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讀書和不看書的人有什么區別?

很多時候,我都在想,讀書多的人和不讀書的人,到底有什么不同?

是思維上不同嗎?是心智上的不同嗎?還是說思維系統的不同?

在知乎上,有個熱答是這樣子說的:

說到底,我們讀的并不是簡單的書,而是一個世界,我們從一個小的世界里面,去認識我們所處的大世界。

你會發現身邊那么飽讀詩書的人,他們是平靜的,因為他們已經看過很多不一樣的人和世界。他們對世界的認識,比我們高好幾個量級。

你會發現那些讀書多的人,他們沒有一身傲氣,你甚至覺得他們一介書生,好欺負,覺得他們無力又無識,但是遇到了,還是請你放正姿態,因為往往是這些你覺得不怎么的人,可能幾句話就解決你的困境。

他們不是弱,只是他們深刻地認識到,在知識的海洋,自己如一扁舟,苦苦求學罷了,因為讀書多,才能看清楚,自己什么都不懂,然后更謙虛的去學習和接納他人的意見。

而讀書這件事情,我想說說它給我的改變。

現在看起以前的我的照片,我會覺得,很丑,很污濁的。

相由心生,我討厭看到以前自己的照片,而通過現在的照片對比,我發現現在自己的眼神清澈了很多,明亮了很多。

在這我并不是吹噓自己看書有多少,只是感謝讀書這件事情讓我變化挺大的,讓我脾氣變得好了,遇到惹怒我的事情能控制住,理性的解決。

讀過的書,雖然忘記了,但是卻像清水般,一遍遍的沖刷著我的心靈,讓心變得清澈。

二是讓我變得有自信,不再看到別人的眼睛就害怕,覺得別人能看穿這空洞的我,現在我敢直視別人的眼睛了,有時候甚至別人會怕我的眼神。(讀書可能真的能提高一個人的氣場吧,哈哈。)

說到最后:

說到讀書多與讀書少的區別,如果真的要細說,可能雪寒要寫一天一夜都寫不完,雪寒就結合自己身邊的,說說我覺得最大的區別。

思維上的差別:

讀書多的,覺得自己是一個終身學習者,他們會不斷迭代自己的思維系統,遇到跟自己觀點不同的,會去想對方為什么有這個觀點,這個觀點有沒有合理性,然后和自己的觀點試著融合,不斷迭代自己。

而讀書少的,他們會覺得,這個世界圍繞著他轉的,他們沒有一個清醒的認知,把自己放在了國王的高度,覺得自己就是對的,不愿意去學習和進步,當遇到不同立場角度,他們會全盤否定,只覺得“我的才是對的”。

一個真正讀書多的人,并不會整天吹噓自己讀了多少書,因為他們都清楚,自己在借“道”悟道,而這件事情,永遠都只是自己的事情。


隨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通過簡信或評論聯系作者。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