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來自于彼此相互馴化

小王子一直以為自己擁有一朵獨一無二的玫瑰花,一直很富有,但當他看到滿地都是玫瑰花的時候,他突然覺得他只是普通的一朵而已。就像很多情侶曾經有那么一刻,覺得彼此都是世界上的唯一,慢慢地,他們唯一的感覺淡化了,彼此只是人群中非常普通的一個罷了。因此彼此不再那么珍惜,于是漸行漸遠。

但有一只小狐貍徹底改變了小王子的看法,因為他馴化了哪只狐貍。

什么是馴化呢?就是創造關系。

狐貍對小王子說:“對我來說,你無非是個孩子,和其他孩子并沒有什么區別。而你也不需要我,對你而言,我只是千萬只狐貍中,普通的一只。但如果你馴化了我,那我們就會彼此需要,你對我來說是獨一無二的,我對你來說也是獨一無二的……

如果你馴化了我,我的生活將會變的充滿陽光,我將能夠辨別一種與眾不同的腳步聲。別人的腳步聲會讓我躲到地下,而你的腳步聲就像音樂一樣美好,會讓我走出洞穴。“

正如原本陌生的兩個人,他們因為彼此之間的互動,創造了關系,也因此彼此在對方心中變得那么不一樣。那曾經一起走過的道路變得和其他道路不一樣,因為那里有他們互相追逐和那一陣陣歡聲笑語;原本非常普通的奶茶都變得很不一樣,因為那是他們曾經一起品嘗過……只要曾經一起經歷過的,都變得那么不一樣。

馴化,讓原本毫無關系,毫無血緣關系的兩個人變得比親人還親。

那如何馴化呢?

小狐貍告訴小王子,你需要耐心,你需要離我有點遠點地方坐下,就像這樣,我會偷偷看著你,你不用說話,但你每天都要坐得離我更近一點……

小狐貍還告訴小王子,他們需要儀式感。

小王子每天都會在下午四點的時候來到他們約定的地方,而狐貍每天在接近相見的時間的時候都會很激動,而且越接近四點,他就越高興。而如果狐貍不知道小王子每天何時過來,他就會感到特別的不安和焦躁。所以他們之間需要儀式感。

那什么是儀式感呢?

它使得某個日子區別于其他日子,某個時刻不同于其他時刻。比如獵人每周四會和村里的姑涼一起跳舞。比如異地戀的兩個人,每個月初的第一個周六相見。

這種儀式感讓彼此在每一天,某一刻會有一種莫名的期待,一種幸福的感覺,也在提醒著彼此的珍惜。他和我們所想的外在形式不一樣。

這種儀式感是發自內心的,就像有些人在吃飯之前會閉上眼睛,雙手合十,在心里默默感恩這一份來之不易的美食;有人在每天早上醒來給身邊的愛人,一個親切的擁抱;有的人在開始工作之前,閉上眼睛,深呼吸,挺直腰板,然后帶著微笑投入工作;就像有些人在每次面對新的客戶的時候,都會深深地鞠個躬,然后帶給客戶幸福的服務體驗;就像江湖上俠客出手前,先亮一下門戶,你來一個白鶴亮翅、他來一個金雞獨立,給自己打氣,同時嚇唬一下對方,雖然起不到什么作用,但是告訴對方,你小心點,哥可不是吃素的……

這些儀式感看起來很簡單,但卻讓每一次都變得那么神圣,那么珍貴。

馴化除了建立儀式感,更需要我們在看東西的時候用心去看,因為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楚,因為重要的東西是用眼睛看不見的。

這里的心,就是一種內在的感受;重要的東西,就是生活的意義和價值;眼睛就是外在的因素。

可惜,我們越來越熱愛數字。喜歡一個人,不是聆聽內在聲音,而是此人有多少財富,三圍多少,身高體重多少……,別人告訴你吃了一道味道很美的菜肴……你根本想象不出來,而是很直接地問:在哪里吃的,網上評價幾分,餐廳幾星級的,菜肴多少錢……似乎很理性化,很客觀化,孰不知試圖用客觀標準體系來界定和衡量主觀的價值意義,這是多么荒唐的事啊。

這個世界有越來越多的衡量標準,讓我們越來越理性,但有些東西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楚,重要的東西用眼睛是看不見的。

馴化,彼此創造關系,需要耐心,建立儀式感,還需要我們用心去感受,從而獲得彼此間的唯一和幸福。而這種馴化,也不僅僅局限于人與人,不僅僅是愛情,還可以是我們培養某個興趣,某些愛好。

比如你希望馴化寫作,首先建立儀式感:你每天晚上九點時,很自覺地把手機設置成靜音,并放在遠離自己的地方;接著你把桌面清理干凈,把網絡斷掉,大腦屏幕只有碼字的界面;并且坐直,閉上眼睛深呼吸下……一系列的儀式感后,開始碼字……你用心感受整個過程,你體驗著那種毫無思路的痛苦,那種文思泉涌的幸福,你感受著碼字過后的舒暢,你感受著一個個靈感出現的快感,你放下了各種數據的追求……甚至在每次碼字過后,你都會回味下,剛過去那段時光的體驗,你甚至把它們一一記錄下來,每每回味時,都幸福滿滿。相信碼字不僅僅是碼字,而是你和碼字之間的相互馴化,慢慢地,她成了你生活中幸福的源泉。讓你的每一天都變得有些不一樣。

幸福,讓我們從彼此馴化開始。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