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突然感覺已經很久沒有寫點什么了,用文字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好像那是十年前的事了,現在想要寫,可是卻不知道該從哪兒寫起,也不知道該寫些什么。現在每天拿著手機在看,看過的東西好像都是過眼的云煙,沒有在腦子里留下過多的痕跡,也沒有產生什么共鳴,沒有讓自己有什么想要寫下來的沖動。感覺自己的生活就是這樣了,沒有什么可以改變的了,每天上班下班,上有老,下有小,就像現在網上非常流行的詞,變得“油膩”了,每天看看手機,玩玩游戲,發發朋友圈,給朋友點個贊,自己的生活和曾經的興趣愛好都沒了,有的時候會突然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寫寫畫畫,看書都是自己曾經喜歡的,我不叫這些是寫作,繪畫和閱讀,是因為以前我做這些都是隨心的,沒有刻意的去學過這些。
? ? ? ? 第一次聽到《深度工作》,我的第一感覺就是無非是寫的如何更好的工作,如何提高工作的效率之類的,當你踏下心來,認認真真的把它讀完的時候,你會發現作者寫的不僅僅是這些。
? ? ? ? 美國作家卡爾.紐波特在他的著作《深度工作》中闡釋:“深度工作是在無干擾的狀態下專注進行職業活動,使個人的認知能力達到極限。這種努力能夠創造新價值,提升技能,而且難以復制。”他在書里寫的更多的還是方法和一些策略。
? ? ? ? 一邊看書,一邊對照自身,也開始明白自己為什么在過去一直難以進入深度工作狀態。高質量的產出=時間?專注度。在現在新媒體時代,手機網絡已無處不在,對視力和頸椎造成了很大的傷害的同時,也讓自己很難再靜下心來。剛剛還在想到底要怎么寫,但是想著想著,心思又飛了,始終無法把心思集中在一件事上。
? ? ? ? 說到專注力,記得以前自己也曾一夜讀完一本書的經歷,無人打擾,也算是深度閱讀了吧,現在雖然早已記不得書中的內容是什么,但是書中的一句話我卻一直記得,“人的一生有多長,人的一生就有多少愛”,這句話就像刻在了腦子里,我想這就是專注力的作用。然而,現在的人們手機不離手,朋友圈點贊,一些八卦新聞在不知不覺中占據了每天的大部分時間。我們的工作和生活都被這些浮淺的工作和生活占據了,我們生活也因此變得停滯不前,不再成長。我們都只是在用看似忙碌的表現進行浮淺的工作,以此感動自己,麻痹自己,假裝自己熱愛學習。僅此而已。
? ? ? ? 專注力是可以訓練的。專注力實際是一種心理能量,充分利用這種心理能量,把這種心理能量提高到最高值,就是最高效的專注力。高效的專注力不是與生俱來的,記憶高手是可以訓練出來的,通過冥想和短時記憶練習可以幫助我們訓練出快速并持續的專注力。
? ? ? ? 我認為最主要的還是時間要有規劃安排,制作時間安排表,開始安排好自己的每一分鐘;之前的大部分日子,常態是這樣的:空的時候無需安排,反正也沒什么事情做;忙的時候也不用太過安排,反正手頭全是活,想到什么做什么,一樣一樣做下去就好了。但是,有的時候對于一些臨時要處理的事情,如果沒有一個合理的安排,我們就會為此而耽擱時間,把本來想好的事情忘記了,甚至沒有完成。 就像村上春樹所說“沒有專注力的人生,就仿佛大睜著雙眼卻什么也看不見”。
? ? ? ? ? 書中寫到“養成好的社交工具使用習慣”,手機給我們帶來方便的同時,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弊端,我們要合理的利用它,我們才能更好生活,我們要克服手機癮,利用碎片時間,做好時間管理規劃,提高效率。
? ? ? ? 書中還寫到要控制社交:關閉微信朋友圈入口,取消微信消息自動提醒,等每一段深度工作之后再去查看、回復消息。
? ? ? ? 關于控制社交的板塊,書里提到了兩個概念:
? ? (1)選擇網絡工具的“任何益處法”:一旦發現使用一款網絡工具有任何可能的益處,或是不使用就可能錯過某些事,你就覺得有足夠理由使用這款網絡工具;
? ? ? (2)工具選擇的手藝人方法:明確在你的職業和個人生活中決定成功與幸福的核心因素。只有一種工具對這些因素的實際益處大于實際害處時才選擇這種工具。
? ? ? ? 直到看這本書之前,我用的都是任何益處法,我總會覺得,下這些app,買這些產品,應該都會有用的,如果我不買這個,我會錯過不少東西但事實上并沒有,或者說即使有,也無傷大雅、其實這就是一個簡單的機會成本與損益比較的問題。
? ? ? ? 關于控制社交的另一點是,朋友圈的點贊和評論。當我發一條朋友圈的時候,我的朋友會點贊、評論,這會讓我覺得自己做的事、過的生活或者是我的觀點得到他們的認可,這讓我覺得自己很重要。同時,這也是一種致癮性很強的感覺。事實上朋友圈得到的每一個贊都會讓我開心一下。但是,事實呢?你真的如此重要嗎?現在盛行的點贊之交,這種淺層交際,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
? ? ? ? 所有的深層工作的前提,都建立在你有明確的主要高層次目標的基礎之上(包括個人職業和私人生活)。但事實上,我們很多人都沒有對自己的未來規劃,都是屬于過一天算一天的。書中有一句話我很喜歡,你沒有嘗試過,就不會知道自己真的不喜歡。深度工作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習慣,只有多學,多做,多讀,唯勤,讓改變從現在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