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管理是對個人發展非常有用的知識,是否能夠做好時間管理,是享受生活還是被生活所困的根本原因。
有沒有感覺自己忙忙碌碌卻沒有收獲、有沒有感覺自己要做的事情很多以至于不知道應該做什么、有沒有感覺不能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事情、有沒有感覺立志要做一件事情但是往往半途而廢、有沒有感覺自己的時間不夠用?......
如果自己有上訴的類似感覺,那么就要注意了,你需要重新認識自己,去學習一下時間管理知識,讓自己成為時間利用達人,做時間的主人,才能享受優質生活。
下面我們來認識一下時間管理是什么,應該怎么做呢?
時間管理是通過事先計劃,運用一定的方法與工具實現對時間的有效利用,從而達到人們的既定目標。
時間管理有5個要素:目標,計劃,方法,工具,執行。我們分別對這5個要素進行分析與總結。
目標
目標就是我們要做的事情要達成的結果,目標一定要明確在什么時間完成,而不是只有一個結果,沒有時間限制。假如你要考一個項目管理證書,那么你把目標定義為“我要在今年12月份拿到項目管理證書”就比“我要拿到項目管理證書“要好的多,也更容易完成,因為有時間的概念在里邊。
目標不要設定的太大,因為這樣需要花費太多的精力與物力才能見到效果,時間太久沒有效果則容易使人放棄。如果說你的目標就是很宏大,怎么辦呢?
拆分目標,把一個大的目標,分階段實現,先易后難,逐個完成,直到實現最終的目標。因為每一個小目標的實現,就會增強自己的信心,見到了成效,繼續下去的動力就會更大。俗話說:“不要一口吃成個胖子”就是這個道理。
計劃
明確目標之后,就需要為這個目標制定一系列的計劃。這個計劃是由目標反推出來的。要拿到證書,就需要通過考試,就需要了解考試的時間與考試內容。針對考試內容,需要購買考試用書,查找資料。確定是否需要參加培訓班,參加培訓班就要制定培訓計劃。不去培訓就需要制定自學計劃。
計劃盡量要細致,只有計劃得當,目標實現的可能性才更大。計劃的制定要合理,要考慮計劃實行的可行性。計劃要為其他事情留言余地,不能把時間都安排在這一件事情上,否則遇到重要或者緊急事情,此計劃就有泡湯的可能。
方法
時間管理是有方法論在里面的,二八定律是重要的一個。“20%的人手里掌握著80%的財富”。根據這一原則,我們應當對要做的事情分清輕重緩急,重要優先于緊急。
一、重要且緊急,必須立刻做。比如救火就是必須馬上要做的。耽誤一下都不可以。這類事情盡量不要停在手里,遇到了立馬解決掉,這類事情卡到手里越多,你的工作效率就會越低。
二、重要但不緊急,只要是沒有重要且緊急的壓力,應該把此當成緊急的事去做,而不是拖延。這類事情是要優先處理的,這叫未雨綢繆。只有這類事情做好了,才不會出現重要且緊急的事情。
三、緊急但不重要,只有在優先考慮了重要的事情后,再來考慮這類事。不要把“緊急”當成優先。其實許多看似很緊急的事,拖一拖,甚至不辦,也無關大局。比如有人突然請你吃飯,去還是不去這就看你的心情了。
四、既不緊急也不重要,有閑工夫再說。比如打牌娛樂等,只是一個消遣,做不做都無傷大雅。
工具
做好時間管理,是需要一些工具來支撐的,比如:任務清單,計劃列表等是要記錄下來的,“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記錄不是記在腦子里,也不是寫到一張紙或者一個本里。互聯網的時代,有很多筆記工具,無論是電腦還是手機,離線還是在線,使用起來都比較方便。比如:百度云,有道云筆記,日歷App等,都是記錄的好工具。
執行
確立了可完成的目標,制定了有效的計劃,掌握了時間管理的方法也運用了時間管理的工具,萬事都已具備,那么目標最終是否可以達成呢?主要還是看你的執行力怎么樣。
如果能夠嚴格按照計劃執行,假以時日,目標就能達成。如果執行力不強,“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制定再完美的計劃,運用再好的方法,使用再優雅的工具也是不可能實現目標的。
最后,讓我們一起做好時間管理,盡情享受人生之樂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