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問一個老板,最理想的員工是什么樣的,答案里一定有一條是“靠譜”;如果你問一個年輕人,最理想的另一半是什么樣的,答案里也肯定有“靠譜”。
靠譜,是對一個人的最高評價之一,是比聰明更重要、更難得的品質。浮躁的時代下,靠譜顯得更加難得可貴,因為靠譜代表著踏實、放心。
前盛大文學CEO侯小強曾在微博中分享,“靠譜有三層含義:負責,清晰,自驅。勤奮不太難,靠譜比較難?!?在這篇文章里,我們將和你分享靠譜的3個表現。
01
負責:沒有結果, 工作等于白做
靠譜的第一層含義是負責。
說白了,就是事情交到你手上,你能按時按質給出結果,而且能成為最終結果的最后一道防線。
今日頭條CEO張一鳴剛畢業時,第一份工作是在酷訊公司做普通工程師。但第2年,他就成了管理40多人的部門主管。
當時,與他同期加入公司的,還有清華大學的兩位計算機博士。張一鳴既不是技術最好的,也不是最有經驗的,能得到晉升就是因為“負責”。
工作前兩年,張一鳴每天都是12點、1點回家,回到家也在敲代碼。除了做好本職工作,他工作時也不分哪些是自己該做的,哪些是不需要自己負責的。
“當我做完自己的工作后,對于大部分同事的問題,只要我能幫助解決,我都去做。雖然我負責技術,但產品有問題,我也會積極參與討論、想產品的方案,甚至還跟銷售總監跑過客戶。”而驅動張一鳴把事情做好、做更多事情的動力,正是“責任心”。
當時,只要是由張一鳴參與或負責的項目,結果都很令人期待,細節的錯誤更是極少。
于是,在不到2年的時間里,張一鳴從負責一個項目模塊,到負責整個后端系統,然后開始帶一個小組,后來帶一個小部門,再后來,直接負責一個大部門。
所以,真正靠譜的人,是你把事情交待給他之后,完全不用操心后續。因為你知道他肯定能落實,就算中途遇到困難,也會及時回饋。
比按時按質給出結果更重要的是,能為結果負責。“從我手里出去的東西一定是沒有問題的,不用重新檢查”,這樣的人在職場上一定會得到更快的晉升。
因此,靠譜的最高標準,是能成為結果的最后一道防線。
02
清晰:講證據講邏輯,遵守約定
?工作和生活上我們最怕一句話:“差不多”。
“文章寫得怎么樣了?”
“差不多了。”
“網站的新版本什么時候能上線?”
“明天差不多吧?!?/p>
這樣模糊的回答很常見,它會無形中影響你在別人心中的印象。因為這樣的回答總給人一種“不確定”的感覺,也就是不靠譜。
什么是確定?就是講證據講邏輯,遵守約定。
我之前在一家創業公司做策劃,部門總監和我年紀相差不多。所以剛到公司時,我有點不服。但一個月之后,我就知道了同是90后的她,為什么能在畢業3年內做到總監。
因為她永遠是公司最早到的,老板交待的任務沒有一次拖延。給她發郵件,永遠12小時內答復,或者她會自動留言——“不好意思,我在xxxx,你的郵件我將在12小時內答復。”
最難忘的是一次團建,那天公司一起到五環外的一家別墅轟趴館聚會。吃著燒烤,很多人都喝得東倒西歪,轟趴館里臺球、桌游、游戲機等一應俱全,大家都玩得不亦樂乎。
但玩到一半時,我那位領導突然拿出電腦,找個安靜的角落一個人整理資料,因為她答應客戶,晚上21:30之前發策劃方案。
當時我就服氣了,如此靠譜的人,不當領導就怪了。
在平時的工作中,她的目標和工作方法非常清晰。有一個月我們的業績一直上不去,離KPI還差很遠,但是她一點不慌亂,馬上制定清晰高效的應急方案,最后硬是在她的帶領下,月末完成了既定的KPI。
在職場中,除了黑紙白字的合約、規章制度,也有很多口頭約定,比如答應領導反饋任務的時間、預約客戶訪談時間、共同制定的團隊目標等。
當我們在說一個人“靠譜”、“守信”、有職業素養時,其實是在說這個人能遵守約定。而關鍵時刻玩消失,承諾的結果一變再變,共同定下的方案屢次推翻……這樣不遵守約定的人,注定無法走遠。?
