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需要騙子,而騙子需要傻子。
如果說,傻子不被騙幾次,永遠都會傻下去。
我曾經被也是個傻子,上大學經常被騙錢。
所以呢,現在對于任何事情我都不會全然相信了,而是合理懷疑至少,任何事情,都有個可信度。
也許是個50%,也許是個30%,也許是個80%。
所以,我這個時候說話就不像年輕的時候那么非黑即白。
而是,凡是有一,有二,還有三。
三就是灰色地帶。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世界是很復雜的,絕不是0%,100%就這么兩極。
而是0—100%如此多的情況。
每一件事情都是具體分析,具體研究的。
首先,我不需要靠一篇文章來篩選人。
有人說,誰轉了羅一笑的文章,就把誰拉黑了。
這個我非常不同意。
其實如果有人照著這么做了。
呵呵。
你和那些被羅一笑文章騙的人沒什么區別。
因為,追求善良和追求聰明都是一種情緒。
你只是被這種情緒操控了而已。
而這兩種情緒背后至少有一個動機是在于,想要獲得社會認同感。
也就是說,起碼這一種行為會有兩種動機以上的混合在里面。
大部分人是不自知的,無覺察的。
所以他們稀里糊涂了就做了一些事情。
這也是為什么我經常說,人80%的時間都是在夢游。
都是在受潛意識支配。
都沒有醒過來,都沒有睜眼去看過真正的世界。
昨天上午我就看到了朋友圈轉這篇文章。
首先呢,我大概知道,哦原來是一個賣文籌款的文章。
貌似是女兒病了需要救治。
我突然想起了知乎上的程浩,自己被病痛折磨那么久。
都走了好幾年了,好像從來沒有伸手找過誰要錢。
也許,不管再窮,我覺得尊嚴這種事情,還是不能丟吧。
假如我有個女兒,我真心沒有臉,去寫一篇如此精準打痛點的文章去籌款。
何謂如此精準的打痛點。
其實營銷最重要的一個點之一,叫做挖痛苦,尋共鳴。
讓你能夠身臨其境。
所謂的喚起你痛苦的回憶,讓你共情。
這就是可以讓你某種情況下被這種情緒支配,然后我再塑造產品價值能夠解決你的痛點。
你就會覺得我這個產品非常值得。
當然泡妞也是一樣的,如果你能夠摸到對方的痛點,然后挖出來,然后再塑造自己能夠解決痛點的能力和事實。
基本上,這個女人對你的好感會極大提升。
雖然營銷看似邪惡。
但是呢,手段無所謂好壞。
關鍵還是看用的人心如何。
我自認為我問心無愧,我寫的東西都是想幫助別人或者傳遞真善美。
所以我文章也有營銷的東西在里面。
而且,我基本上都是無意識的用進去了。
因為這種手段早已融入我的血液。
首先羅一笑這篇文章。
寫的幾個痛點和共情點寫的還是蠻好的。
而且把畫面感也寫出來了。
這個就好比你讓你看了幾幅畫面,然后給你配了幾個音,于是你熱淚盈眶,手動轉發。
好,你的情緒被帶動了。
于是你做出了未經審慎的行為。
這個說實話,很正常。
但是,如果你想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一輩子都停留在被情緒操控。
被懂人性的人用一些手段操控。
那么,首先你要學會一點。
對任何一件事情,任何一個信息。
學會質疑。
學會質疑。
學會質疑。
質疑一切——馬克思
這是科學誕生的偉大前提之一。
如果說科學離開了質疑,那么科學就不會前進。
我們所有的科學進步,都離不開我們對現代價值觀,思想,觀念,世界觀,道德的質疑。
尼采的精神很值得推崇。
他認為,宗教,道德,權力,世俗的一切價值都應該要推倒。
都應該要重新評估。
最重要的不是推倒,而是他有一種反叛精神,這種反叛精神叫做懷疑一切。
尼采說上帝死了,尼采說世俗價值一切都是壓抑人性。
這就好比,我們中國人說婚姻、孝順、道德都是糟粕,都是需要推倒的。
好,人活在這個世界上,你真的不去問問,對你人生有重大意義的東西到底意味著什么么?
婚姻,孝順,道德。
這些東西就這么堅定不移的正確么?
你可以去好好思考一下。
如果你開始思考了。
說明,你就開始進去質疑的狀態了。
說明你開始獨立思考了。
說明你開始懷疑世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