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本文僅適用于準備學習一門新外語,并希望能夠學有所用,但因懶散、無耐心、不自律、無行動力而無法堅持,又不知如何改變的人。
極度自律,擅于堅持,或學外語只為娛樂的同學,可繞道而行。
上次寫了不要再問我"日語好學嗎"系列之后,很多朋友問自學日語應該怎樣開始。對于這個問題我真是沒什么自信,因為我是日語專業出身,在老師的教導和考試制度的鞭策下,就稀里糊涂地學下來了。
而關于自學外語,我的確有不少經驗,但都是失敗的血淚史。
我一共學過八門外語,非專業學習的有六門,其中有五門都學廢了。你看——
第一門:德語。學習時間:三個月。學習方式:培訓班。學廢原因:缺乏目標,就缺乏動力。莫名想學,莫名學不下去了。
第二門:蒙語。學習時間:半年以上。學習方式:培訓班+網絡課堂。學廢原因:文字太難,產生抗拒情緒。沒有專業老師,教學不系統。
第三門:法語。學習時間:第一次三個月,第二次將近一年。學習方式:第一次培訓班,第二次大學二外課。學廢原因:太難學不下去。
第四門:意大利語。學習時間:一兩節課(不同時期聽過不同版本的入門課)。學習方式:網絡課(免費)。學廢原因:懶。
第五門:阿拉伯語。學習時間:一節課。學習方式:網絡課(付費)。學廢原因:文字太難,老師講得太無聊。好吧,其實主要也是懶。
其實,在大一的時候,我還跟留學生學過韓語,元音字母都沒背完就放棄了。
其實,在上大學之前,我也自學過日語。買了本書,看了一課,就沒有然后了。
其實,我還放棄過彈琴、跑步、跳操、瑜伽、寫坑了n部小說,荒廢了好多理想……大概我的字典里就沒有“堅持”二字。
難道就這樣一事無成下去了?
終于,在學到第八門外語,也是自學的第六門外語——韓語的時候,我再也忍受不了三分鐘熱度的自己,決定改過自新,重新做人。我發誓,這次一定要堅持下來,不考過等級考試的最高級絕不罷休。
其實說這話的時候,連我自己都不信。
但奇跡居然發生了!
從2013年10月開始學習韓語,2016年10月通過了TOPIK考試的5級(距離最高級6級差13分),預計今年4月可以通過6級考試。
這個時間并不短,但鑒于之前的“斑斑劣跡”,我對自己的堅持還是很滿意的。
這篇帖子里我不講學習方法,只想談談自己的經驗和體會,看看平凡又懶惰如你我者,如何找到堅持的理由。
不堅持,就什么也沒有
成功的人都是相似的,失敗的人各有各的借口:沒時間,沒天賦;發音太難,文字太難,變形記不住;老師講得太無聊,太枯燥……
但我還是希望大家能夠堅持。因為對于外語學習來說,如果不堅持,就什么也沒有!
你所有抄過的單詞,讀過的課文,頭痛過的語法,耗費的時間和精力,一旦半途而廢,全都會歸零!學習時間長的,還會留下幾個單詞、一些短句和若有似無的“語感”;時間短的,可能連字母的發音都記不清了。
對,就是這么殘酷。學外語,如果不能夠堅持到底,投入精力越多就越可惜。
明白了這一點,便有了堅持下去的動力。
目標要小而具體
如何堅持下去?先定目標。沒有目標的努力只是無用功罷了。
以日語為例,很多人說自己的目標并不高,只要能看懂日漫/日劇生肉、玩日本原版游戲、跟日本人交流就可以了。我天,這目標不高嗎?要知道,一半的自學者都倒在了語音的大門前啊!
還有人說我的目標是去日本旅游、了解日本文化,可這跟你學日語有必然聯系嗎?目標太虛無縹緲,就容易失去前進的動力。
高大上的目標可以放在心里,實際的目標必須小而具體。
我學韓語的第一個目標,就是學完語音,認得所有字母。比起那么多門學了半天連念都不會念的語言,韓語只要學會語音就很不錯了。完成了這個容易達到的目標后,我才按部就班地開始了下一步的學習。
那如果學日語的話,第一個目標就可以定為“背下五十音”。之后可以以“學完語音”“學完x教材第x課”“背100個單詞”等為目標,一步步地學下去。
養成微習慣,設定短期限
最近流行一個詞叫做“微習慣”,即讓自己每天做微不足道的積極行為。比如每天做一個俯臥撐,寫50字,看5頁書等。因為它太微不足道了,小到你不好意思不去完成。也不會給你造成負擔,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習慣。
這個方法也適用于學外語。
比如日語五十音,背不下來怎么辦?可以把它分解啊。
平假名一天背五個,加一天復習;片假名一天五個,加一天復習。20天的時間足夠你背完啦。時間長也不怕,總比心血來潮背一天,然后扔一兩個禮拜全忘了要強。
單詞也是,哪怕一天背五個,一年積累下來就是1800多個單詞,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但對三分鐘熱度的人來說,即使每天的課題微不足道,如果計劃時間太長也會中途放棄。許多嚷著“一年之內考過x級”,“一個月背完xxx個單詞”的人,連一個星期都堅持不到就放棄了。