一個在職場中經?!皻Ъs”的人,就是在透支他人的信任,信任度一旦“破產”,往往會失去很多機會,必定寸步難行。
而靠譜的人,每一次的說到做到,都是在積累個人的信用財富。除了會贏得同事、合作伙伴之間的信任,還能帶來更多實在的人脈。
03
自驅:沒條件時創造條件
自驅,敢于在沒條件時創造條件,沒思路時創造思路
靠譜的第三層含義是自驅。很多人遇到問題第一反應就是躲,如果是遇到新的挑戰,更不知道如何下手。
在互聯網行業,當提到阿里員工時,人們都會想到他們超強的執行力。鮮為人知的是,“阿里媽媽”創始團隊,曾用200萬人民幣搞定了10億美金的任務。
故事發生在2007年,當時阿里著手創建一個廣告平臺,來獲取更多流量,這個平臺就是今天的“阿里媽媽”。光從名字就能看出來,這個項目在阿里集團內部有多重要。
阿里之前沒做過廣告,于是馬云聯系到一家廣告公司并計劃收購,但對方開價4億美元。而等阿里融資完成后,對方把價格抬到了10億美元。
剛融到的17億美金還沒捂熱乎,馬云心想:“算了,自己干得了?!彼诩瘓F會議上說,“別人要價10億美金,我們投資200萬人民幣干”。當時參會的高管都傻了眼,“這怎么可能”。
因為執行難度大,馬云一時不知道該把任務交給誰,索性直接組建團隊。他在招募聲明中說道,“公司將投入200萬人民幣做個項目,項目成員可參股30%-40%。但只要接手,要先從阿里離職,不再享受阿里任何的薪酬福利。如果成功,團隊成員將重新并入阿里,也會得到股權激勵?!?/p>
聲明發出后,有幾位員工立馬報名了,自掏腰包40萬入股阿里媽媽項目,他們就是阿里媽媽的初創團隊。
當然,“阿里媽媽”項目做起來非常困難,因為“到處都需要錢”,用這幾名員工的話來說,“根本不是在做項目,而是真正地創業,沒有退路的創業。”
接下來,他們為了省租金,擠在馬云創業的湖畔花園辦公;為了節省開支,幾位初創者都選擇不拿工資;廣告平臺的服務器需要很多流量,他們就去找報廢的服務器,2700臺的廢舊服務器在工程師架構好之后,作用相當于5000臺新服務器。
平臺初步搭建后以后,他們發現,市場的廣告流量幾乎都在百度、騰訊手里。為了開拓市場,他們用了“最狠、最不賺錢的”策略——“95比5分成,自己少拿,讓商家賺錢。有賬分賬,不存在預付款”,就是為了“先把市場啃下來”。
最終,連馬云都沒想到,“阿里媽媽”竟然做成了。
在后來的采訪中他說道,“當時心里真沒底,因為初創團隊只有200萬啟動資金,最終能做下來非常了不起,他們是真正的靠譜?!倍敵鮿摻ò⒗飲寢尩膸孜还こ處熞仓鼗匕⒗?,每個人身價更是達到了千萬美金級別。
如今,淘寶聯盟70%的收入都來自于阿里媽媽,初創團隊用200萬的投入,完成了馬云的“10億美金”目標。
這就是自驅的力量,能在沒有條件時創造條件,沒有思路時探索思路。一旦定下目標,就不再去花時間討論目標的合理性,而是圍繞目標傾盡全力去完成,這就是最大的靠譜。
以上,就是靠譜的三層含義。
1、負責:沒有結果,工作等于白做;
2、清晰:講證據講邏輯,遵守約定;
3、自驅:敢于在沒條件時創造條件,沒思路時創造思路。
聰明常見,靠譜難得。真正能過好這一生的人,靠的不是一點小聰明,而是那份實實在在的靠譜。
時代越浮躁,靠譜越難得。這個時代,靠譜才是走上人生巔峰的唯一路徑。希望你也是一個靠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