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捆綁自己”的想象

每個人身上都有一種東西,感覺它被束縛住,有時候你想掙脫,卻沒有辦法。

生活就像是一個牢籠,有時候將人禁錮地喘不過氣來。很多客觀條件決定了你真實生活的能力,這些客觀條件也是捆綁住我們的東西。

很多時候,我們在接手一件事情的時候,它的客觀條件已經存在一些缺陷,如果你的能力彌補不了這個缺陷,結果可能會差強人意。

寫到一半,我突然覺得捆綁自己的東西,這句話似乎有兩個含義。

而我前部分講的“捆綁”,實際上就是自己身上的一些缺陷抑或是自己不敢跨出一步去做的事情。“捆綁自己”另一層含義,即克制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加完美,變得更靠近那個心中的自己。

生活中,很多事情需要我們的克制才會變的美好。克制飲食,會讓我們的身材變好;克制情緒,會讓我們的人緣變好;克制時間,會讓我們的自制力變好…同樣是一件事情的例子,可能有先天條件的不足,但是因為我們的克制,也許就讓它變得更好。

由此看來,“捆綁”這兩個字既褒又貶。其實生活何嘗不是這樣,處處充滿著“雙面性”。就像看待“捆綁”二字,我們都可以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它。更何況是生活中一些大事件,也許一些事情讓我們痛苦,一些事情讓我們感到興奮,但是如果從多個角度去看待它,或許又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所以任何事情,都保持一個“中庸”的狀態,何嘗不是一件好事情。大喜或大悲都會讓人感到疲憊,因為這種狀態持續不久,人更多的時候都是在平靜之中度過。

如果能在生活中保持“兩面性”、保持“中庸”的狀態,我覺得應該也離幸福不遠。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