對此我深表理解,如果計劃時間太長,潛意識里就會有一種“反正也堅持不下來,不如算了”的心理。
我們可以先定短一點的期限,比如“10天”。
比如剛才說的背五十音,平假名一天背五個,加上一天復習,正好是十天的時間。如果你有事,可以中間空幾天,再開始片假名的十天計劃。這樣至少你的一個計劃周期是完整的。
我曾經搞過一個背單詞打卡的活動,讓學生們每天抄寫15個日語單詞,并通過app的測驗,將截圖發到群里打卡,違規者發紅包。起初期限定為一個月,沒有一個人愿意參與,大家都覺得自己堅持不下來。后來我把時間改為了10天,參與的人一下子多了起來,而且實際效果也很不錯。大家都覺得,只有10天而已嘛,怎么都能堅持。
找“監督者”,立“flag”
目標小,期限短,可還是學不下去怎么辦?再教你一招,找個“監督者”。
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么在課堂上或培訓班學習會比自學堅持的時間長?因為有老師和同學在“監督”著你。
同樣地,如果在自學中引入一個“監督者”,也能起到類似效果。
實際上我就是這么做的。經歷了三次“自學超不過一課”的教訓,我很有自知之明地一上來就沒有自學韓語,而是找了一個朝鮮族的朋友。
她說“我不會教”,我說沒關系,我需要有人管著我。我讓她定期給我默寫單詞,督促我背課文和做練習。(我會給她一些報酬,但不到“家教”的水準)初期我就是依靠她的幫助堅持學下來的。
其實這個“監督者”也是一個“見證者”,他會對你的好壞高低做出反饋,讓你獨自學習的路走得不那么孤獨。
這個“監督者”,如果是能給予你指導的專業人士,那是最理想的。如果找不到,可以找一起學習的伙伴。或者由朋友、同學、家人、戀人等充當。
總之,這個人必須是認真負責,善于鼓勵和鞭策你的人。像那種把“反正你也學不會”或者“學什么學,起來嗨”掛在嘴邊的人,只會拖你的后腿。
如果你找不到合適的監督者,也可以讓大眾監督,比如把你的決心、計劃等在朋友圈等公眾平臺曬出來,讓身邊的人督促。比如每天背多少個單詞打卡,不然就發紅包。可以先設一個短期限,比如10天,這樣有助于堅持。
但你一定要明白,學習的主體還是你自己。請一定要對自己狠一點,如果言出不行,那就誰也幫不了你了。
活用低級別考試
這是我個人感觸最深的一點。
我的韓語之所以能夠堅持下來,前一半是由于有我朋友認真的監督;后一半就是靠考試。
學到一年半之后,我也學到了中級水平,就不想再麻煩朋友,準備開始自學。然后,就度過了幾個月一眼書也不看的墮落日子,眼看辛苦積累的韓語水平就要一夜回到解放前。
我情急之下就報了Topik能力考試,一共報了4次。
第一次2級,第二次4級,第三次5級,第四次準備過6級。
在學到后期,內容越來越難,動力越來越小的情況下,我硬是用半年一次的考試堅持了下來。因為中高級(3~6級)的卷子是同一張,只是分數檔不一樣。如果不復習,成績就會比以前還差,比如上次4級,這次3級。“好學生”出身的我,無論如何都不會讓這種事發生。所以在最瓶頸期的4級~5級期間,我硬逼著自己備考頂了下來。
也因此,我對外語能力考試有了新的認識。
外語能力考試一般分為業余和專業級別,比如日語的專業級別是N2以上,韓語要Topik4級以上,也就是說你去找工作、留學基本要達到這個水平,而低級別的考試純為了檢測水平,被許多人視為無用。我原來也是那樣認為的。
其實并非如此。
舉個例子,你的目標是半年瘦十斤,經過一個月的鍛煉,一稱,瘦了兩斤,有用嗎?
當然!這是一個多好的開始啊,讓你看到了希望,有了堅持的動力!
其實,低級別考試的作用,就是那個體重秤。它對自信心不強,意志薄弱的人很有用!
它可以讓你看到自己從最低處一點的一點往上爬,一次比一次好,一次比一次分數高,就有了堅持下來的動力。
堅持下去會得到什么
最后,說一點振奮人心的,堅持學外語的好處。
作為一個靠外語吃飯的人,我很清楚學外語能帶來什么——一些不會讓你錦衣玉食,但足夠豐衣足食的工作:各種口譯、筆譯、培訓教學、導游、代購、以及個人公眾號、線上分享課等。但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我并沒覺得業余的韓語學習能帶給我什么實際收益,只是單純地想堅持下來而已。
為了證明自己的努力,我會偶爾在朋友圈曬曬背單詞的擺拍照以及Topik考試的成績。
沒想到就有朋友讓我幫忙翻譯她單位的文件;另一個朋友說要公司要引進韓國漫畫,問我有沒有興趣翻譯;朋友去韓國旅游,都要拉上我當翻譯;同事申報科研項目,竟然還把我作為“韓語人才”列入了他的團隊。
所以請一定要相信:不管是不是專業的,不管學了多久,只要你達到了一定的水平,好處、人脈、收益自然追隨而來,這也是我的經驗之談。
最后,套用現在很流行的一句話與各位外語學習者共勉:你一定要努力,但千萬別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