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天的文章中提到了《歡樂頌》,這是我去年,完整看過的為數不多的一部電視劇。
我喜歡這部劇,因為這是近些年中國電視劇里,比較接近生活的劇。當然,《歡樂頌》里面,也有很多人為的溫情,并沒有演出生活更真實的一面。
生活,很多時候,比電視電影,難得多。
02
但很多人還是沒法接受,批評劇情太現實。
是沒長大,還是沒有真正經歷過生活?
其實現實并不是非黑即白,人性也并不是非好即惡,感性的道德評判往往逃避理性現實,但現實的冷漠,卻大量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中。
也許,我們很多人身上都有樊勝美的影子,明明自己活得很煩很累,卻硬撐著做出英雄的樣子,活在自己假想的烏托邦里,用自己的方式追求著自己臆造的理想國。
《歡樂頌》道出了很多值得我們反思的事情:明明做不到的事情沒有必要硬撐著,屌絲很難追到白富美,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人格生成非常重要……
藝術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接受立足現實也超越現實。
好的接受可以推動好的創作,理解,批評,傳播,創新,當然這絕對不是簡單的道德評判可以實現的,需要我們深刻的反思和辯證的理性。
接受現實有助于我們更好地認識生活,反躬自身。從這個角度來看,《歡樂頌》確實是一部值得觀看的作品。
03
其實就像網上說的,歡樂頌其實并不歡樂,反而帶給我們無數的思考和莫名的沉重。
電視中,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其無限接近現實,接地氣。
其實在生活里,我們到處都可以看到電視中的人物。無論走到哪里,都會有小邱那樣天真率直,泛著傻氣有時又很可愛的人。有小關那樣的乖乖女,富家千金般的小曲,世俗又讓人心疼的樊勝美,還會有能力超群的安迪。
電視接近我們的生活,所以我們喜歡它。
我在電視中看到了樊勝美的家人,很讓人厭煩,稍顯夸張的背后,其實一點也不夸張?,F實中這樣的父母很少,但確實存在,在我的老家農村,我就見過這樣的人家。重男輕女,兒子從小吃得飽穿得暖,但女兒相比起來就差了很多;兒子找不到工作,家里會花錢托關系,女兒沒考上高中,卻早早去了外地打工……
電視演出了人性的復雜,至少每個主角,都屬于圓形人物。
小邱的傻氣剛開始讓人厭煩,但后來的執著善良勇敢又讓人喜歡。
小曲其實并沒有多么盛氣凌人,她剛開始不喜歡樊勝美,是因為其家庭關系影響,但我們也看到她關愛流浪貓,關愛病人,也被樊勝美的不幸家事打動。
小關表面是一個乖乖女,內心其實有很強的主見,一旦自己認定的事情,會執著追求。
樊勝美大姐范兒背后的家庭關系,令人唏噓不已,直接導致其過度的自尊和強烈的虛榮心。
奇點精通人情世故,但做事小心謹慎,心機重重,目的性很強,人情味單薄;安迪光鮮亮麗的背后有著令人同情的身世……
每個人都是生活的一部分,我們并沒有那么好,但也沒有多么壞。生活影響著我們的性格,塑造了每一個多面的人。
04
階層不同但人性相同。
“圈子”、“地位”,這些詞真是害死人,讓普通人覺得那些所謂的有錢有地位一族,高人一等,遙不可攀。
《歡樂頌》中的人物設計,將女強人、白富美和打工一族放在一起,這正好滿足了我們普通大眾的好奇心和圍觀的欲望。她們觀念不同,經常起沖突,但也互幫互助,生活得像姐妹一樣。
不同的階層確實有不同的交際圈,但人性永遠都是相同的。剝掉金錢地位的外衣,每個人都會有煩惱,會有挫折感,成功時會喜悅,失敗時會憂傷。強大的安迪是個感情白癡,我們很多人認為啃老的富二代,其實比我們努力得多……
之前《瑯琊榜》、《偽裝者》大獲成功,之后的《歡樂頌》又大火特火,這個劇組確實良心。這也為中國電視界立了一個標桿,真心希望中國影視界可以越走越好。
其實我一直都不贊成為藝術而藝術,藝術源于生活又接近生活,好的藝術品,總是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歡樂頌》的背后是生活,是活生生,有血有肉的現實生活。我們都愿意做強人,做富人,希望到最后,我們都變成了努力的人,踏踏實實,把夢想變成現實。
就像電視的主題曲《總有幸福在等你》中唱的那樣。
左手夢想右手隨時療傷
無路可走就展翅飛翔
總有幸福在等你傻瓜才不去爭取
咬緊牙關挺過去夢想和愛都屬于你
懷左正在努力,也希望我們可以一起進步~
關于轉載問題:請統一簡信聯系我的經紀人加油小毛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