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我讀了《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原本只想打發一下無聊的時光,沒想到一拿起來就不想放手,一口氣把它讀完,里面的一些觀點和方法的確很好,尤其是富爸爸對金錢的看法,讓我的金錢觀大大改變。
這本書的作者羅伯特.清崎一生中有兩個爸爸,一個窮,一個富。
窮爸爸經常說:我可付不起,富爸爸經常說:我怎樣才能付得起?
窮爸爸經常說:貪財乃萬惡之源,富爸爸經常說:貧窮才是萬惡之本。
窮爸爸經常說:在學校要好好學習,這樣才能在好公司工作,富爸爸經常說:到學校要好好學習,這樣你就能發現一家好公司并收購它。
首先,使我改變的是對財務的認識,“窮爸爸”們都避而不談財務,認為這是一種庸俗的表現,可是我們又為了這庸俗的東西每天努力工作,我們的生活和金錢息息相關,我們要勇于談論這些東西,弄清楚自己的財務狀況,提高自己的財務知識。注重對自己財商的培養,早日實現財務自由。
財商的培養,是來自家庭而非學校,窮爸爸小時候受過良好的教育,幾乎所有的知識都來自于學校,而學校是不怎么教關于金錢的知識的。他們給學生灌輸的觀念就是:在學校要好好學習,考上名牌大學,長大后自然就會賺大錢。家長也只關注成績,不讓孩子做一切自己眼里的“閑事”,所以窮爸爸現在還在財務問題的泥沼中掙扎。富爸爸連初中都沒念完就輟學了,但他接受過很好的財商教育,懂得如何正確理財,所以如今已經成為了夏威夷最富有的人之一。
現在中國的很多家庭,孩子小時候不注重對其進行財商教育,感覺學習成績高于一切,只要你學習成績好,大人們就能滿足你的一切要求,孩子們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他們唯一不需要擔心的東西就是錢,他們不知道蔬菜多少錢一斤,襪子多少錢一雙,用同樣的錢怎樣買到最多的東西,家長們覺得只要你考上好大學,就能找到好工作,這簡直是天方夜譚,癡人說夢。父母的金錢觀是什么樣,孩子的金錢觀也是什么樣,如果你想讓你的孩子成為富翁,自己得先是個金融專家,而不是只會告訴他:“在學校要好好學習哦。”本書作者曾經按照他父親給他制定的人生軌跡走:好好學習,上大學,服兵役,再找一個穩定的工作。我想,如果作者真的向他爸爸給他設定的路走,那么結局一定是和他爸爸相差無幾。
其次,對我影響比較大的,是思想和認識上的改變。“我可付不起”“我怎樣才能付得起”一個讓你放棄,另一個促使你去想辦法。羅伯特在書中指出:富爸爸曾針對窮爸爸愛講的“我付不起”這樣的話,這種話會阻止你去動腦筋,想辦法。而“怎樣才能付得起”,則可以發動你的大腦高速運轉,去解決金錢上的問題,腦子越用越活,你的理財能力才能越來越強。
這對我的學習生活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從“我可不會做”轉變為“我怎樣才能做好”,為了解決問題積極的去動腦筋,想辦法,而不會輕易的去放棄。和爸爸對弈,屢次失敗后,積極研究棋譜,找出對方的漏洞,最終一舉獲勝。學習騎自行車時, 多次摔跤,反復琢磨技巧,總結經驗,終于熟練掌握。
讀一本好書就仿佛和一位高尚的人談話,它喚醒了我沉睡的大腦,改變了我對這個世界的認識,啟發我不斷對這個世界探索和思考。希望自己以后能遇見更多高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