到傷害。前者,就要有空杯心態,接受你喜歡的,包容不喜歡的,吸收你不會的;后者則需要具有避險能力,回避可能的風險。
? ?旅行能培養簡約生活的生活態度,勤儉的生活品質。你會發現旅行需要的并不多,晚上睡覺有張床就可以,吃飯只要能吃飽就行。為走更遠的路,登更高的山,你會不斷精簡裝備,輕裝上陣,所有不需要的東西都會阻礙你的前行。旅行會逐漸讓降低你對物質需求的欲望. 明白其實“困了有床睡,餓了有飯吃”就是一種幸福I
? ?旅行在外,風吹雨淋、風餐露宿、人情冷暖,只有自己感受,自己承受,這也是人生中的一種體驗,放寬心欣然接受,你會發現任何的不如意都不會構成你人生中的磕絆,旅行即修行,旅行中任何困難都是你成長的基石,旅行教會你成長,成長為一個更好的。自己
? ?最后,借用行者《騎車回巴黎》中卡卡和小白總結的話:“自己給自己的辛苦不是辛苦,是幸福t”
? ?旅行,不是自己給自己的辛苦,而是給自己的幸福!
走,收拾行李,讓我們去旅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