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二情書(一)

《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上映的時候,我一個人在上海。住在嘉定,上班在楊浦,朝九晚五,每天都是匆匆趕地鐵。一個人,不知道哪里有電影院,也沒有人陪著去。總覺得一個人看電影,是一件悲傷的事,必須得是失戀的時候,或是一個足夠文藝的人做的一件很文藝的事。而我,兩者都不具備。

不二,是一個特殊的詞,總是能在浩瀚文字中脫穎而出,吸引我的目光,使我的神經對它有特殊的反射。

朋友從各地發來消息說,我應該去看看這部電影,特別適合我。在她們心中,我是一個文藝的人。所以我對這部電影的定位也就是文藝片。我一直沒有去看關于它的任何消息,影評、簡介都沒有,我想以一個無知者的身份去看,或許這樣會看到或是體會到更多不同的東西。

總覺得最有魅力的人,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一定是一個有故事,有經歷的人,不管是好的、壞的,高興的、悲傷的。發生過的,就一定會在身上,心上留下痕跡,醞釀成一種獨特的味道。

看到過一句話,很喜歡:從前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只夠愛一個人。看到了一種歲月靜好,時光悠遠的溫馨。小蝦和教授的通信,始于一個不美好,但是,茫茫人海,這是一種緣。千萬人中,遇見,真的不容易。書信漂洋過海,等待,有時是一種幸福。在這個太容易得到又太容易失去的年代,這樣的方式,或許才是長久的秘訣。一封信的寄出,是一份期盼的寄出。經過等待,幸福到來的時候才會加倍的幸福,就像風雨后的彩虹,我們會覺得很美,磨難后的平靜,更加溫馨。

印象最深的,可能是那一對老夫妻。陪伴是最長久的告白,一輩子一起走的也就是那一個人了,可能偶爾拌兩句嘴,生一會兒氣,大家相互扭頭不理。但是,你的擔憂我都懂,我的膽小愛哭你都理解。兩個人能長久的走下去,靠的不是愛情,而是包容。不是我所有缺點在你眼中都變得可愛,而是你明知道我的缺點不惹人喜愛,你還是不嫌棄我,牽著我的手。

老爺子是個飽讀詩書的人,老太太,一生也只是學會了寫四個字。一聲老太婆,一句老頭子,是很多人都無法到達的幸福。那時候他們的愛情,是現在的我們無法理解的,是在柴米油鹽積累起來的。有句話是對的,所有的愛情都是在變成親情后才走得遠。

看到教堂的那一段,我想很多人都很有感觸,平實的語言,才是最動人的。其實,很多時候,女人,并不需要男人的海誓山盟,也不需要以后的幸福藍圖,想要的只是一份平凡安定的生活。一起慢慢變老,然后坐在搖椅上,一起聊聊從前,看著夕陽慢慢落下。

老頭子說,希望老太婆先走,因為舍不得留她一個人哭,他想立一塊碑,刻著兩個人的名字,他說如果愿意,就在下面等等他,如果不愿意就找個脾氣比他好的人一起走。但是,老爺子先走了,老太太是懂他的,所以把他帶回了國,帶回了宜昌,撒入江中,那是回家了。她說,人在哪兒,家就在哪兒,人不在了,家就在心里。

人這一生,會遇到很多人。愛,是一個很難懂的東西,又或是一個自然而然的東西。小蝦說,她也許喜歡上教授了,教授也說,告訴你一個不好的消息,我可能喜歡上你了。常聽異地戀的人說,電話里再多的安慰,可能也比不上身邊的一個擁抱。但,掙扎中的人,也許有時只是需要一個聽著傾訴的人,一個慢慢陪伴,交談的人,也許,那個人遠在萬里,也許那個人不知道在哪里。

教授說,他把自己活成了一顆仙人掌,因為深愛太傷人了,毫無保留的把心放出去,就害怕有一天得自己一個人療傷。但是,人與人之間不僅僅只有傷害,有時需要勇敢的跨出第一步,不嘗試永遠不知道,愛,很美好。

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有太多感受,很多自己也無法用文字表達出來。常看常新,我想這部電影,我不會只看一次。因為,它里面包含太多的東西,很多我們正在經歷或是以后會經歷,或是告誡的東西。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